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教育者,她在校园出生,在校园长大,也在校园里浇灌自己的人生理想。她从未离开过学校,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她对教育的纯粹和热情,总是如同千百只萤火虫一般,感染和照亮着她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和老师。

她就是上海浦东新区民办万科学校中小学执行校长李蓉,我们也亲切地叫她Eva。


李蓉 Eva Li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万科学校

中小学执行校长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国际文凭课程(IB)校长/教师培训官,课程领队,学校认证授权组成员。拥有近20年公立及国际学校教学和管理经验,历任知名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创始团队核心成员、中文课程主管及创校校长。


教学领域涉及中文、探究、英文及知识论等诸多方面,具有着丰富的IB-PYP、MYP、DP、CP经验,对中国国家课程的发展拥有着深刻的领悟。同时,她是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特聘导师。

#1 从事教育事业,是一场注定的命运
对大多数人而言,从事什么职业是一种选择,而对Eva而言,这更像是一场注定的命运。
那个年代,教师们大多住在学校。Eva的母亲是一位语文老师,她便从小在学校里生活和长大。从一开始,学校之于她,便既是校园,又是家。
母亲工作的那所学校,是由明清时期的一座书院改建而成。青砖绿瓦,古色古香。她到现在都还记得,家外面的小院里,有一棵几百年历史的大榕树,需要七八个小伙伴们手拉手才能勉强抱住树干。榕树的根扎得很深就很远,在地上绵延了几十米。
学校还有一个很大的中式礼堂,里面是高高的柱子和看台——是的,即使到了现在,当年那个大榕树下的小女孩,已经成为了一校之长,描述起这座多年前她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的学校,Eva依然清晰地记得其中许多细节。
“邻居们也都是老师,大家的关系都非常和睦友善,小时候我经常去别的老师家里串门、吃饭。妈妈特别忙的时候,他们也会帮忙照顾我。”
回忆童年在学校的生活时,她的眼睛里闪着光,语气里掩盖不住对其的怀念和喜爱:“那是我对一所学校最初的印象。我觉得学校就应该是这样古朴纯粹的,人与人之间也应该是这样友爱相处的。所以学校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特别美好的地方。
阿德勒说:“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Eva明显是前者。也难怪认识她的人,都会觉得她像一股清澈的温泉,毫无世故之感,纯粹又温暖,是天生的教育者。
李蓉校长每天清晨都会在校门口迎接每一位学生,风雨无阻
但选择教育事业,不仅仅是因为觉得学校是个美好的地方,谈及那个让她义无反顾奔赴的根本原因时,Eva竟突然红了眼眶。
她讲起小时候跟妈妈去就逛街,在路上会碰到妈妈教过学生的家长。家长老远看到妈妈就热情地打招呼然后跑过来,甚至会拉着妈妈的手,跟她说非常感谢她,说她给孩子的一句鼓励性的话,让孩子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和改变。
“有的时候他们还会拿着家里种果树结的果子,固执地一定要妈妈收下。你能感受到他们是打心眼儿地尊敬她、感谢她。妈妈跟家长还有学生之间的这种良性的、美好的互动,让我感觉特别特别温暖。”Eva略带哽咽地说道。
“老师能够用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句话影响一个孩子,还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这种美好的真诚的联系。所以从那时我就觉得,做老师一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吧
也正因如此,大学时,Eva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大学,毕业后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从未离开过学校,总是觉得自己很幸运,早早地遇到了自己热情所在,确定了自己人生的志业。更加难得的是,这么多年实践下来,她也乐在其中,从未后悔过。
#2
永远不要做一个拿着发黄备课本的老师
初高中的时候Eva就决定要成为一名老师,尽管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要成为怎样的老师,“但是我记忆当中,我曾经告诉过自己不要成为怎样的老师。
Eva高中时有一位学识渊博的语文老师。高二的时候,语文课上正在学柳永的词,老师按照平常的样子和节奏走进教室,把他的备课本和教材放在了讲台上。Eva无意间注意到了老师的备课本。
那是一本发黄的、有明显褶皱和长期使用痕迹的本子,她盯着这个备课本,突然有种说不出来的、复杂的感觉:“我在想这个备课本会不是他刚做老师时就在用的,十几二十年来从未更换过。可能知识已经刻在他的心里面了,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教学方法和材料可能都没有更新,也没有他跟学生互动后的一些新的想法在里面。这件事还是让我挺震撼的,我当时暗暗下定决心,如果我以后做老师,我一定不要拿着发黄的备课本进教室。
在Eva看来,做老师必须要和时代和社会与时俱进,以一种创新的精神去和学生进行互动,和学生一起成长。
李蓉校长给教师颁奖
“这也是我自己成为老师之后,一直在践行的一个原则。成为校长后,也是我对学校所有老师的要求。我们总是讨论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问题,但是老师如果充分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和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当中,可能他们的行为就不再是个‘问题’。”
Eva经常跟老师们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永远不要想着一劳永逸,重复上一年的教学。“教师应该首先把自己放在学习者的位置,问自己如果是学生的话,会喜欢这节课吗?”
#3
我希望打造一所有情有义的学校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校长,Eva曾以创始团队核心成员及创校校长的身份参与了多所知名国际/双语学校的创校。
在她心中,一所理想中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呢?
我心里面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打造一所有情有义的学校。”说出这句话时,Eva眼神温柔,但语气坚定。
“义”字其实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素,是“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一。它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里最核心的因素之一,也是读书人最基本的一个素养。
“‘义’它其实可以是情义,也可以是勇义,还可以是刚义,所以它基本上涵盖的东西是很多的。我们要培养学生达成的核心素养,其实也是跟义字紧密关联的。”
在她看来,学生在这样的一所学校里面,应当在习得知识发展技能的基础上,被培养成一个温暖的人,因为温暖,他们会非常乐于和世界进行分享和互动,懂得去关爱、包容和支持他人。

在他具备了温暖的内核的同时,他也必然会是一个勇敢的人:“因为他对世界的敬意和爱意,他与身边的人稳固的情谊,他具备的这个温暖的底色,让他能够以最大的勇气和热情去面对一切不确定的因素,去面对未来所有的挑战,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Eva继续解释说,很多人误以为“义”字是江湖义气,是用圆滑的方式处事,但她觉得“义”字其实也是一种承诺:“而教育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承诺的过程,我非常重视这个承诺,感恩每一个家庭的选择。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坚守‘义’字,也就是坚守我们的职业操守。”
在Eva看来,在成为一个温暖且勇敢的人之前,学生需要先找到一面属于自己的镜子。“通过这面镜子,他们会清晰地知道‘我是谁’,而这也正是教育的意义。”
Eva认为,当下年轻人中流行的“躺平、摆烂”文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没有看见自己,也没有被看见,所以丧失了一些勇气和向前的动力。”
“好的教育会帮助孩子找到这面镜子。如果没有这面镜子,学生可能会觉得“我是谁”是件无所谓的事,他们可以随波逐流,但可能在随波逐流过程中,就早早被河水推到岸边,而你原本可以走得更远,看见更瑰丽的风景。
认识自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只是需要一面镜子,需要被看见。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的发光,更好的去做一个温暖和勇敢的人。
在浦东万科学校,Eva和教学团队一起,通过开放且严谨的课程、丰富多样的活动、求知互学的氛围,去全方位地帮助学生去发现自己,去激励自己,去真正的认识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当你走进这所学校,你就能找到属于你自己人生的那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你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谁,如果我们把镜子的方向再调转一下,它能够照亮你前行的路,并且成为你前行路上的一束光。”
//
对一个教育者最高的评价应当是什么?
我想,应当是纯粹。一位老师,只有灵魂和精神纯粹了,才能站在人性和哲学的高度,对学生有大爱之心,对教育有坚定情怀。
Eva就是这样的教育者。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仍然对教育葆有着一颗纯粹的赤子之心——如此珍贵,如此闪耀。
举报/反馈

德英乐教育观察

637获赞 148粉丝
万科旗下德英乐教育品牌,带给你不一样的教育视点
上海德英乐培训学校官方账号,本地资讯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