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伊朗,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战争、石油、伊斯兰教、保守等等话题,很少有人会第一时间联想到伊朗的前世是第一个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波斯帝国。
而且在伊朗将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除了波斯帝国外,还经历了希腊化时代的塞琉古王朝和帕提亚帝国、突厥化的塞尔柱帝国和花剌子模王朝、蒙古化的伊尔汗国和帖木儿帝国、以及伊斯兰化的萨法维帝国等等王朝历史。
正是在伊朗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众多的民族和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相互斗争、相互交融,才促造了今天伊朗别具一格的政治和文化色彩,让它成为了一个“另类的伊斯兰教国家”。
另外,这些众多的帝国和王朝,单拎一个出来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曾经都在中西亚历史上扮演着一方霸主的身份。所以,当今伊朗人民始终把“复兴伊朗”作为政治目标,不仅成为了今天中东四强之一,而且还是极少数敢和美国正面硬刚的国家。
那咱们今天就一起来聊聊伊朗历史上的那些光辉岁月,看看古代西亚的一方霸主有哪些有趣的历史故事。
但是因为伊朗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长,再加上朝代众多,为了给大家说明白伊朗完整的历史面貌,这里我就采取上下两篇来介绍伊朗,今天先说说古代波斯部分。
关于波斯人和波斯帝国的历史,还要从四千年前说起。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代左右,有两支雅利安人——米底人和波斯人,他们从中亚草原地带迁入到伊朗高原上,米底人定居在西北部里海以南的地方,而波斯人则来到西南部波斯湾地区定居,他们和伊朗高原东北部的帕奈人游牧部落和西边的土著埃兰人,共同享有伊朗高原的“使用权”。
因为埃兰人靠近西亚文明的发祥地两河流域地区,深受苏美尔文明的影响,在波斯人和米底人迁入伊朗高原之前就已经从氏族部落过渡到了国家城邦形态,这些城邦之间互相融合,在公元前16世纪时期建立了伊朗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权——埃兰王国。
此时的埃兰王国已经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印度有了贸易往来,又在公元前1155年击败了另一个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并把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运回到埃兰王国的首都苏萨。
埃兰王国断断续续地称霸伊朗高原长达四百多年,尚处于部落形态的米底人和波斯人只能规规矩矩地臣服于埃兰,直到公元前8世纪,西亚地区的另一个强国亚述开始崛起,在亚述的入侵下,埃兰逐渐衰落,一蹶不振。
此后,米底人和波斯人被迫向亚述帝国臣服,不过亚述是一个典型的早期军国主义国家,对待征服地区的民族极为苛暴,导致了米底各个部落爆发起义,并成功的将亚述人赶出了伊朗高原。
取得独立后,米底人陷入了无政府状态,各个部落之间互相劫掠,各种不法行为十分猖獗,米底人的日子反而不如从前,所以人们期待能有一个主持正义和公道的人来解决各种争端。
而此时,一个名叫戴奥凯斯的人因为在本部落中解决纠纷时非常公正,得到了所在部落人民的拥护,甚至其他部落的人都会去找他解决纠纷和矛盾,戴奥凯斯就这样获得了所有米底部落的认可。
公元前678年(一说为公元前700年),米底各部落公推奥戴凯斯为王,并为其修建了埃克巴坦那城作为王宫,米底王国(又称“米底亚王国”或“玛代王国”)正式建立。
米底王国存在了138年,共有四个国王。在第二个国王普拉欧尔铁斯在位期间,米底开始向外扩张,征服了波斯人的部落,然后又向西攻打亚述帝国,但因为盟友西徐亚人的叛变而导致失败,普拉欧尔铁斯也战死沙场。
随着国王的战死,米底出现动乱,西徐亚人也乘机入侵米底,混乱长达十年之久。最终普拉欧尔铁斯的儿子库阿克撒列斯打败西徐亚人,重新夺回了王座,继位为米底第三位君主。
在库阿克撒列斯在位的41年中,米底同新巴比伦王国建立联盟,并在公元前612年攻占了亚述首都尼尼微,灭亡了雄强一时的亚述帝国。
随后,米底又继续向西进军,遭遇了西边强国吕底亚,两国之间进行了长期的争霸战争,直到公元前585年,一次日食的出现才让双方停止了战争。
因为米底人和吕底亚人都崇拜太阳,认为这是上天给他们的警示,所以双方罢兵修好,吕底亚公主还嫁给了库阿克撒列斯的儿子阿斯提阿格斯,双方结成了联姻关系。
在米底王国攻打亚述和吕底亚期间,波斯人也正忙于部落战争中,其中安善部落的首领居鲁士一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完成了对波斯各部落的统一。
到了米底王国最后一任国王阿斯提阿格斯时期,居鲁士一世的儿子冈比西斯一世继位为波斯人的首领,并且冈比西斯还迎娶了阿斯提阿格斯的女儿,成为了米底国王的女婿。
关于冈比西斯和米底公主的婚姻,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中还记载一个神奇的传说:
一天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格斯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他女儿撒的尿竟然变成了滔天洪水,淹没了整个王国。国王醒来后就越想越害怕,找了祭司询问。祭司说公主是个不祥之人,会给王国带来危险。
于是公主成年后,国王就把他嫁给了波斯人的首领冈比西斯,因为他认为冈比西斯只是一个蛮荒小部落的首领,比起身边那些有权有势的米底贵族来说,波斯人对王国的威胁比较小。
在公主怀孕之后,阿斯提阿格斯又做了一个怪梦,他梦见自己女儿的肚子里长出了葡萄藤,葡萄藤遮住了整个米底王国的土地。
这一次祭司又对他说,这是预示着你的外孙将要代替你成为国王。阿斯提阿格斯一听很害怕,立马就接回了自己的女儿。
公主回国后果然生下了一个儿子,阿斯提阿格斯命令一个大臣处死这个婴儿,大臣不忍心自己动手,又把婴儿转交给了一个牧人,让他把这个孩子杀死。
牧人不忍心,恰好他的老婆刚产下一个死婴,于是牧人就用这个死婴交了差,顺便收养了这个孩子。
十年过后的某一天,这个小孩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们一起玩耍,被孩子们选为了国王,有一个米底贵族的孩子不服气,认为牧人的儿子不配做国王,拒不服从小孩的命令,而这个小孩一副国王的派头,下令其他的小伙伴把这个贵族孩子狠狠地揍了一顿。
之后贵族小孩就哭着回家告状,他父亲听了之后火冒三丈,愤怒之下就带着儿子进宫告状,事情越闹越大,国王阿斯提阿格斯也亲自介入了调查。
牧人害怕牵连到自己,也害怕小孩被杀,于是就说出了真相,告诉众人说这个小孩是国王的亲外孙、公主的亲儿子。
这时,在一旁的祭司对阿斯提阿格斯说,这个孩子既然已经在游戏中成为了国王,就不会再第二次成为国王了,阿斯提阿格斯这才放下心来将外孙送回了波斯。
希罗多德记载的故事就先说到这里,关于故事的真假还有待考证,不过历史上推翻米底王国,开创了波斯帝国的居鲁士二世的母系血统确实是来自于米底的王族,一些历史学家也认可居鲁士二世就是阿斯提阿格斯的外孙这种说法。
在历史上米底王国的阶层构成中,波斯人被当做二等公民,永远低米底人一等,但是随着波斯部落的逐渐强大,波斯人越来越不满意现状。
在公元前553年的某一天,波斯人首领居鲁士二世下令,让他的所有臣民在一天之内开垦出了一大片土地,当波斯民众如约完成了任务时,都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了。
随后,居鲁士二世宰杀了自家的所有牲畜来犒劳大家,已经累了一天的波斯人见到这么盛大的招待,都非常的开心,开始大口朵颐起来。
等宴席接近尾声的时候,居鲁士就开始灵魂发问:“如果给你们选择的话,是选择辛苦的劳动呢?还是选择舒舒服服的坐在这里大口的吃肉?”
当然,波斯民众们都选择要大口吃肉。于是,居鲁士借机说到:“我们波斯人又不比米底人差,为什么我们要遭受他们的奴役,他们在城中吃肉,我们要为他们辛苦劳动?如果你们听我的话,我就能让大家天天享受这般舒适的生活!”
在居鲁士的一番煽动下,波斯人个个热血沸腾,当即高举手中的镰刀和锄头就反了,以他们世居的波斯波利斯城为首都,建立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开始反抗米底人。
波斯人在居鲁士二世的带领下,用了三年时间推翻了米底人的统治,并征服了埃兰,把埃兰故都苏撒作为第二首都,米底首都埃克巴坦那作为第三首都,完成了对伊朗高原的统一。
当波斯人取代米底人成为伊朗的主人时,让本来和米底联姻的盟友吕底亚坐不住了。吕底亚国王希望趁波斯还没有真正强大起来的时候,赶紧把这个小火苗给扼杀在萌芽状态。
于是,在公元前547年,吕底亚出兵波斯,双方首战未分胜负,但是由于吕底亚军队在人数上比较吃亏,吕底亚国王决定先撤军,等待其他援军到达,再一鼓作气灭亡波斯。
可是当吕底亚撤军时,万万没想到波斯军队居然主动出击,还攻入了吕底亚境内,打了吕底亚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吕底亚作为当时的西亚强国,在军事力量上还是很厉害的,特别是吕底亚人的马术闻名当时,拥有西亚最强的骑兵部队。所以在吕底亚反应过来之后,开始对波斯军队展开了反攻。
面对吕底亚骑兵,波斯军队节节败退,这让居鲁士二世十分头疼。这时候有人给他献了一计,让他把运粮的骆驼全部集中起来走在军队最前面,让骆驼去对付骑兵。
果然这一招很奏效,马因为受不了骆驼身上的气味,受到惊吓后就开始乱跑,而骆驼性格较为沉稳,没有发生大的骚乱,因此吕底亚骑兵受到大败,失去了战场上的优势。
正因为这场骆驼对马的战争,让之后西亚各国都开始发展起了骆驼兵来,直到今天,许多国家还保留着骆驼骑兵的编制。
没了骑兵优势的吕底亚在半个月后就被波斯灭国,之后居鲁士二世分兵两路,西路军跨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攻入了欧洲境内,巴尔干半岛色雷斯地区的希腊城邦被波斯人征服。东路军由居鲁士二世亲自率领,占领了中亚大片土地,领土扩充到了印度河流域。
当时的波斯军队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但唯独在西亚地区还存在一个比较难啃的硬骨头——新巴比伦王国。因为其首都巴比伦城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城市,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城墙也异常坚固,不仅高而且还很厚,厚到能跑一辆四匹马的战车,城门还全是青铜打造。
在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城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比同时期的中国的齐国都城临淄都还要大,而且城里有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城中人多、土地也多,完全能够自给自足,所以也不怕波斯军队的长久围困。
在居鲁士二世拿巴比伦毫无办法的时候,巴比伦统治阶级发生内斗,祭司阶层因为不满国王要搞宗教改革,转而打开城门,投降了波斯,巴比伦因此灭亡,坚固的巴比伦城也成为了波斯的第四个首都。
居鲁士进入巴比伦之后,释放了被囚禁在城中做为奴隶的犹太人。关于犹太人为何被囚禁在巴比伦,我在以色列篇中已做过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在赘述。因此当时许多犹太人奉居鲁士二世为救世主。
实际上居鲁士的确是那个时代难得的仁慈之君,在他征服的辽阔疆域上,居鲁士就一直保持宗教宽容政策,并不像其他西方国家的征服者一样,打到哪里都要把自己所信奉的宗教强加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有点类似于今天美国“开门送民主”的做法。
在居鲁士征服了巴比伦之后,又继续东征中亚草原地带,在和游牧民族马萨格泰人战斗中,不幸战死,其子冈比西斯二世继位。
冈比西斯二世是个著名的暴君,他即位之后杀死了他的同胞弟弟,之后举全国之力远征埃及,虽然成功占领了埃及,达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三洲大帝国的君主成就,但是也因为长年的战争,导致各地人民苦不堪言。
公元前522年,冈比西斯还在埃及享受着法老待遇的时候,在波斯本土上,一个名叫高墨达的祭司,以冈比西斯弟弟的名义发动起义,受到了米底人的普遍支持,史称高墨达暴动。
随后,冈比西斯慌忙起身返回波斯,但在途中死去,整个波斯帝国陷入了一片混乱。最后冈比西斯的堂系侄儿大流士平定了这场内乱,继位为大流士一世,波斯帝国也正式进入了鼎盛时期。
在大流士执政期间,大流士对波斯的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做出了改革,将全国划分为多个行省,派出总督去进行管理,开创了西方总督制和行省制的先河。
然后大流士又在整个帝国境内修建了联通东西的两条御道,沿途设置驿站,一共长达2400公里,比三百年后秦始皇修建的驰道还要长出600多公里。
大流士自己摸索出的这套治国的方法,对今后其他的超级大国,比如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国富民强之后,晚年的大流士又开始对外扩张,自公元前499年起,波斯和希腊诸城邦之间爆发了长达50年之久的希波战争。
此后的波斯历代国王都致力于将希腊各城邦吞并,由此诞生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温泉关战役中的斯巴达三百勇士、马拉松战役和马拉松运动起源等等,都发生在这50年之间。
在希波战争期间,波斯最初占据优势,一度占领了希腊三分之二的领土,并攻入了雅典卫城,差点就把西方文明的滥觞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但是在后来的海战中,希腊城邦逐渐取得优势,开始反攻波斯,而波斯也因为长期远征希腊,耗费了极大人力和财力,最终以失败告终,各希腊城邦又恢复了独立。
但是在波斯撤军之后,希腊城邦之间却发生了内斗,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开始了战争,波斯则利用他们的内斗矛盾,不断政治入侵希腊各城邦,最终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希腊部分城邦。
不过此时,随着希腊城邦的逐渐衰退,在希腊北部的马其顿人强大了起来,开始不断入侵希腊各城邦。
对于希腊人来说,马其顿人是被希腊化的民族,而且马其顿人非常崇尚希腊文明,他们更愿意接受马其顿的统治,而不是波斯的领导。
于是在公元前337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征服了反对他的希腊城邦后,成立了希腊联盟,并被推举为盟主,提出了要向波斯复仇的口号。
第二年春天,腓力二世正在集结大军,准备发兵波斯时,却被刺杀身亡,其子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继位,并统帅希腊联军开始了东征。
这一时期的波斯帝国内部,宫廷政变频发,国王基本上又都是一些昏庸之辈,在面临亚历山大的入侵时,并没有做出第一反应,直到希腊联军快要进入两河流域了,才开始仓皇迎战。
当时的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亲自带了大批的人马来到索契平原上,坐等亚历山大来进攻,这是因为索契平原地势开阔有利于人数众多的波斯军队调度,以及发挥西亚骑兵的优势。
但是大流士三世一直等不来亚历山大进攻,害怕军队人数太多,粮草支撑不够,于是就撤军了,把部队带到了伊苏斯城附近领取补给。
可是这个时期,亚历山大的部队却打了过来,因为伊苏斯城地势狭窄,波斯军队人数再多也不能一次性发挥全部力量,骑兵更是毫无用武之地。
但其实当时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波斯军队士气也还不错,而希腊联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当时波斯一方还是有略微的优势存在。
不过在战斗过程中,大流士三世所在的中军受到突袭,大流士突然临阵脱逃,波斯士气大跌,导致波斯军队全线溃败,大流士的母亲和妻女全被亚历山大俘虏。
之后,大流士三世向希腊联军求和,写信给亚历山大说,要将女儿嫁给亚历山大,而且陪嫁半个波斯帝国给他,希望希腊联军能撤退。
而亚历山大在回信中霸气地怼道:“我不要你的钱,也不要你的地,你整个国家早晚都是我的,至于你的女儿,我想娶她,你不想嫁也得嫁!”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据说大流士三世的妻子斯妲忒拉一世号称是“波斯第一美女”,而她和大流士的女儿斯妲忒拉二世也是个倾国倾城的绝世美女。但是亚历山大是个正人君子,在俘虏了王后和公主之后,依然对她们礼遇有加,并未做出非分的举动。
而大流士三世被亚历山大拒绝后只能选择背水一战,在公元前331年,大流士三世又集结了更多的军队与亚历山展开决战,爆发了亚历山大十年东征期间战争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高加米拉战役。
大流士三世果然不负众望,战斗刚进行到一半,他就再次临阵逃脱,带着中路军掉头就跑,导致波斯军大败。
大流士三世逃到巴克特里亚之后,被当地总督贝索斯杀死,亚历山大就以为大流士报仇为名,征服巴克特里亚杀死了贝索斯。
之后,亚历山大率军回到波斯第二首都苏撒进行整顿,在这里迎娶了大流士三世的女儿为王后,正式称自己是波斯帝国的继承人,波斯也至此灭亡,成为了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
亚历山大征服西亚之后,继续东侵,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时才撤军回到巴比伦,建立了历史上第二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虽然亚历山大文化上袭承希腊,但在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上依旧保留了波斯的旧规,并鼓动希腊人和波斯人联姻,以稳固帝国的统治。
所以在亚历山大的统治下,波斯贵族们基本上都身居要职,并在政治上作为希腊人的老师,波斯人和希腊人两百多年的恩怨纠葛也就此结束。
但好景不长,公元前323年6月13日,正在筹备征服阿拉伯半岛的亚历山大突患恶疾去世,年仅33岁。
由于事发突然,亚历山大去世前未立继承人,而且他的遗腹子还未出生,于是他手下的各路将领纷纷拥兵自重,整个亚历山大帝国随即分裂。
经过一番军阀混战之后,亚历山大的部将塞琉古控制了包括伊朗高原在内的中西亚地区,建立了塞琉古王朝,中国史书上称之为“条支“。
虽然塞琉古继承了亚历山大帝国东方的大片领土,但是统治极其不稳定,而且塞琉古又忙于和托勒密争夺对地中海东岸控制权,不断的战争导致了各地民族纷纷发起反抗,比如咱们在印度篇中说到的孔雀王朝建立者月护王,就在这一时期打败了塞琉古,并收回了印度河流域的统治权。
到了公元前247年,位于里海东南一带的帕奈人游牧民族趁着塞琉古正忙于和埃及战争,于是乘机独立,其部落首领阿尔萨斯成为国王,建立了阿尔萨斯王朝,中国史书音译为“安息”,西方史书则称之为“帕提亚帝国”。
后来帕提亚被塞琉古打败,但是塞琉古的重心还是在地中海沿岸和埃及争霸,并未吞并帕提亚,让帕提亚称臣纳贡后就撤军了。
到了公元2世纪初,西方的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罗马作为一颗新星开始冉冉升起,并开始了对外征服。
在罗马的打击下,塞琉古渐渐衰落,而此时的帕提亚国王密特里达特一世宣告不再向塞琉古称臣,并发兵东、西两路开始了扩张。
东路军征服了今天土库曼斯坦一带的中亚地区,西路军将塞琉古逼退至今天叙利亚一带,其余地方全被帕提亚占领。
到了密特里达特一世晚年时期,帕提亚疆域广阔,与当时的罗马、贵霜、中国汉王朝一起被并称为古典时代的四大帝国。
而且在帕提亚统治时期,中国两汉打通了丝绸之路,帕提亚成为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商业贸易也开始繁荣了起来。
但是由于帕提亚的扩张,使得版图和罗马形成了接壤,此后帕提亚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在抗争罗马的入侵。
帕提亚凭借着优良的骑兵和本土防守的优势,在历史上多次打败罗马军队,甚至还杀死了罗马“前三头”之一的克拉苏,又抢走了罗马对附庸国亚美尼亚的控制权,成为了罗马东扩路上最为强劲的对手。
不过帕提亚和罗马的战争,没有一方是赢家,罗马因为长期东征搞得精疲力尽,兵源不足,于是开始征收日耳曼雇佣兵入伍,导致国家军队开始蛮族化,为罗马的分裂和灭亡埋下了伏笔。
而帕提亚也因为长期和罗马争夺对两河流域的控制权,不断对人民加收战争经费,使得帕提亚帝国末期各地起义不断。
另外,帕奈人虽然称自己是波斯帝国开创者居鲁士的后代,但实际上根本说服不了当地的波斯人,许多波斯大贵族割据一方,形成自己的武装力量,都在伺机推翻帕提亚,以恢复波斯人的统治。
于是在公元224年,波斯萨珊家族出身的阿尔达希尔一世竖起“反帕复波”的大旗,得到了许多波斯贵族的支持,经过两年的斗争,最终灭亡了帕提亚,建立了萨珊王朝,史称波斯第二帝国。
关于建立波斯第二帝国的萨珊家族是波斯一个古老的祭司家族,其始祖萨珊是波斯国教琐罗亚斯德教的大祭司。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个知识,当时波斯人信奉的琐罗亚斯德教,其教义认为世界上存在善神和恶神,善神象征着光明,恶神象征着黑暗,要始终相信光明能够战胜黑暗,所以波斯人非常崇拜火,因此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又被叫做拜火教。
后来琐罗亚斯德教吸收了部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教义,发展成为摩尼教,传入中国后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教。这也是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为什么张无忌要接受波斯使者的命令,明教大本营为何叫光明顶,教主身份的代表为何是圣火令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萨珊家族是拜火教祭司贵族出身,所以在萨珊王朝建立后,拜火教就开始随着波斯帝国的扩张传播到了中西亚的许多地区,并影响到了后来伊斯兰教的发展。
在萨珊王朝建立后的数年里,波斯帝国开始迅速向外扩张,再次遭遇罗马帝国。
公元239年,阿尔达希尔去世,其子沙普尔一世登基后,继续与罗马争夺对两河流域的控制权,并多次大败罗马军,还生擒过罗马皇帝瓦莱里安,萨珊波斯因此扬名海外。
不过在沙普尔一世去世后,王室内斗十分严重,拜火教祭司贵族们也经常干政,动不动就废立国王,萨珊波斯开始陷入了一个低迷时期。
特别是在公元309年,祭司贵族们杀死了国王霍尔密兹德二世,又陆续杀害和囚禁了较为年长的三个波斯王子,导致皇位落到了第四个王子沙普尔二世的头上。
此时沙普尔二世还只是个遗腹子,并未出世。但是贵族们才不管这么多,就把王冠放在沙普尔二世母亲的肚子上,还没有出生就完成了加冕仪式。
沙普尔二世一出生就受到祭司贵族们的洗脑培养,对拜火教大加推广,长大亲政之后就不断打击国内的基督教徒,迫使他们改宗波斯国教。
而此时罗马已经奉基督教为国教,于是就以沙普尔二世迫害基督徒为名,出兵波斯。
但是沙普尔二世是个军事天赋极高的国王,他在位时期训练和培养了一支精锐的波斯军队,在罗马入侵之前,为了争夺丝绸之路的贸易权就派这支部队打败了中亚的贵霜帝国,控制了今天的阿富汗地区。
在罗马入侵后,这支波斯军队不仅迅速击败了罗马,而且还兼并了罗马在西亚地区的大片土地,连罗马国王尤利安也被杀死,沙普尔二世以胜利者的姿态与罗马签署停战协议,把萨珊波斯推向了鼎盛时期。
当时在打败罗马和贵霜帝国之后,波斯完全控制了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丝绸之路,垄断了中国的丝绸贸易,一时之间在中国的各大城市,波斯商人接踵而来,波斯拜火教也正是这一时期,跟随者波斯商人传入了中国。
在沙普尔二世去世后,接下来的一百多年中,继任的波斯国王资质都比较平庸而且生活及其奢侈和腐败,祭司贵族势力又开始抬头,地方总督也逐渐形成割据势力。
好在这一时期,波斯的敌人罗马内部也正在闹分裂,并没有和波斯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在公元395年,罗马正式分裂后,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成为了波斯主要的敌人,不过拜占庭此时一心想着恢复罗马的统一,也没有和波斯发生太大的冲突。
到了公元498年,萨珊王朝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春天,当时的国王卡瓦德一世是一位贤君,他15岁的时候在国家危难中登基,任期内还被废除过,所以他深知皇权不稳的下场。
后来在别人的帮助下,重登国王的宝座后,他大力地改革,振兴王权,克服了种种困难,波斯开始中兴。
他的儿子库思老一世继位后,继承他的改革,缓解了国内的矛盾,重新加强了国王的权力,在军事上还消灭了过去一直不断侵略波斯的白匈奴,又入侵了阿拉伯半岛上的城邦国家,将阿拉伯半岛的贸易路线转移到了波斯湾一带。
另外,库思老还是个文化人,非常热爱文学,从印度引进了大批宝贵书籍来到波斯,并将这些书籍翻译为巴列维语(中古波斯语),极大的丰富了波斯的文化。国际象棋的前身波斯象棋也是这一时期从印度传入了伊朗,并在波斯人的发展下成为了西方人最喜爱的棋盘游戏。
库思老一世在位48年,到了公元579年去世,他的儿子霍尔密兹德四世继位,但四世才当了十年国王就遭遇宫廷政变被推翻,库思老一世的孙子库思老二世被拥立继位。
库思老二世继位后,将他父亲挖去双眼,然后又将其处死。这种残酷的做法让当时的波斯名将白赫兰·楚宾极度不满,于是楚宾自立为波斯国王,聚集了大批反对库思老二世的人发起反叛。
库思老二世被迫逃到了拜占庭,请求拜占庭帮他复国,并答应拜占庭如果自己复国成功,就对拜占庭臣服。于是拜占庭出兵援助,库思老二世击败楚宾复位后,立马又和拜占庭撕破了脸。
在公元602年,拜占庭皇帝福卡斯被谋杀,帝国陷入内乱,库思老二世趁机就率军进攻拜占庭,一度占领了大片的拜占庭领土,兵锋直抵君士坦丁堡城下,逼得当时拜占庭的新皇帝希拉克略都想要放弃首都跑路了。
好在后来希拉克略恢复了理智,并得到了基督教会的全力支持。于是,希拉克略倾尽全力重建了一支战斗力超强的队伍,以基督教圣战的名义发起了对波斯的反攻,并数次攻入波斯境内。
终于在公元627年,尼尼微战役中波斯被打败,库思老二世被迫归还了所有征服的拜占庭领土,波斯王朝也就从此一蹶不振。
在尼尼微战役结束没多久之后,库思老二世的儿子霍尔密兹德五世效仿他当年弑父篡位,杀掉了库思老二世,继位为王。
但此时,异军突起的阿拉伯人在先知穆罕默德的率领下,已基本完成了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开始准备迈出半岛向外征服。其过程我在阿拉伯帝国篇中有过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在赘叙。
这个时候的萨珊波斯在尼尼微战役过后差不多属于半亡国状态,之后又在公元642年的尼哈温战役中,波斯最后的有生力量被阿拉伯军队歼灭,末代国王伊嗣俟三世开始了四处逃难。
在逃难过程中,伊嗣俟还派儿子卑路斯和孙子泥涅湿跑到中国唐朝,向当时的唐高宗李治求救,但被唐高宗拒绝,卑路斯和泥涅湿就再也没回波斯,留居在了中国。
而伊嗣俟三世则在公元651年被一名奴隶杀死,显赫了四个世纪之久的萨珊波斯宣告灭亡,延续了1200多年的古代波斯历史也就此终结。
关于伊朗早期的历史就说到这里,咱们下期再继续说伊斯兰化后的伊朗历史,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