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城市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认知从物质空间实体,逐步转化为公共空间在公共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意义[2]。正因如此,公共空间的属性只有将物质空间环境,同实体环境之上的社会意义结合才能得到认知。
四十年时间,深圳从渔村发展成为国际都市,深圳的城市空间与其高速发展的经济体系一样值得深入研究。疫情当下,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使用频率均有所增加,他们更愿意在公共空间进行社交活动。本期我们将继续上篇文章《动态的街道与活力的城市》对于深圳蛇口片区的研究,梳理蛇口片区自建成以来的城市形态变化,同时挖掘使用者对于蛇口公共空间使用偏好特征和情感。
关键词:多源数据、城市公共空间、公共设施、人群行为偏好、城市设计
蛇口城市建设
与空间形态演变
1.1 改革开放特区中的特区
蛇口片区的现代化发展起源于1979年1月蛇口工业区成立,早于深圳市和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在此后40年的发展过程中,蛇口工业区临海而立,建港纳船,从荒滩野岭和贫穷落后的小渔村,迅速建成现代化海港和工业城市[3]。结合历史航拍影像,可以看出蛇口工业区拓展的建成空间、港口及城市道路之间的变化。
1979-2017年蛇口半岛演变卫星图
资料来源:Google earth
蛇口片区早期航拍图
资料来源:《时间的风景—蛇口四十年瞬间》
1.2 深圳蛇口片区空间形态的演变
在蛇口迅速地发展过程中,其土地拓展的需求主要以填海方式来满足。蛇口片区1979年整体用地规模约12.3平方公里,2019年接近22平方公里[3]。街区肌理:早期蛇口片区呈现自然山水肌理,随着蛇口逐渐强调城市的国际性、高品质、舒适性,因此在物质空间载体上也不断优化以适应发展需求,新增街区表现出更加灵活多样的特征[3]。用地格局:蛇口片区最初以工业用地为主导。直到到2019年,功能构成以居住用地和以港口、口岸为代表的区域性交通为主[3],并衍生出医疗、教育、文体等配套设施,实现了从密集型的海港工业城市到配套完善的高品质综合城区的转型。交通网络:工业大道是工业区初期唯一的对外通道。90年代开始,蛇口片区内部路网逐渐完善,多条公交地铁线路开通,蛇口片区路网结构已相对完善。蓝绿空间:由于区内建筑密度较高,早期蛇口片区公共空间开发以点状开发为主,2000年初,初建成的海滨公园以及后期的深圳湾公园使蛇口片区滨海形成较为连续完整的公共空间系统[4]。
各阶段蛇口片区城市肌理[3]
蛇口半岛空间用地类型[4]
蛇口半岛空间交通网络[4]
城市公共空间特征
及居民使用行为
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冲击下,唤起了人们对于自然空间环境的重视与向往,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和评价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是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质量,改善市民公共生活的重要前提与途径。
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POE)是比较典型和成熟的城市空间价值评价的方法,使用者以某种标准对使用后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做出判断[5]。而大数据时代下科技的进步,为持续、动态、大范围的城市公共空间使用评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选取蛇口四个不同类型且各具代表性的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包括综合公园类型的四海公园、滨水空间类型的深圳湾公园、商业广场类型的海上世界以及社区公园类型的东角头公园,运用实地调研和多源数据方式展开使用后评价,探讨深圳蛇口片区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与优化方向。
蛇口公共空间研究范围
2.1 实地访谈及观察支持的公共空间评价
东角头公园位于蛇口老街区域,面积为3400㎡。通过行为观察、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居民对公园使用的评价和建议,挖掘使用者对公园环境各组成要素的满意度与使用需求。
深圳蛇口东角头公园
行为观察注记
行为观察法主要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获取信息的方法。对东角头公园使用者行为活动的观察内容包括使用场地利用情况、不同时间段发生行为活动的具体位置等,观察时间选取工作日和休息日不同时间段。
根据观察,东角头公园每日平均人流量约在 1700人(包括通勤人数),男女比例约为1:1。人流量主要集中在上午9:00-11:30与下午15:00-18:00。使用者主要进行的活动包括:穿行、静坐、亲子活动、停留、体育活动等。
东角头公园不同时段使用者行为特征简述:
6:00-8:00:6点清洁工人打扫卫生,7点之后才有人入园,使用者多以乘坐地铁为主,部分老年人进行康体类活动;
9:00-11:00:家长及老年人陪同儿童活动,社区举办了公益活动(禁毒科普),亲子活动、静坐、闲谈等休闲类活动达到高峰;
12:00-14:00 到了午餐和午休时间,公园内主要为个别的闲散游客,以静坐休息为主,廊架下有前来躺着工人、外卖员;
15:00-17:00:游客逐渐增加到当日的高峰,活动依然以静坐晒太阳、观象棋、儿童跑闹、骑车玩耍的休闲类活动为主,活动逐渐增加到当日高峰;
19:00-22:00:下班人群陆续走出地铁站,饭后开始聚集散步人群,20:00点左右有人开始跳广场舞,在观察的时间段平均每天有3个广场舞队,21:30后人群逐渐散去。
东角头公园人流量统计
注:因休息日统计当天有雷阵雨,避开下雨后统计时段与工作日有所不同
东角头公园使用者活动类型统计
东角头地铁站公园不同时段使用统计
本次调研中,我们还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发生行为活动的具体位置进行记录,形成行为注记图,可分析得出使用者活动的空间特征。
东角头公园不同时段使用者行为分布图
东角头公园使用者行为(横向滑动)
实地问卷调查
问卷设置32道题目,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与使用者进行对话。共收集265份现场使用者问卷,有效问卷248份。
人群画像:根据问卷数据统计,受访者女性多于男性,工作日以中老年人和儿童来访为主,节假日则以青年人为主,来园居民主要为固定职工,其次为退休人员。
受访者信息统计
使用情况:针对来访使用者的东角头公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75%左右的使用者采用步行的方式到达公园,其次为公共交通;70%以上的访客表示10分钟以内即可到达,70%的使用者是附近生活圈的居民,其中47%采访者表示每天都会使用东角头公园。
受访者使用情况统计
使用满意度:问卷从活动场地、景观质量、环境氛围、服务设施和管理维护五个维度开展满意度评价,发现使用人群对公园的整体评价较好,但对公园后期管理维护不太满意。
受访者满意度评价统计
整体而言:使用者对于东角头公园的使用具备“高频、易达、便捷”的特征,充分显示出东角头公园“兼容并包、社区人本”的设计理念,作为“高密城市中的呼吸空间”,这里是连接着城市与生活、承载人们邻里归属感的场所。
受访者满意度评价统计
2.2 社交媒体大数据支持的公共空间评价
网络大数据语义分析的核心是对词频的统计与分析。运用社交媒体大数据进行语义词频分析,获取使用者对于海上世界、四海公园、深圳湾公园等公园的使用感知评价。
通过Python工具爬取大众点评网中研究案例的评价内容,并进行数据清洗,人工剔除重复、与评价对象无关的无效点评,最终获得有效评价数据12735条。通过对评价数据进行词频分析得出高频词表,从位置地名、景点要素、认知印象、游园情绪和活动类型等维度分析使用者对于空间的感知。
表:爬取评论数据统计
为了进一步挖掘使用者的需求和偏好,分析不同类型公园的使用意向,我们根据提取评论分词后的词汇文本进行不同性质的划分,包括景观要素、使用感受、活动偏好、时间偏好、交通偏好和其他偏好,从而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总结而言:
排名前20位词频统计
公园使用偏好词频分析
在印象认知方面,所有公园都出现了“好看” 、“美丽”、“漂亮”等对于公园景色的肯定性评价,也有“舒服”、“惬意”、“放松”等词汇对开放空间氛围的正向描述。
从使用活动维度,可以识别出关注度高的活动类型:公园类的开放空间主要是散步、健身、观景、拍照等亲近自然的活动,而海上世界出现的聚餐、表演、购物的高频词汇说明使用者对于该公共空间的休闲娱乐和商业服务活动感知更为强烈。结合使用者对海上世界“国际化”的印象认知,推测这与海上世界所拥有的开放式商业街区,异域风情的酒吧街以及世界各国的美食有关,也凸显了海上世界片区作为商业附属公共空间的特性,完善的配套设施带给使用者更丰富多元的体验。
从使用时间方面,大都是晚上>周末/节假日>白天>傍晚/饭后,使用季节主要是夏天>春天。四海公园的时间类词频出现了“小时候”,这是由于四海公园始建于1987年,是蛇口片区最早建设的公园,2020年经改造升级重新开放。特殊词汇的出现代表着四海公园已经成为能够唤起人们强烈归属感和认同感的“记忆符号”,延续了周边居住居民与蛇口片区的文脉关系。
从区位交通方面,使用者大都选择地铁到达;社区公园主要是附近居民步行到达;滨水公园使用者偏好骑行;同时公园的停车场是考虑因素之一。
2.3 使用后评价方式评述
使用后评价是对城市公共空间效益进行评价的有效方法。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采集、评价模式和方法都出现了新的方法思路,其核心就是将采集样本信息变为采集整体信息[6],以弥补传统评价方法的弱势,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有价值。
其次,物理空间特征本身并不能代表人们对空间的整体感知,而通过结构式访谈与问卷可以精准地捕捉到“人-空间-行为”之间更微妙的关系。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我们就需要根据特定的研究对象,将多种的研究方法进行组合来使用,提高评价结果信度。
表:使用后评价方法对比
蛇口城市公共空间
塑造的公共生活
深圳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典型样本,在建造庞大的物质世界的同时,更应引领社会肌理的重塑和城市文化的累积。而推动城市“质”的营造,需要更细腻、综合的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7]。蛇口片区作为深圳宜居城区的典型代表,其公共空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蛇口片区航拍图
生态宜居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空间,视觉质量和审美体验是其空间环境质量的升级。蛇口作为深圳滨海空间的代表因改革开放而兴,依山傍海,自然环境优越,虽在快速的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着滨海生态资源与土地资源间的博弈。从调研及观察结果来看,蛇口片区城市公共空间类型丰富、尺度疏密有致,为居民提供了舒适便捷的15分钟生活圈。其次,蛇口的开放空间为市民创造了宜居的海滨生活体验,提供亲近山海自然的公共空间。
开放包容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社会属性的空间载体,城市社会阶层多元化要求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多样化、包容性的特征,满足社会人群多元化的需求。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写道:公共空间的价值在于它的存在能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的人们进行交流、融合,是形成社会相互理解和共融的重要因素[8]。蛇口公共空间不仅面向附近社区的居民,也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时空包容性强。在功能配置上满足公众的多样化使用需求,体现出城市公共空间最根本的意义——其所容纳的丰富和多元的城市生活。
文脉延续
每个城市都是“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由于历史、规模、性质、文化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性格、品格和风格。深圳蛇口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线,新旧融合的背景下,重要的改革精神及工业时代的历史事件赋予了蛇口城市公共空间独特的内涵,经过时间的不断沉淀,公共空间文化特色的集体记忆已经成为蛇口片区社会网络的纽带。因此,蛇口公共空间不仅延续了历史肌理和文化底蕴,同时兼顾了文化交融和产业创新,形成了包容多元、持续繁荣的城市文化特征。
我们需要怎样的
城市公共空间?
上世纪70年代,威廉·H·怀特在纽约街头发起了“Street Life Project”,他通过相机、笔记来观察与记录城市的公共空间使用情况。经过近10年的收集,怀特将他的研究成果汇总形成《 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一书。他在书中写道[9]:“想让一个地方活跃起来,就要让那里出售食品(小商品也行)”、“芝加哥国民银行广场之所以成功,是有大量的坐凳空间、一个室外咖啡店、喷水池、夏加尔的壁画、午餐时的音乐和娱乐表演”、“人们所青睐的是避风向阳的地方,特别是那些三边围合的,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感觉舒适的小公园”。威廉·H·怀特相信,公共空间的设计会极大地影响在空间中相遇的人们的相互交往,即便是“阳光、风、树、水、坐凳”这些基本要素,会引起人们在城市环境中愉悦地或相反的感觉,使他们与环境更为亲密或疏离。
在2021年11月,由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发表的报告《Public spaces during COVID-19:Adapting to the new normal》,希望将本研究中提供的市民意见作为公民主导的城市治理和创造优质的公共空间的依据。研究成果表明:市民对公共空间的积极态度展现出长期持续的趋势,人们对于本地公共空间的需求、使用频率均有所增加,主动交通(步行和骑自行车)的使用频率增高,市民更加注重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其中,提出了七个关键发现[10]:
①尽管防疫限制有所放松,但人们对公共空间的热爱仍然很强烈;
②人们希望有高质量、更便捷使用的公共空间;
③相比COVID-19疫情之前,人们更喜欢步行和骑自行车;
④更多的人在公共场所会因为人员密集而感到不安全;
⑤在COVID-19期间,更多的人发现了公共设施提供的在线服务;
⑥进入疫情第二年,人们更多地在公共空间进行社交活动;
⑦自COV1D-19疫情开始以来,人们对当地商业街的使用有所增加。
《Public spaces during COVID-19:Adapting to the new normal》
研究居民在空间中的行为特征,并满足居民的公共生活需求,是“以人为本”城市设计视角的核心。城市公共空间只有深受人们喜爱,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当然,好的新公共空间设计会生产出新的使用者,也会推动人们产生新的生活习惯。关注人们的行为规律,挖掘使用者的感知偏好,才能创造高质量、多功能、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创造多样化、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都可以公平地享受城市的公共设施及公共服务。在宏大城镇化叙事过后,精细化的城市设计、评估评价研究,已经成为城市更新、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措施,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网站
向上滑动阅览
[1]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第3版[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 陈竹, 叶珉.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4(03): 44-49+53.
[3] 高美凤. 深圳市蛇口片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4] 郭潇潇. 深圳蛇口滨水空间景观演变及更新研究[D]. 深圳大学, 2019.
[5] 周波. 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 四川大学, 2005.
[6] 马越. 大数据支持下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发展研究[J]. 中外建筑, 2017(10): 4.
[7] 周红玫. 以创新的公共设计管理,重塑城市空间与社区肌理[J]. 时代建筑, 2022(01): 54-59.
[8] 简·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 2006.
[9] 威廉·H·怀特.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10] Government N. Public spaces during COVID-19: Adapting to the new normal[R]. NSW Government: NSW Department of Planning,Industry and Environment,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