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通过自身数字化转型创新,更加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多位业内人士近日在《银行家》杂志社主办的“2022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银行业要通过提高数字化供给能力、生态化链接能力,不断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和方式。

数字化转型带来发展机遇

当前,随着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各个行业都在热议的话题,不同领域与不同行业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

“如果我们的数字化可以为业务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并提升业务价值和科技创新能力,那迎接我们的一定是机遇。” 中国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史晨阳表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于业务价值,数字化转型注定是科技与业务融合的催化剂。

在科技与业务的关系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首席信息官牛新庄也有类似的见解。在牛新庄看来,金融和科技的融合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早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到金融电子化,再到后来的网络化和信息化,直到今天的数字化转型,科技对金融业务起到的作用有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支撑”,再到“助推”,一直到发展到“引领”,科技和业务相容并进。因此,在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业务和科技相互融合,达到提质、增效、降本、创新的作用。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银行业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加大投入,积极推动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以适应金融业供需侧的深刻变化。要通过提高数字化供给能力、生态化链接能力,不断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和方式,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在具体实践上,吕仲涛介绍,工商银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建设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因”五维布局的数字化转型整体方案,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变革,让数字经济建设成果更广泛地普及大众、惠及民生。2022年,工商银行在中国银保监会全国性银行信息科技监管评级中再次获得同业排名第一;智慧银行生态建设工程(ECOS)获得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特等奖;截至2021年末,累计专利授权数保持国内银行业首位。

多维度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多位业内人士在论坛上表示,在服务产业和实体经济上,商业银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站在银行的角度,做好金融工作,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围绕实体经济需要,大力开展金融创新。” 中信银行业务总监陆金根坦言,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不断突破,商业银行开展科技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能力,大有可为;另一方面,随着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商业银行创新产品服务,满足企业多元化、数字化、综合化金融需求,势在必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连平强调,商业银行应强化顶层设计,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引导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以及金融资源向产业领域配置。推进多维度金融产品创新,创设数字信用,发展数字资产的信用贷款、融资租赁、质押担保、数据保险等供应链金融产品;加快推进产业数字金融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化和精细化发展。加强政府、科技平台、产业合作,建立新型中小微企业公共数据库,建设多层次、网络化、综合性的产业数字金融服务体系。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银行与产业一道,进行了大量的金融服务创新,通过科技赋能,银行逐渐具备了挖掘、经营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长尾客户的能力。” 中国银行信息科技部兼场景生态与创新部总经理柯建勋表示,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中最活跃,最具创新意识的市场主体,对我国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一方面是银行的责任,另一方面,银行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在助力中小企业成长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柯建勋亦表示,中国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供应链金融,通过数字技术重塑再造业务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一是加快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二是持续丰富产品服务体系,打造跨境金融服务生态,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跨境服务;三是培育数字基因,激发金融科技赋能业务活力。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充分发挥跨境业务特色优势,大力发展跨境金融,积极探索跨境业务新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数字化跨境金融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拓展跨境商业活动。

在发展中打造自身竞争力

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然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刘伟光认为,当今,金融的很多技术能力和服务功能,例如结算、贷款、智能代发、交易银行、票据融资等,并不单纯地存在于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机构自身的服务能力当中,它们还广泛地存在于与之相关的众多关联场景当中。金融服务应当有效地嵌入这些场景,并与之有机结合,才能使金融服务真正做到“无处不在”。

北京农商银行副行长李保旭表示,与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区域性中小银行在资金、人才、科技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如何推进科技与业务融入发展,是中小银行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西安银行副行长狄浩结合自身实践谈到了中小银行在发展交易银行业务时面临的四个痛点:一是架构整合难度较大。中小银行的组织架构多以传统的业务和产品进行条线划分,条线预算和绩效考核相对独立。交易银行需要在架构、产品、流程、系统等方面进行充分的整合,从传统的矩阵式管理向扁平化、敏捷化转变,这会对目前的机制、体制、利益分配、资源配置带来冲击和影响。二是科技资源投入有限。发展交易银行需要投入充分的科技资源,而中小银行受资本实力、技术和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可投入的资源相对受限。三是多数中小银行仍在采用基于人工决策的传统风控手段,行业研究水平不足,数据分析能力欠缺,还不能完全满足交易银行海量、高频、连续的业务需求。四是复合型人才稀缺。受客观条件限制,中小银行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吸引能力不足,培养能力较弱。

此外,连平指出,作为我国的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应担当支持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坚持科技驱动,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及时调整战略布局与实施规划,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匹配的金融支持。‘

举报/反馈

中国国情

1348万获赞 55.4万粉丝
中国网国情频道官方账号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