最近,“PUA”这个词火了,每个人忽然之间都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被“PUA”啊!

不是被父母“PUA”,就是曾经被老师“PUA”,要不然就是现在正在被老板“PUA”,更有甚者,说自己要“撸”猫被拒,也称常常被自家猫“PUA”。

到底什么才是“PUA”?

“PUA”一词来源于美国,原是指“搭讪艺术家”,专指一些男性受过完整的训练后,对女性实施“勾引”之术,让其着迷从而达到任由摆布的目的。


2019年,北大学生包丽因忍受不了男友的“精神控制”而自杀,一时间,大家对“PUA”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它便演变为“以爱为名的精神打压”。

从此以后,“PUA”便被滥用了。

到底自己有没有被“PUA”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师曼纽尔·J.史密斯通过对人的各种情绪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咱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各种矛盾。

咱们不能因为这些矛盾导致内心产生不舒适感就认为“有问题”,甚至认定自己被“PUA”了。

史密斯在其著作《强势》一书中提到:我们每个人并不是孤岛一座,不管你我如何去做,总会有人不喜欢我们所做的。而生活则会给每个人都带来问题,这才是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的。


正确面对各种矛盾,并且掌握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从而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看问题,才能正确分辨出对方是善意的提醒还是恶意的控制。

书中共介绍了10条法则、7类语言技巧和34节对话式的训练,帮助我们学会冷静思考问题,跳出情绪的怪圈,站在中立的角度,与对方形成平等对话关系。

不会拒绝别人,怕伤害到所爱之人,担心说出来会让对方瞧不起等心理,是大多数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原因。

这个过程并非别人在“PUA”我们,而是我们没有清楚地向对方表达出自己的诉求和真实的情况。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它会接近彼此的距离。

很多书籍都侧重于沟通的技巧,而忽略了沟通者的心理,特别是一些心地很善良的人们,他们总是在沟通中处于弱势的原因并非不想沟通,而是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强势”起来。

这本《强势》将帮助我们遵从自己的内心,摆脱不好意思,温柔而坚定地表达出我们的观点。#个人成长#
举报/反馈

燕晓品文说史

8598获赞 2.5万粉丝
解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历史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