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斯超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邱隘人民法庭副庭长黄文娟前不久从北京现场领回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后,她继续投身处理大大小小的案件,包括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合同纠纷等,多则一天处理八九件。

对她而言,与其说是荣誉在身,更多说是责任在肩。她从事司法工作已有14年,是优秀法官,是劳动模范,也是“共享法庭”的小巷法官,努力让当事人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深、安全感更强。

有情有责 矛盾化于细微处

黄文娟长期扎根基层,从事民商事审判条线工作,与老百姓接触最为直接,关系相对密切。当事人中既有年长者,也有外来务工人群,他们需要法律服务却不清楚流程、缺乏专业知识,迫切需要耐心专业的司法人员答疑解惑。“做事很积极,会把案子放在心上”,这是很多当事人对黄文娟的一致评价。

今年4月,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在黄文娟手中达成调解。原被告都是聋哑人士,因10万元款项发生纠纷。面对特殊群体,她比平时更耐心倾听、了解案情。考虑到一旦开庭会产生一笔额外的手语翻译费用,给双方造成经济负担,黄文娟先行组织调解。原被告因疫情隔离两地,她通过在线文字调解的方式组织沟通。调解时,她发现双方当事人对较长语句理解有限。于是,她将一句话拆成五个短句,易于双方准确理解。在她的细致工作下,原本相互不信任的两方最终达成和解。

2021年5月27日,鄞州区人民法院成立“文娟工作室”,作为工作室负责人,她带领工作室通过调解、督促履行来解决纷争。在2000余次的群众接待中,当事人对工作室的办案态度、办案结果均给予良好反馈。成立至今,“文娟工作室”已承办审结案件2300余件,服判息诉率100%,让当事人体会到司法为民的温暖,成为宁波市审判领域“当事人一件事”改革的金名片之一。

见缝插针 联网处理纠纷事

今年以来,黄文娟主动参与鄞州“共享法庭”建设。她作为鄞州南部商务区“共享法庭”的一名小巷法官,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鄞州区法院研发的“小巷法官E站”小程序,即时与在“文娟驿站”的社区居民连线,为急需要帮助的他们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近在“家门口”的司法服务。

“手机上一天能处理个多少事?”有人会好奇询问。“太多了,我都没有做过统计。”黄文娟回答时一如既往快言快语,话音刚落,随之响起她那一连串的笑声。

2020年春节,因为疫情黄文娟被困在湖北老家,案件处理怎么办?手头没有电脑她就去借,没有案卷就请同事远程提供,没有制服就穿上当时仅有的一套旧西装,没有无线网络就用手机热点联网。她通过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发的移动微法院程序,实现“封城50天结案50余件”,没有一个案件因为法官被隔离而延迟开庭或者审结,被评为2020年浙江省法院“十大最佳在线诉讼”案例,并写入浙江省高院2021年度工作报告。

想起那段居家办案的经历,黄文娟感受深刻:“当时没有正规审判庭、规范制服,但没有一位当事人对这样的庭审形式提出异议,反而表示感谢。事实说明,一个法官在哪不重要,穿什么不重要,做了什么才最重要。”

公平正义 深入社会各角落

尽管众多荣誉在身,黄文娟说,自己的荣誉是集体的荣誉,她只是一名传递公平正义的普通基层法官。“我只是履行一名法官应尽的职责。公平正义很神圣,但就在日常生活里。”

准备开庭资料、电话联系当事人、庭前沟通调解、开庭判决、梳理卷宗,普通老百姓眼中“高高在上”的法官,日常工作琐碎而不容马虎。

“不让群众等太久、不让案件转多手、不让百姓跑远路、不让纠纷留后患”,这是“文娟工作室”的工作原则,也黄文娟在司法岗位上的信念。她和团队成员们积极探索“立审执”一体化办案模式,建立首问负责制,由首次接待的法官负责沟通案件全部的调解、审理、执行等诉讼和执行流程,中间不换部门不换人,大大缩短审理期限,平均审限仅31天,让当事人的“一件事”在“一个地”得到快速解决。“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模式,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是在服务他们,他们少跑路,花更少时间。我们多想办法,多跑动,让司法便民惠及更多的人。”黄文娟说。

黄文娟也注重实现法律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妥善处理涉疫房屋租赁、旅游纠纷系列案件,平衡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积极参与预防和打击虚假诉讼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在所居住的社区开设“文娟驿站”,就地服务化解群众纠纷;与鄞州区融媒体中心合作创办《文娟有约》栏目,对典型案件进行普法宣传。

举报/反馈

人民融媒体

8224万获赞 110.1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