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即是“永恒”——专访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刚这一“刻”,即是“永恒”——专访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刚这一“刻”,即是“永恒”——专访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刚这一“刻”,即是“永恒”——专访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刚

今年8月,由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刚创作的“刀刻建本体”,在国内较早成立、知名度高的方正字库正式上线。一时间,得到多方的关注,其中不乏领导干部、媒体记者,但更多的,是长期以来致力于建本文化研究的学者。


“‘刀刻建本体’是我们找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并通过它实现‘历史’与‘当代’的对话。”创作者吴刚说,从“刀刻”到“键盘”,“刀刻建本体”是方正字库中首个明确“地理坐标”并彰显“文化特色”的字体,它的上线意味着建本文化在新时代里有了新的生命,开始与人们的现代生活和文化融通。

这一“刻”,即是“永恒”——专访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刚

▲刀刻建本体 朱熹《观书有感》


探究:建本里的简化字

1909年,简化汉字的首倡者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发表《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高呼“最便而最易行者,莫如采用俗体字”。1923年,胡适则在《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的《卷头言》中提及:“中国的小百姓不但做了很惊人的文法改革,他们还做了一件同样惊人的革新事业,就是汉字形体上的大改革,就是‘破字体的创造与提倡’。”


“我认同文字首先是实用的交流工具的说法,而就是这种性质,要求它简洁、规范,且容易识别和雕刻印刷。”吴刚说道,南宋时期,随着印刷技术的成熟,书籍大量印刷,中国的汉字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往更加简洁规范、易写易识的印刷方向发展,一个是往追求个性化的书法方向发展。建阳建本恰恰是这两个方向道路上的“分水岭”,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的。


在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图书馆大楼的建本研究室里,陈列着约200件(套)与建本文化有关的实物,其中,3.4万枚建阳麻沙水南刘氏家族建本活字字库格外引人注目。据吴刚介绍,刘氏家族是当地的望族,世代以印刷为生,家族一直保留传承着一套完整的建本活字字库。直至2015年,刘氏后代家中遭盗,家人们担心字库安全,遂将其出售。


“不管是在这套活字字库,还是在过去建阳印刻的古书籍,甚至是古窑址、古雕版等实物上,我们都可以发现较多的现行规范简化字,这也为一些简化字起源于建阳、起源于建本的说法的可能性提供了佐证。”吴刚说,建阳坊刻业最早面向普通百姓,出版大量通俗廉价图书,且最早将这种简化的字体用于雕版印刷书籍,但因为这与当时封建士大夫的心态与审美品位不合,建本被认为是出自乡塾陋儒之手的通俗读物,难登大雅之堂,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官方对通俗书籍有成见、对民间工匠是轻视、对中下层平民文化市场习惯性忽略,使得建阳建本中出现并使用简化字这一事没有得到广泛关注。


这一“刻”,即是“永恒”——专访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刚

▲传承人吴刚认真雕刻 (资料图片)


激活:融入时代与走进生活


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较为先进的印刷方法之一,始于唐代中叶,至宋代大盛。特别是在南宋时期,建阳成为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享有“图书之府”“建本之乡”的美誉,建阳雕版刻印书籍“建本”与“浙本”“蜀本”齐名,流行甚广。一代大儒朱熹曾在《建宁府建阳县学藏书记》中提及建阳版本图书——“行四方者,无远不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去年仲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我们都知道传统文化的重要与价值,但问题在于如何激活它的价值,找到它们与当下生活、时代文化的连接点。”在建阳一中从教三十年有余的吴刚,与书写始终有着割舍不了的情愫,“天天都在写,欧、颜、柳、赵字帖也都临摹,反而就在身边的建本字体,关注的人并不多。”


2015年,在申报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际,吴刚也暗自下定决心:将建本字体整理还原、创作呈现,以供更多人了解、使用。“最开始是按照新华字典的字序将建本字体一一创作还原,2016年底,我所创作的这套建本字体正式取得了国家自主知识产权。”吴刚说,直到2019年,一个偶然的机缘,通过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陈伦敦的牵线搭桥,开始与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展开合作。


一年多的书写创作,三年左右的数字化编程制作,2022年8月4日,“方正字迹·刀刻建本体”成功上线,正式投入商用。“这套字体创作灵感和依据均来自于建本古籍,总体横细竖粗、撇时苍劲、捺则笨拙,取建本‘刀刻’的简洁、实用之‘精华’,形成介于宋体与仿宋体之间的独特‘刀刻建本体’。”吴刚说,从“刀刻”浅试,到书写创作,因为常年雕刻建本雕版,“刀”“笔”早已合而为一,才使得最终这9664个汉字、242个常用符号呈现了“字如刀刻、刀刻如写”的形态。


这一“刻”,即是“永恒”——专访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刚

▲建阳麻沙水南刘氏家族建本活字字库 (吴建琼 摄)


融合:让建本“破圈”活态传承

玉枕峰麓,麻阳溪畔,朱熹在此著书立说、讲学授徒,创办了其生前最后一所书院——考亭书院。当时,四方来求学的人众多且门生中英才辈出,还形成了以朱子学为核心的“考亭学派”。


而如今,顺着麻阳溪流而下,溪畔始创于1919年的建阳一中的校园内,树立着一块明代建阳孔庙《谢侯重建文昌阁记》碑,碑上有明清两个朝代的记事印刻,实为罕见。“朱子的著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建阳刻印出版,书院文化在此深深扎根。在建阳,至今保存有不少与书院、建本相关的历史遗存,这些遗存也见证了这里曾经的文化辉煌。”吴刚补充说,“抗日战争时期,暨南大学搬迁到建阳孔庙办学,可见当时建阳孔庙的规模有多大。”


刀耕笔种,文风浸染,“建本”作为建阳文化沃土上的一颗明珠,不仅生动诉说过去,也将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特别在强调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找到建本文化理论和实践结合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建本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成为最新的“时代课题”。


在建阳一中建本研究教室里,学生们正了解中国传统印刷的分类、流程,学习雕刻的技艺、方法,这让文化传承积蓄着“新生力量”;“刀刻建本体”方正字体上线后,出版、印刷、包装、设计、广电、办公等领域的商业应用随之产生,这让文化价值变得“可触可感”;从《建阳古代建本复刻》《朱子家训》,到《追忆党的好干部廖俊波》《时代楷模张桂梅》,建本雕版印刷作品积极与时代结合,这让文化技艺有了“时代生命”……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不仅仅意味着古迹文物的保护、历史环境的维持、非遗技艺的接续,更在于以传统文化资源发掘为契机,整合创意、运营等市场要素,实现当地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吴刚感慨,就建本雕版印刷的区域优势而言,我们既要有保护好建本遗存实物的责任,更要有传承弘扬好建本文化的担当,不能把建本当作一个单纯的文化符号,而是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搭车”“ 借力”,为建本雕版印刷活态开发积蓄充沛的源头活水。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吴建琼

来源:闽北日报

这一“刻”,即是“永恒”——专访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刚这一“刻”,即是“永恒”——专访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刚

制作: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金娟丽

复审:林晞 王佳敏

终审:吴淑媛

投稿邮箱:jyxwbjb@163.com

这一“刻”,即是“永恒”——专访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刚这一“刻”,即是“永恒”——专访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刚这一“刻”,即是“永恒”——专访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刚
举报/反馈

建阳发布

6859获赞 3691粉丝
建阳百姓生活的信息平台
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