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代表作《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艰难时世》《远大前程》。
他丰富多彩的作品给我们展示出19世纪英国社会图景,里面有当时的许多重大社会问题,描绘出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风貌与全景图像。比如《远大前程》。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他比较晚期的作品。狄更斯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认识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远大前程》是他思想集大成者,是对当时社会形态的集中反映。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开始就写他在教堂墓地遇到一个人。善良的皮普想都没想,就从家中偷出食物和锉刀,帮助他。殊不知,这次的举动对他今后的人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皮普出生贫寒,他是个孤儿,是姐姐、姐夫“一手”把他带大的。皮普的姐夫是个铁匠,忠厚老实,和蔼友善。他从姐夫那里得到了许多童年的欢乐、深沉的友情和关爱,感受到的是踏实和精神上的愉快。
皮普对自己的境遇一无所知,他如果一直这样生活下去,未来的人生是可预见的。可能在姐夫的铁匠铺当学徒,或者技术学完后,自己独立单干。
不过改变他命运的第一件事情发生了,那就是他的舅舅带他到镇上去了一位古怪的贵族老太太郝薇香小姐的萨堤斯庄园玩耍时。在那里,年幼的皮普遇到了一位漂亮的高高在上的艾丝黛拉小姐。
艾斯黛拉是郝薇香小姐的养女,出身高贵。皮普在气质不俗的艾丝黛拉小姐面前充满了自卑,他无比懊恼地发现,原来自己过的竟然是“下等人的苦日子”。他开始自惭形秽,原本平淡的生活也起了波澜。皮普的内心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在他看来,萨堤斯庄园就是他梦想中的伊甸园。他第一次有了成为“上等人”的想法,只有成为了上流社会的绅士,他才能够有资格追求艾斯黛拉。
为了赢得艾斯黛拉的青睐与爱情,皮普必须摆脱自己卑微的地位和低贱的身世,尽快爬入上层社会,成为一个“上等人”,赢得金钱和地位。于是他开始到夜校去学习,皮普强烈地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渐渐地,他不再像之前那么纯真,也渐渐背离了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本质,开始变得虚荣、浮躁。
就在此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富翁愿意资助他到伦敦去接受上等教育。意外地得到这么一大笔财产,皮普兴奋至极,他终于可以告别自己的宿命,成为一个贵族的梦想马上就要实现了。
皮普有了钱后,思想和行为举止都发生了变化。开始厌恶自己的出生及过去的生活,避免与曾经是他儿时的伙伴、可以依赖的朋友、情同手足的姐夫乔接触,害怕乔来到伦敦。少年的自负使皮普在乔和毕蒂面前表现得很势利。
当姐夫乔满心欢喜地从乡下赶到伦敦看望交了好运的皮普时,皮普却在想:“我们两人的地位如此不一致,如果利用金钱的力量可使他不来,我宁愿付钱给他。”他们之间有了距离。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皮普已不再觉得他们像以前那样亲密了。
一夜暴富的皮普在伦敦所谓的上流社会中不久就沾染上了坏习惯,花钱如流水。他一度以为艾丝黛拉的养母郝薇香小姐才是资助他的神秘富豪,然而真相却是另一番情景。
故事回到了小说开始,原来资助皮普的神秘富豪就是当年皮普在墓地救济过的马格韦契。他被判终身流放到澳大利亚。为报皮普的一饭之恩,他在殖民地辛苦劳动,把攒起来的钱邮寄到伦敦,全部用于培养皮普。
马格韦契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回到伦敦,为的是要看一眼自己培养造就的绅士。皮普了解真相后,感到痛苦和惊讶。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与其他人的个人奋斗不同的是,皮普的飞黄腾达纯粹来自于一个逃犯的资助,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就在皮普就要抱得美人归的时候,却发觉自己的恩人竟然是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逃犯。而马格韦契潜回伦敦后很快被捕,财产被充公,皮普的远大理想被彻底粉碎,他心爱的艾丝黛拉也被别人抢走。
随后皮普大病了一场,在乔无微不至的照顾下,皮普身体恢复了健康,心灵也获得了一种新生。不久皮普离开英国,在一家公司任职。
十一年后,皮普回到英国,与艾丝黛拉邂逅重逢,两个人沐浴着朦胧的月色,携手走出已成为废墟的哈维莎姆住宅。故事结束。
狄更斯到底想通过《远大前程》表达什么呢?那就必须回到他所在的时代。他写这本小说的时候,正值英国维多利亚盛世时代,不过这个看似进步的国家却存在着很多重大的社会问题, 繁荣的背后是一片荒芜,拜金主义、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弥漫。
19世纪中叶,英国处于维多利亚时代,这是英国历史最为辉煌的时代。因为率先开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851年,英国万国工业博览会的成功开幕标志着英国工业化的成就,意味着英国成为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
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多姿多彩、物质丰富、技术先进,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得意和骄傲,喜悦地享受着这个前无古人的辉煌时代。维多利亚时代结束的时候,英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9%,也就是说19世纪末的时候,英国已经完成城市化进程,成为发达国家,一个典型的盛世。
这种太平盛世的景象下,人们对财富的追逐愈发疯狂,“整个社会都沉湎于出人头地,这个时代过度地将物质成功等同于救赎”。实用主义、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一夜暴富、冒险进取、唯利是图在社会蔓延。
那个时代,社会上的每个人对金钱的渴望比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要强。人人都以享有大量金钱和奢华物质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追求功利和利益作为一种手段最终达到趋乐避苦、生活幸福的目的。人们以金钱为中心、以发财为目标,金钱至上。
那么,如何才能发财?要想发财,首先要“节俭”,怎样节省并使节省下来的钱生息。其次要“算计”,甚至还需要损害他人利益精明地进行“算计”。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一切、用各种手段去追求金钱。一切行为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当自我利益受到威胁或损害时,无论是亲情还是夫妻之情都可以弃之不顾。
当然,当时人们更渴望一夜暴富,遇到发财的机会,他们希望有贵人相助能拉自己一把,实现物质和财富的成功。
日益繁荣的经济与大量新富裕人群的出现,使得当时社会普通民众的暴富心理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不满足勤劳致富,民众更感兴趣的是善于抓住机遇,或因意外,而在极短时间里的快速致富。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做生意,勤劳能够致富,但对于手中缺少资本的广大的普通市民来说,仅仅靠每日的劳作而致富毕竟是一件颇为艰难且遥远的事情。他们根本等不了,也不愿意这种缓慢的致富,他们更渴望实现财富的快速积累,最好如同《远大前程》中的皮普一样,靠机遇、意外、贵人相助来实现瞬间暴富。
而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就是要揭示出当时普通民众的普遍心理:对发财的渴望,追求金钱,甚至极力希望能靠机遇、意外、贵人相助来实现一夜暴富。不过这种依靠机遇、意外、或贵人相助来的巨大成功来得快,去得也快,巨大而斑斓的泡沫终将破灭。
喜欢狄更斯《远大前程》的直接点击购买即可。
也可以直接购买狄更斯文集,里面有这本《远大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