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等国家纷纷提出了氢能发展的计划,而我国在氢能领域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氢能源和氢能汽车。在这一背景下,氢的生产继续增加。

从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在2040年将会是主要的能源,中国10%的能源需求将会得到保障。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氢气工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有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电解水制氢政策和研究的多重消息不断涌现,绿色氢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为推动新型和电解水的结合发展,国家能源集团召开了氢能工业发展座谈会。制氢工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基础能源、能源储存介质、能源行业之间的耦合。要正确认识发展氢能工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上海、如皋等城市也在大力发展氢能城市,华东,华中,华南,华北,东北,西南六大工业集群。但是,目前国内的氢能源及燃料电池技术与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核心技术能力、关键部件与装备、标准体系建设等问题上,亟需进一步强化。

从理论上讲,绿色氢气是未来的清洁能源,但目前国内主要的氢源还是煤炭,占63.5%,工业副产品生产21.2%,天然气生产氢13.8%,水电解制氢只有1.5%。

目前,我国主要的制氢原料还是矿物燃料,其制氢成本高、污染环境严重,而氢能工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清洁、无污染,而制氢的原料应该由矿物燃料逐步过渡到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双碳”政策的实施,会使氢气的生产成本降低。到2060年,我国每年的制氢需求分别为3715万吨和1.3亿吨,占总消费量的5%和20%。据预测,到2050年,每年的制氢工业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以上。

燃料电池车的产业化是氢能应用的一个重要突破,要实现燃料电池车、加氢站、氢气来源等关键零部件的量产,从而使燃料电池车早日工业化。据预测,到2060年,我国每年对氢气的需求将达3715万吨,占总能源的5%左右。目前,没有单一的最佳技术路线,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等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制氢方法。

推动工业发展的“双碳”战略

氢能是我国的绿色、环保行业,也是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也是今后的发展重点。强化氢能源产业的创新机制,加快氢能源技术、关键材料的突破,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创新。由于氢能工业的快速发展,是氢能产业链的一个重要上游产业。

举报/反馈

创作者ADLE187jdOW

89获赞 2.5万粉丝
以互联网为基础,分享实时准确的财经消息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