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作家林语堂用英文写了一部人物传记——《苏轼传》。70年代末,这本书被翻译成中文后口碑很好,畅销海峡两岸。

林语堂说,苏轼是他的偶像。为偶像写传记,林语堂内心带着敬畏与严谨。在他的笔下,苏轼不再是1000多年前的一个古文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大活人。

一句话,林语堂的《苏轼传》,涵盖全面,写法细腻,后人难出其右。

但30年后,有一个人偏偏迎难而上,历时9年,为苏轼再次立传,书名曰《苏轼新传》。

这个人,名不见经传,叫做李一冰。

神奇的是,1983年《苏轼新传》出版后广受好评,著名作家余秋雨把它奉为传记经典中的经典,口碑也远远超过了林语堂的《苏轼传》。

相比林语堂的盛名,李一冰几乎无名。他之所以能胜过林语堂,在于一点:林语堂写苏轼,心带敬畏;李一冰写苏轼,胸怀真情。换句话说,表面上看,李一冰写的是苏轼一生的沉沉浮浮;实际上,他写的是他自己坎坷的一生。

李一冰

01

《苏轼新传》大火后,很多人问:这个李一冰,是谁?

学术界查来找去,蹉跎近30年,也没人道出这个李一冰为何许人也。苏轼闻名遐迩,但给他写了最棒传记的作者,却如此籍籍无名,真不愧是一大奇事。

有人猜测,这个李一冰为人肯定极为低调,低调到来无踪去无影,要不怎么一点足迹都找不到呢?还有人认为作者早已驾鹤西去,否则不可能对各种评论毫无察觉。

直到2013年,一位台湾的高中老师要准备博士论文,写的就是苏轼,因此他详细阅读了《苏轼新传》。读完后他感慨万千,文如其人,作者写苏轼,用的是真心。这样的作者,如果还找不出是谁,真是文学界的一大憾事。

机缘巧合,他在当年出版《苏轼新传》的出版社有一熟人,几天后就得到了李一冰的联系方式。

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那一刻,这位高中老师欣喜若狂,立马写了一封信过去。

回信的人,不是李一冰本人,而是他的儿子。

原来,李一冰只是一个笔名,并非真名。

他告诉高中老师,他的爸爸名叫李振华,1991年就已病逝,但他老人家的一生,就和苏轼一样,在乱世中沉沉浮浮,在悲苦中自得其乐。

自此,李一冰这个人,和他的名作《苏轼新传》一样,为大家所熟知。

02

1912年,浙江杭州。

天空弥漫着滚滚浓烟,虽然腐败的清王朝已被推翻,但民国才刚刚建立,百业待兴,人们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妇一边憧憬着未来,一边寻找养家糊口的生计。几个月后,女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李振华。

振华的父亲原本出生商人世家,家境殷实,但无奈清末太平天国军队攻入杭州,李家财产损失殆尽,只能靠田产为生。振华之父为了重振家业,苦读四书五经,指望参加科举考试翻身改命。岂料世事无常,科举废了,他的书白背了。

虽然满腹遗憾,但他也只能化悲痛为力量,把希望寄托在儿子振华身上。

因此,振华从小读了很多书,15岁接受现代教育,先在国内大学念书,专攻经济学,后又去了日本留学深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不得不辍学回国,带着家人四处逃难。

国家危难之时,就是人们受苦之日。

李振华眼见国家被蹂躏,自己一生所学也毫无用武之地,和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一样,内心悲痛又迷茫。特别是抗战胜利后他携一家人回到老家杭州,发现房子变成了废墟,诺大的杭州城也千疮百孔,要找份谋生的工作谈何容易。

恰在这时,振华收到了叔叔的一封信。他的叔叔告诉振华,他同学在台湾省担任政府主席,他要过去任职,也邀请振华过去台湾担任科员一职。

就这样,李振华带着全家老小来到了台湾。

他原以为,台湾是他的福地,殊不知,台湾却是他的受难地。

03

1951年,台湾造船公司发生了“露标”事件,有很多官员从中牟利,遭到弹劾,但奇怪的是,他们找了两个替罪羊来顶罪。其中一个替罪羊就是李振华。

那时,李振华只是一个低级科员,确实经手过此事。这个时候,有理也说不清,李振华只好求助叔叔;但叔叔一查,发现从中牟利的人后台很硬,是陈诚的心腹,根本动不了。

李振华仰天长叹,只能低头认罪,判刑入狱8年。

奇怪的是,李振华虽然失去了工作,但根本没有人来抓他入狱。既然如此,李振华干脆躲在家里不外出,一边读书,一边写写文章糊口。

也许就在这一段时间里,李振华迷上了苏轼。

苏轼一生,多次诬陷多次贬谪,在“乌台诗案”中还被送入监狱;李振华想到了自己,同样被人诬陷,同样面临蹲监狱的悲苦无奈。但再怎么冤屈,苏轼全然不受影响,活得依旧那么潇洒豁达。

人这一生,会经历很多事、很多创伤,但这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只有你赋予这段经历或创伤的意义,才能决定你最终的人生走向。

李振华突然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就是自我修炼的最佳途径。

那段时间,李振华写了《张苍水传》。张苍水是明末抗清名将,他曾反对郑成功入台,后来被清军捕获,拒绝投降,被杀时神色自若。

李振华写张苍水,一来张苍水老家在杭州西湖边,是他的同乡;二来张苍水反对到台湾,振华也非常后悔来台湾;三来张苍水视死如归,坚守志节,那种精神鼓励振华继续撑下去。

当李振华以为自己会就此终老在家时,变故再次发生了。

也就是这次变故,进一步拉近了他与苏轼的距离。

04

李振华在家这一躲,就是13年。

1967年,有个朋友写信给李振华,想让他借点钱度日。振华苦笑一声,说自己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因此写信婉拒了友人。

不料,友人恼羞成怒,断定李振华是见死不救,于是向警察局检举告发。警察来家里搜查,旧账新账一起算,便把李振华投进了监狱。

那一年,李振华55岁。

家人第一次去探视李振华时,他没有消极堕落,而是拉低声音,对儿子说:去把苏东坡的所有诗词买过来给我。

从此,李振华正式开始研究苏轼的诗词及其困顿颠簸的一生。他用了四年时间,把苏轼的所有诗词背得滚瓜烂熟,每一句都能脱口而出。

深陷囹圄后,只有苏轼才是最好的心灵伴侣。而且,越走进苏轼,越能获得心灵上的宁静。毕竟,比起苏轼的大起大落,他这点苦难算什么呢?

李振华服刑期间,家里没了顶梁柱,妻子一个人难以为继。多亏儿女争气,大女儿成绩优异,不仅远赴美国留学深造,每个月还能拿到200美金的奖学金,节省一下还能分出100美金寄回台湾接济母弟。

见此,李振华时常告诫儿女们:刻苦自励,未来一定要读实用之学,绝对不能留在台湾。

事实上,他的儿女们确实没有一个留在台湾。多年后,他的孩子们大部分去了美国,并在美国长久定居,还有一个儿子留在了香港,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

苦不怕,最怕的就是寒了心。李振华若不是寒了心,他也不会对故土如此绝情。

四年后,李振华假释成功。回家后,他便立即决定撰写《苏轼新传》,60多岁的人每天像个学生一样,往返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完全不知劳累。

经过9年时间,《苏轼新传》最终完成,一部融合了苏轼与李振华自己人生的传记文学,正式面世。

05

李振华写《苏轼新传》,并非从苏东坡出生写到老死,而是别具一格,先从中途写起。彼时,苏东坡44岁,刚经历“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

人们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苏东坡死里逃生,否极泰来,因而脸上挂着从容,轻装上路。

这恰恰是李振华当时出狱时的真实写照。

当年,林语堂写苏轼,看到的是横空出世、才华洋溢的眉山才子;而李振华看到的是虎口余生出狱后的豁达文人。

写苏轼,就是写他自己。

1980年,68岁的李振华即将去美国与子女同住。在台湾,他已了无挂念,唯一惦记的是自己刚刚完成的手稿《苏轼新传》。

这份手稿,是他的心血之作,离开前,他想公之于众。

于是,在几个老朋友的帮助下,《苏轼新传》最终定稿。1983年正式出版,作者署名李一冰,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李老去到美国后,生活安定幸福,每天读读书,写写感想。1986年,李老还回来大陆探亲,得知亲人凋零,甚是惆怅。

1991年,李老79岁,准备动手写扬州八怪的传记,但只写了第一章,便因心脏衰竭过世。老人虽已仙逝,但他的名作《苏轼新传》却永远地留在了世上。

我们常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苏轼来说,频繁被贬,实属不幸,但在一次次贬谪中,磨砺了他的心志,遇事待人才有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豁达与淡定。

对于李一冰来说,也是这个道理。

人生得失,确实不能用短暂时光来衡量。放之长远,才能真正读懂当时遭遇的意义。

冥冥之中,都暗含一份天注定。

要知道,那位台湾高中老师第一次给李一冰写信的那一天,正好是李一冰的忌日。从那以后,李一冰的人生故事才被人熟知。

所谓巧合,不过于此。要是李一冰不被诬陷入狱,也许他永远写不出如此畅销的《苏轼新传》。

举报/反馈

忆子读书

9123获赞 1135粉丝
专注人间冷暖,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人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