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兹海默就像脑海中的橡皮擦,
擦掉的是记忆,
但抹不去本能的爱。
“遗忘”
“你是谁家的小猫?”
“要不要吃点东西呀?”
“你和我家的猫长的好像,可它去哪里了呢?”
说这些话的,是一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奶奶。
在病痛面前,没有放过这一说,所有记忆都随着时间散去,她踏踏实实地忘记了一切,包括她的猫——火箭筒。
第一次见面时,火箭筒正在院子里偷吃奶奶种的小黄瓜,奶奶的出现吓了它一跳,嗖的一下就跑没影儿了。
那段时间,奶奶的菜园子总会“遭殃”,不是丢个西红柿,就是缺一块小南瓜,她看着乱糟糟的菜园,只是默默地收拾残局。
其实她什么都知道,但每每见到这个饿的眼冒绿光的小玩意儿,她选择了纵容,还会假装“遗失”一些煮好的鸡胸肉,在角落里偷偷观察。
久而久之,火箭筒就赖在了奶奶的家里,再也不走了。
她们一起度过了两年美好的时光。
奶奶躺在屋檐下的摇椅上,火箭筒倚着她的腿,听着上个世纪的乡村歌谣。
病,也是在这时悄然来到的。
她开始忘记自己的年岁,在日落黄昏后变得敏感和不安,她开始忘记自己的住址,在出门散步时变成迷路的小孩。
白天还抱着火箭筒的奶奶,晚上却忘记了它为什么会存在。
她常常会温柔地看着火箭筒,眼神就像第一次见面时,充满了爱与纵容。
“你是哪里来的小猫咪呀,奶奶给你拿好吃的吧?”
“我家的猫啊,和你长得特别像,但它去哪里了呢? ”
“你多吃点啊,下次还来找奶奶玩。”
每次看到火箭筒,奶奶都会准备很多好吃的,她忘记了它是谁,却又担心它会挨饿。
就这样,火箭筒从10斤,飙升到了32斤。
夏日的一个午后,奶奶像往常一样在屋檐下吹风,摇椅吱呀吱呀地作响,她在睡梦中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葬礼上,火箭筒久久不愿离开,它不舍地趴在墓碑上,就像这些年,和奶奶的一天又一天。
“爱”
奶奶走后,家里人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办法照顾火箭筒,于是把它送到了当地的动物救助站。
32斤的它体型十分庞大,工作人员换了很多个箱子,只有大型犬的箱子勉强能装进它。
来到救助站的火箭筒显得有些孤僻,它不粘人,也不爱和别的猫玩耍,平日里只喜欢呆在太阳下舔毛,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工作人员一度以为它有一个不负责任的前主人,纷纷为火箭筒打抱不平。
但当他们知道奶奶的情况后,心中的愤怒又转化为浓浓的感动。
失去记忆的她并不认识火箭筒,她只是本能地怕它饿着。
救助站的医生给火箭筒检查了身体,除了有些过度肥胖以外,一切正常。
工作人员为火箭筒安排了科学的减肥计划,准备等它瘦下来后,为它寻找合适的领养家庭。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火箭筒成功瘦下了十斤。
火箭筒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工作人员,他们把它的故事发到了网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救助中心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领养人排起了长队,火箭筒却兴致缺缺。
可能是心里还惦记着奶奶,每当和领养人见面时,它都默不作声,很多人因此离开,放弃领养火箭筒。
直到这天,一位奶奶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僵局。
那天,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抱着火箭筒和领养人见面。
本来兴致缺缺的火箭筒,在听到奶奶声音那一刻,突然变得十分兴奋。
也许是因为相似的年纪,也许是因为颤抖的嗓音,又或许是因为同样的麻花辫。
火箭筒再一次为自己,找到了最爱的奶奶。
希望火箭筒这次,能和它的老主人平安相伴余生。
没有疾病,没有意外,幸福地走到猫生尽头。
其实,阿尔兹海默症,并不是一个值得被美化的疾病。
身为一名铲屎官,在小猫咪需要你的时候,你却不知道它是谁,它的生活只有你,你的记忆却抛弃了它。
你眼看着生活中关于它的美好被摧毁,却又无能为力。
这种苦痛,不能被浪漫化。
但,也有出口。
奶奶忘记了相濡以沫的爱人,忘记了骨肉至亲的儿女,忘记了亲密无间的火箭筒,但她还会爱。
爱,是刻在骨子里的,属于所有人的超能力。
也许你会忘记和你家猫的点点滴滴,但你对它的爱,一直藏在心底。
虽然奶奶遗忘了火箭筒,但我们所有人,都替她记住了这个故事,不是吗?
分享+在看,让所有的爱都有来处,让所有的记忆都有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