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接上期)

三、课程目标——“四大”核心素养、“四大板块”培养目标

(一) “四大”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小学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

举例:游泳知识与游泳素养。在游泳情境里,光有游泳知识、能力不行,还要关注情境要求,安全因素等。包括自己游泳的同时,周边有人遇到危险,会积极帮助、施救的价值观、品质和能力。

“四大”核心素养的内涵

1.文化自信。关键词:认同与信心 感受与热爱 继承和弘扬 关注和参与 了解与借鉴

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文化自信

2.语言运用。关键词:良好语感 语言经验 有效交流沟通 感受内涵 深厚感情

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

语言运用

3.思维能力。关键词: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 求真态度

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思维能力

4.审美创造。关键词:审美经验 审美能力 审美观念

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审美创造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的关系)

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语言运用与审美创造的关系)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语言运用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逻辑关系

敬请关注下一期:”五个方面“的总目标。

“五个方面”的总目标

举报/反馈

教研资源

828获赞 1792粉丝
擅长教育管理,教学教研培训, 高级职称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