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读《乡土中国》这本书,这本书的地位非常高,很多名人也在极力的推荐,而且据说现在也成了高中学生的必修和必考书,

可惜我上高中的时候并没有接触过这本书,是前几年才第一次听说,想想要是那时候就有机会读这样的书,那该多好。

说实话,这本书还是不容易读懂的,虽然他的文字写得非常的简洁,但是因为讨论的问题有些高度和深度,很多地方读一遍还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是读了一遍,紧接着又重新再读了一遍。

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自己读晚了呢?不仅是因为它的作者费孝通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文化学者,这本书第一版诞生于1948年,至今已超过70年。上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教学时,深入农村乡间进行深入调研,获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开设了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程。而这本书就是整理自他的讲义,由14篇文章组成。从乡土特征,文化传统,道德伦理,家族结构,血缘地缘,法制礼俗等方面,全方位阐述了我们乡土特征,以及对我们每个个体行为举止的影响。可以说要想了解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和性格,那么这本书就是必不可少的。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现在我们的城市化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很多人都离开了农村,进入了城市,读这本书还有必要吗?

其实我们虽然很多人都不在农村生活了,甚至很少回到农村,也不知道怎么干农活了,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言行举止,道德观念和思维习惯, 仍然是扎根于这种乡土文化的,毕竟祖上三代,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都是来自乡村。这种影响不可能很快就消失和退化。

那么,我们的乡土文化有什么特点呢?读完这本书,我总结了几点我认为最主要的,

第一就是重人情。

第二就是重经验。

第三就是重稳定。

第四就是重边界。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这个民族本质上是属于农业文明,也就是说大家都是靠土地来生存繁衍。所以大家的生产生活都是相对稳定的,因为土地不可能随便迁移走。常此以往人与人之间就会很熟悉,经常接触的人也都是知根知底的,这就形成了一种熟人社会。

土地不能随便搬走。土地也不能说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土地要分清楚这一块是你的那一块是他的。所以这就决定了稳定是非常重要的,经验是很管用的,而且协作也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是农业文明最明显的特征,相信农村人都很容易理解。

比如这个村子是种小麦,那么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这些都是不能随便调整的。农忙的时候,大家也会相互帮忙,抢种抢收才能确保有好的收成,平时有什么婚丧嫁娶也需要邻里之间互相协助才能顺利进行,这就不得不重视人情,与熟人搞好关系。

作者认为,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一个家庭往往就是一个生产组织。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一直有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这种传统,所以家在我们国人的心目中是很神圣的。小到夫妻组成的家庭,大到通过血缘和婚姻组成的家族,都是让每一个人得以生存发展的保障,所以人们也往往把自己利益一致的人称为自家人。

只有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我们一直坚信熟人好办事,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找熟人找关系;为什么每年过年回家,七大姑八大姨总是要催婚,给介绍对象;为什么父母总是觉得稳定的体制内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哪怕挣得少;为什么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这一切现象的背后,其实都源自我们农业文明,源自我们的乡土文化,源自熟人社会所形成的一套规范体系。哪怕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人们的生活半径已大大的拓展,但是这种文化传统依然影响着我们每个人。

当然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期。也可以说是一种过渡时期。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乡土文化走向都市文化。所以当下我们很多人觉得不适应,这也很正常。就像网上流行的那句话,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其实就是对当下这种状态的生动反映。

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幸运,我们见证了这种变迁,或许也能推动这种变迁。从这个意义上讲。《乡土中国》这本书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读一读,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更好指导我们的当下和未来。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或“全景视觉”,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举报/反馈

自强不息先生

14.9万获赞 5万粉丝
坚持每日天读书和实践,输出有用的知识。
乘风计划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