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专题文章说明:这篇文章是纳粹德国地面作战力量建设专题系列的开篇,笔者决定用从这篇文章开始,用数篇自创文和译制文组成一个专题,回顾与分析德意志国纳粹德国时期的地面作战力量建设,下面对本系列文章思路做一简述。

克劳赛维茨在其著作《战争论》第一章的引言提倡了一种分析描述战争这一复杂社会现象的思路:“我们想首先研究战争的各个要素,其次研究它的各个部分或环节,最后就其内在联系研究整体,也就是先研究简单的再研究复杂的。但是研究这个问题时,比研究其他问题更有必要先对整体的性质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研究部分时更必须经常考虑到整体。”[注释:《战争论》:卡尔·冯·克劳赛维茨(德),解放军出版社,P3]换一句话说,在分析复杂事物时,在把握事务宏观性质的基础上,先简后难,先部分后整体。而这也正是本专题系列的思路。

因此,本专题系列文章的思路是:将研究范围限定为作战力量,从组织体制角度,即军队总体结构视角出发,对某一军种进行多角度交叉分析,这些角度包括军种结构、层次结构、职能结构的角度,军种结构即从兵种至军种,层次结构即从分队至军团层次,具体过程是将一般原理具体化,职能结构即从领导指挥、战斗部队、战斗保障部队、后勤装备保障、训练层面分别分析。由于军队组织体制对组织编制的影响较大,所以本系列文章还将根据德军地面作战力量各专业建制部队的标准编制表,评估其标准编制战斗力,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历史真实单位在不同时期的战斗力进行量化评估。军队是用来打仗的,而且只有在具体的军事行动中才能展现其建设成果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系列文章还将在之前组织编制的基础上对各专业建制单位在实战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估,也就是说对其在战斗、战役层面进行量化评估。

一、从战术发展的角度认识装甲掷弹兵。

什么是掷弹兵?什么是装甲掷弹兵?装甲掷弹兵是干什么的?装甲掷弹兵(德语:“panzergrenadier”)这一名词与掷弹兵(德语为“grenadier”)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后者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因此要想说清楚这个词,同时也为了给本文后面的内容做铺垫,不妨从战术发展的角度追本溯源。

从战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个词至少从火器时代的阵战战术时期[注释:根据军事技术对战术及军队组织编制的影响,将地面战术依次分为冷兵器时代的阵战战术、冷兵器时代的机动战术、火器时代的阵战战术、(火器时代)散兵线战术、(火器时代)机动战术、(火器时代)精确打击战术,详见《战术学导论》:江林著,解放军出版社,2021年版]就开始在欧洲各国军队中广泛使用了。

这一战术时期始于16世纪中叶火器的开始普及,终于1865年线膛枪的大规模装备,历时300多年。这300多年间,除了1849之后的米涅式步枪大规模装备的短暂时光外,步兵手中的步枪的枪管里面没有膛线,因此都是滑膛的。再者,它的枪弹一般是个小圆球状的钢(铅)珠,而且为了降低卡膛的概率,枪弹一般做的比枪管口径略小。枪弹从枪口装填,因此我们称它是前装枪。最后,它的击发装置起先是坑爹的火门,然后是不靠谱的火绳,再者是比较靠谱的燧发,最后是靠谱又玩命的火帽(雷汞)。这三个因素综合反映到武器的技战术指标上就是五个指标,即准确性、有效射程、可靠性、安全性、射速。因为是没有膛线,加上球状枪弹直径比枪口径小,因此步枪准确度极低,做不到对点状目标的准确打击,只能做到对面状目标的打击。同时,有效射程也高不到哪里去,最高也超不过90米[注释:见《皇帝的刺刀——拿破仑战争条令中的连、营、旅级战术》:乔治·纳夫齐格(美),吉林文化出版社,P14]。随着生产工艺及军事技术的进步,可靠性、安全性、射速随着击发装置的改进、定装火药的普及射击步骤简化而不断提高。

首先需要明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某一军种如果是一个整体系统的话,那么组成它的任一兵种也可以看作一个战斗子系统。第二,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火器时代,一个兵种作为一个战斗(子)系统,决定其存在意义以及角色的因素无非有三,即机动性、防护力、攻击力、经济性。比如,在冷兵器时代,或其普及之前,如果将陆军这一军种看做一个整体,则它由骑兵和步兵这两大子系统构成,这两个子系统又可分为轻重两型,因此,当时的地面战场上一共有四种战斗子系统:重步兵、轻步兵、重骑兵、轻骑兵。重步兵身披重甲,使用劈刺式武器,主要是大盾、长矛、刀剑,防护有余,机动不足。轻步兵防护不及前者,装备投射类兵器,比如刀剑、弓箭、石头、标枪。骑兵机动性都好,轻骑兵或许比重骑兵敏捷,但两者机动性大体一致,重骑兵防护好,主要实施冲阵任务,装备类似重步兵,轻骑兵防护弱,装备类似轻步兵。这四种战斗系统的攻击力、防护力、机动性各有千秋,所以优秀的战术指挥官总是能根据战术系统的基本特点搭配使用它们,达到总体战斗系统在防护力、机动性、攻击性方面的最佳状态,并由此取得胜利。比如亚历山大、凯撒、汉尼拔都是这样的优秀指挥官。[注释:以战斗子系统观点看待兵种及战术发展的大师当属美国著名军事作家阿彻·琼斯,他的著作《西方的战争艺术》就体现这一演化思维,感兴趣的朋友可拿来一读。]

同理,在火器时代下的阵战战术时期,由于在经济性和攻击性方面略胜一筹,火枪兵取代了冷兵器时代的轻步兵(主要是弓箭手,如苏格兰长弓兵),准确的说,轻步兵弓换鸟枪,增强了攻击性。但它的防护性方面却没怎么变,面对骑兵(主要)与步兵的近距离侧后冲击,它没法自保。跟冷兵器时代一样,他还是需要重步兵(长矛兵)的保护。也就是说冷兵器与火器混编阵型,比较著名的有西班牙方阵或改良西班牙大阵,同时,前装滑膛火门枪与前装滑膛火绳枪(主要)的技战术指标不是很优良,滑膛枪固有的精确度问题使得其无法对点状目标精确打击,只能对面装目标进行有效打击,因此,火枪兵要结成军阵以提高火力密度,这个特征贯穿该战术时期始终。射速低、安全性又不好,因此每一横列的士兵间距至少要保持1米,这就造成了单个横列的火力密度较小,再加上火绳枪装填繁琐,因此,为了加强火力密度和持续性,增加横列数量和后退式装弹法,有时高达30个横列。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火绳枪随后被更可靠、更易操作的燧发枪所取代,士兵间距降低为0,几乎可以肩并肩,单个横列的火力密度及持续性成数增长,因此过去的厚重阵型变薄,最后变成三个横列,也就成了所谓的线式队形。1750年代,插入式刺刀普及,这种刺刀插入枪口中,可被当做长矛使用,当遇到骑兵的冲击时这大大提高了火枪兵的防护性,但由于从射击状态到插入刺刀会花费时间,因此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危险,军阵中还是编入了少量的长矛兵。1790年代,卡座式刺刀大量列装部队,这种刺刀将刺刀的刀身插入固定在滑膛枪枪头一侧的金属套筒上,这样,滑膛枪就可以带刺刀射击了。长矛兵从此下了岗,此时,冷兵器时代的重步兵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轻步兵则弓换鸟枪成功晋级。此时,火枪兵成功晋级为步兵基本模式。根据作战方式的不同,此时的步兵分为战列步兵与轻步兵,前者结成线式阵,后者则效仿1774年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民兵散兵战术,他们的目的是配合战列步兵,打乱敌方战列步兵的阵型。这两种步兵大都装备前装滑膛燧发枪,但有些轻步兵则装备昂贵的前装线膛燧发枪。当然,有些轻步兵也接受了战列步兵的训练,可用作战列线。

由于军事文化的差异,这两种步兵单位在当时不同的欧洲国家称呼不同。前者被称为“步兵、火枪手、近卫兵、掷弹兵”,后者的称呼有chasseurs(猎兵)、jagers(猎兵)、freiwilliger jagers(志愿猎兵)、pandors (潘都尔兵)、schützen(射击兵)、infanterie legere(轻步兵)或“light infantry”(“轻步兵”)的单位。“燧发枪兵”(“fusilier”)这个术语可能是两者中的任何一个。

显然,掷弹兵是战列步兵的一种,在当时的欧洲各国,掷弹兵就是精锐战列步兵,之所以叫掷弹兵,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当时,它确实是指能投掷早期手榴弹的战列步兵。也许有人会说投个手榴弹有什么了不起?要知道,现代意义上的轻便手榴弹是在一战时期出现的,轮重量和体积,这之前的手榴弹至少有三块叠起来的长方体板砖那般模样。换句话说,体积重量类似小型炮弹,因此需要在步兵当中挑选臂力过人的士兵才有办法投掷,这些士兵在战斗中需要在己方战列线的前面向敌方投掷手榴弹,因此在欧洲军队中将掷弹兵的称号作为表彰军人英勇战斗表现的荣誉称号,也幛显掷弹兵是步兵当中的精锐及佼佼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从战术发展史的角度,掷弹兵(德语为“grenadier”)这个词起源于火器时代下的阵战战术,具体时间可能在1650年代,即三十年战争时期,掷弹兵是精锐的战列步兵,而战列步兵与轻步兵的兵种是步兵,军种是陆军。也就是说,对某一个建制单位或一名士兵来说,其称谓里带有“掷弹兵”字眼,就说明他是精锐力量。在这种军事文化传统下,1942年7月5日,为了鼓舞德军步兵的士气并延续普鲁士军队的传统,德国陆军司令部下令将装甲师内的步枪团(Schützen-Regiment)改称装甲掷弹兵(Panzergrenadier-Regiment)。所以,不难看出,德军的装甲掷弹兵的兵种种类是步兵,具体类型是摩托化步兵或装甲(机械化)步兵。也就是说,本文的题目等同于探讨二战德军摩托化步兵或装甲(机械化)步兵的组织编制、技术装备及战术实际上等同于探讨装甲掷弹兵,因为“装甲掷弹兵=德国的摩托化步兵或装甲(机械化)步兵”。

二、德军摩托化步兵部队与装甲(机械化)步兵部队的发展的起源和
发展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为了以后的讨论方便,不妨先明确两个基本概念:

装甲(机械化)步兵:机械化步兵,即主要搭乘步兵战车或装甲输送车进行作战的步兵,是现代步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面作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装备有步兵战车或装甲输送车及车载火炮、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步枪、机枪和火箭筒等。具有较强的机动力、防护力和火力。乘车时,目标大、受地形限制大。一般在坦克兵和其他军种部队协同下作战,有时也独立遂行作战任务,以乘车战斗为主,也可下车作战。基本任务是攻占、扼守阵地,消灭敌步兵和装甲车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国家组建机械化步兵部队,编配履带、半履带、轮式装甲输送车。进攻中用于突破、扩张战果和追击,防御时用于固守阵地、反突击和反冲击,效果均优于徒步步兵。战后,机械化步兵越来越多,装备不断改进。[注释:本概念均取自《作战力量建设概论》:编著,军事科学出版社,第109页至第110页。]

摩托化步兵:摩托化步兵,即以建制内的轮胎车辆(主要是汽车)实施机动,以徒步作战为主的步兵。该兵种在战场之外搭乘汽车沿道路快速机动,进入战场后则像徒步步兵一样战斗,战斗力等同于徒步步兵,但机动性优于后者。有的国家把以步兵战车或装甲输送车为主要装备的步兵也称摩托化步兵。[注释:本概念均取自《作战力量建设概论》:编著,军事科学出版社,第109页至第110页。以及《战术学导论(2021年版)》:江林著,解放军出版社,第74页。是这两本书相关概念的杂糅]

很少有人会质疑,德国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初几年取得辉煌胜利,对坦克的大胆创新使用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德军在运用坦克的过程中,德军装甲部队之父海因茨·古德里安意识到,为了让坦克更加有效地遂行战斗任务,把一连串战斗胜利演变为战役胜利,步兵、炮兵以及持续的后勤支援必不可少。对于步兵来说,其关键问题是,如何提升其机动性以便使其跟上坦克推进速度,在后者需要战术协同时快速部署?答案是为步兵提供机动运输工具,最初是卡车,随后是装甲运兵车,对于德军来说,则是SDKFZ 251半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德军把这些通过载具时刻伴随装甲兵进入战斗步兵称为装甲掷弹兵(德语为“panzergrenadier”)。可以看出,结合最初的两个基本概念,二战德军的装甲掷弹兵是摩托化步兵和机械化步兵的统称。

在推进过程中,乘坐装甲运兵车(SDKFZ 251)伴随坦克突破后,装甲掷弹兵遇敌时立即部署,“清除”残敌。

在德军的闪电战中,坦克不能单打独斗,装甲兵成功的关键是有效和炮兵、工兵、高射炮炮队和步兵的协同作战,从军队层级的角度看,德军装甲部队的基本战术兵团是装甲师,装甲师正是由以上几个专业兵种建制单位联合编成的。装甲部队设有装甲掷弹兵,不必等待大批普通步兵师步行或乘火车赶上来。坦克的突破战斗可以被迅速扩大至战役层面,全赖于装甲掷弹兵与坦克的伴随战斗效果。所以,装甲掷弹兵必须是第三帝国步兵中最精悍的部分。

1、源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僵局

尽管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军事技术飞速进步,如现代后装线膛炮(注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军用野战炮是法国施耐德1897年式75毫米加农炮)、后装线膛步枪、铁丝网和机枪,但当时的各国军队依旧保留了成建制的骑兵单位,比如德军在一战时编有11个骑兵师,法国有10个,沙俄有36个,奥匈帝国联合军队有11个,英国有2个,就连比利时这样的小国,也编有1个骑兵师。正如英国军事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尔姆斯和约翰·基根所指出的那样,这33.5万名骑兵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成吉思汗在十三世纪征服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的人数。

早在1690年代卡座式刺刀与前装滑膛燧发枪普及之后,结阵的步兵就不怎么怕骑兵了。拿破仑战争是骑兵最后的辉煌时光,当时骑兵经常在敌方步兵的阵奔溃后执行追击歼灭行动,或对敌军步兵、炮兵进行侧后攻击,这之后,1849年米涅式前装线膛步枪大规模装备后,骑兵对结阵成建制步兵更没戏了,机枪发明普及以后,骑兵仅能用作侦察、骚扰行动,正面冲击步兵阵地无异于自杀。但1909年德国的野战条例依旧规定说:“传统的马上战斗是骑兵战斗的主要方式。”

然而,同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格拉夫·冯·施利芬将军(骑兵上将,1891年2月7日~1906年1月1日任德意志第二帝国柏林大总参谋部总参谋长,他是普鲁士王国第六任总参谋长,同时也是德意志国第三任总参谋长)的西线进攻方案定稿,他以一向尖酸刻薄的态度说明了骑兵部队在其计划中的地位:在正面进攻行动中没有骑兵的地方。骑兵部队最好还是在机枪、步枪、火炮的射程之外去执行行动。”

话虽然不好听,但五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了冯·施里芬是正确的。每当骑兵遇到成建制步兵时,他们通常会被成群结队地被射杀。不到六个星期,骑兵在西线就下了岗,干干邮差的活还是可以的,德国军队则更绝,把大多数骑兵编入步兵部队作战。尽管如此,各国的骑兵军官却依然不死心。比如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军有三个骑兵师随坦克一道从突破德军防线。当然,骑兵在东线和中东等战区仍然有点用处,但不会再是战场的决定性力量。

冯·施里芬没有预测到的是,一战中步兵的进攻性与机动能力也大打折扣,西线的堑壕战则更为明显。战争开始之初,欧洲军队还是玩1904年日俄战争之前的套路,意图通过步兵部队的机动实施迂回侧翼攻击。因此,进攻原则被盲目强调,忽视预设防御阵地的防护性和火力都比进攻者强,结果双方皆损失惨重。随后,双方都学乖了,挖起了战壕。

2、如何破解堑壕战,恢复骑兵失去的战场机动性?

怎么打破堑壕战?怎么突破密布铁丝网、机枪火力点且配属支援炮兵的预设静态阵地?最初的思路是增强进攻火力。方法很简单:集结大量大炮,连续几天猛轰敌人的战壕,然后再派己方步兵消灭堑壕内的残敌。然而,通常防御方会利用强大的预备队加强防御或趁突破者立足未稳发动反攻夺回阵地。然而,即便知道这个战斗方法有很大缺陷,但各国军队一时别无他法,只能将数百万人扔进这绞肉机。比如1916年的凡尔登和索姆河;1917年的阿拉斯、伊普尔。

没办法,只有换个思路:研制新式武器,专门用来突破堑壕,这个新武器就是坦克。但这个方法充一开始就历经坎坷,不怎么好用。索姆河战役就是证明。尽管英军动用了坦克,外加对德军进行了7天的狂轰滥炸,英军还是在战斗开始当天付出了6万人的伤亡——战斗开始第一个小时就有3万人伤亡。在索姆河为期四个月的进攻中共损失了40多万人,而英国军队向前推进了不到10英里。

上图:英国军队一辆早期的马克I型坦克。

3、注意,坦克!

针对堑壕战的窘境,英国人在1915年/1916年的上半年开发了一种能够穿越战壕和克服障碍物的履带式装甲车辆。英国陆军首批订购100辆。坦克之所以能顺利诞生,离不开E.D.斯温顿上校的广泛呼吁。他对如何使用坦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拒绝了传统步兵“一步一步”有限进攻,而是主张使用坦克迅速突破敌人防御。海因茨·古德里安认为斯温顿的想法非常合理,他详细地研究了他的理论。斯文顿还提倡:要集中大量坦克持续不断地突破敌人防线,因为只有这样,坦克部队才能提高其生存力。因此,他认为数天内坦克部队直接突破敌人的防御区域被认为是可行的。

然而,索姆河英军指挥官道格拉斯·黑格爵士则采取了完全相反的行动,仅部署了几辆坦克来支援索姆河的进攻。斯温顿提出抗议,但立即前者解职。1916年9月15日部署的32辆坦克除了取得几次小胜外,几乎没有取得什么重大突破。

当坦克被集中和适当使用时,情况立刻得到改善。1917年11月20日,康布雷战役期间,英军381辆坦克(一些配备了无线电)在6英里战线上集中使用。炮兵并未在坦克进攻前进行炮击,本次进攻出其不意,在德军的防线上突破了四英里。英国人以较低伤亡取得了胜利并俘敌了7500人。但遗憾的是,英国但并未乘胜追击,德国人很快发起反击,收复了阵地。

康布雷显示出了集中使用坦克潜力,其失败也具有启发意义。英国没有贯彻持续进攻以及步坦紧密协同的原则,对进攻造成了严重后果。例如,英军第五师(高地)遭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该师师长哈珀少将缺乏步坦协同的经验,认为坦克只是一个移动炮台。因此,他命令他的士兵远远地躲在坦克后面,这与原计划不符。德军则各个击破,德军炮兵首先击毁坦克,等步兵跟上来时,德军机关枪手则进行扫射。这清楚地表明,一战中,坦克需要适当的步兵支持,步兵没有坦克就无法穿越战壕之间的无人区。

4、德军的早期失误

一战中,德国最高指挥部对坦克明显缺乏热情。唯一一种服役的德国坦克——AV7系列,只生产了20多辆,这明显不及协约国。1918年春天,德国指挥官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意图在美国人到来之前将英法击败。在这场最后攻势中,德国陆军的进攻核心依旧是步兵与炮兵的协同。在进攻中,德军炮兵进行精确有效炮击,主要针对重要目标,比如通信系统、机枪阵地、障碍物,进行炮击。德国的主要步兵编队,分为两种——暴疯突击队和普通步兵部队,前者是装备精良的步兵部队,装备轻机枪、喷火器、卡宾枪、冲锋枪以及通信设备,军队层级一般为分队,即连和排这一建制单位,采用渗透战术,渗透进敌人的战壕,拔除敌人的重要预设阵地,引导炮兵火力攻击重要目标。普通步兵则配合前者扫荡残敌。这就是胡迪埃尔战术。多提一句,我们在很多书中,经常看见把一战的暴风突击队渗透为主要特征的胡迪埃尔战术作为德军闪电战术的起源,很多读者不明所以。在这里我根据我的理解作一个解释:所谓的德军闪电战术,从战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属于火器时代下的机动战术(见《战术学导论(2021年版)》:江林著,解放军出版社,第155页),而胡迪埃尔战术是属于火器时代下的散兵线战术(见《战术学导论(2021年版)》:江林著,解放军出版社,第149页),强调的是以步兵为核心的步炮协同,在德军的具体战役-战斗操作中,先用暴风突击队这种小而精的步兵部分队抵近渗透到敌方战壕中,依靠自身或引导炮兵火力消灭敌军重要阵地(比如炮兵阵地、机枪阵地、补给点、指挥部、通讯设施),暴风突击队继续向前渗透,而后续的占领巩固任务交给普通步兵部队。而德军在二战期间的所谓闪电战术,强调以坦克为核心的坦步协同,具体操作是,装甲部队(以装甲兵为核心的多兵种联合编队,其建制单位一般为装甲师)对敌人阵地实施突破,自身消灭或引导炮兵、空军对地歼击机消灭重要目标(比如炮兵阵地、机枪阵地、补给点、指挥部、通讯设施),后续占领任务交给比较慢的普通步兵师,看到没有,一战暴风突击队的活,二战交给装甲师干了,这就是所谓的传承。

在胡迪埃尔战术的加持下,战役初期,暴风突击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德军后续部队由于补给和机动性的问题,与前者严重脱节,无法及时扩大战果。虽然英法一时陷入了严重困境,但德国人却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因此,当英法军队反攻时,德军丢盔弃甲。

协约国的反攻动用了大批坦克,采用步坦炮协同,势不可挡。此时,德军最高指挥部悔之晚矣,德国之前未能发展出坦克部队或像样的反坦克武器。1918年8月8日,在亚眠战役中,英国出动604辆坦克(大部分是最新型号马克V型)和大量步兵发动攻势,一举消灭德军8~9个师,很多师指挥部都被摧毁。鲁登道夫后来称这天为“德国军队最黑暗的一天”。

可见,摩托化与机械化步兵的构想源于1914年至1918年英法大规模步坦协同的经验。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有必要首先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步兵战术和军事技术发展。

毫无疑问,对地面战斗来说,一战中,最重要和最具革命性的发明就是坦克。坦克从某其意义上说恢复了战场上久违的机动作战,在这之前,由于机枪、后装线膛大炮、后装线膛枪的大规模装备,使交战双方相互作用区域极剧变大,战术机动区域极剧缩小,大伙只能采取防御态势,因为此时都不敢机动,防御强过进攻,谁采取机动战术进行进攻,那是纯粹想不开。

骑兵失去的战场机动性被装甲兵这一新兵种恢复了,装甲兵证明了自己对坚固防御工事的突破能力,但其自身独木难支,需要其他兵种的配合。同时暴风突击队的渗透战术也证明了精锐步兵也适合于实施快速突破战术,因此当时即有为坦克配上这种机动性较强的精锐步兵一同突破。

5、英法美在间战期的装甲战术发展

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年里,坦克部队的技战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战后,它的地位却迅速下落。1918年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天,一名英国军官对J.F.C.富勒说:“感谢上帝,我们总算可以回到原本的模样了。”

这个所谓的原本模样,对坦克部队而言,恐怕并不太妙。在传统战术理论中,步兵、炮兵和骑兵才是主角,这里可没有坦克的地方。坦克的地位一落千丈,排到老末。此时,德国被禁止拥有坦克,而苏俄忙于革命和内战,所以有机会发展装甲部队只有英法美。

美国陆军在1918年时组建了一个坦克兵团。该部在1920年被部署,但坦克却被分配给步兵。法国人也不咋地,1920年,他们正是决定坦克从属步兵。在某种程度上,这想法却实源自法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早期的使用,1917年10月的“贵妇小径”战役使法国司令部相信,只有坦克与步兵密切协调才取得成功,而且坦克从属于步兵。考虑到当时西线的情况,法国人是正确的。可是法国人显然唯物辩证法学的不咋地,不会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当时的坦克速度不快,而且德军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可是战后的二十年时间里,坦克的机动速度不断提升,把徒步步兵远远甩在屁股后面,把坦克分散从属于步兵单位,就等于是要坦克的速度与步兵一致,这就减弱了坦克的优势——机动性。

20世纪30年代,法军对机械化战术的陈旧思想反应到了法国坦克的命名上——“攻击坦克”被改名为“伴随坦克”。戴高乐在其1933年著作——《建立职业化军队》中,主张法国军队组建以装甲兵为核心的装甲机械化部队,但他没有进一步明确这种单位的战术理论。尽管如此,法国在1934年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装甲师——轻机械化师(法语:legere mecanique)。对于法军来说,这个单位的确轻巧——坦克成分过低,以至于它无法完全胜任机动作战的要求。到1940年,法军还拥有三个重型装甲师,装备了当时欧洲最好的坦克——夏尔B1 bis和索摩亚S35。法国人失败的原因是他们使用坦克的方式。法军坦克部队以步兵速度战斗,或者作为侦察掩护掩护部队,当1940年德国入侵时,他们被灾难性地击败了。

英国对机械化战术的黄金时期是间战期的头十年左右。英国最早组建成建制的装甲机械化部队(1927年),但是规模较小(装甲旅),但成绩斐然。从1927年到1931年,
尽管遇到诸多技术问题和政治障碍,英国装甲旅还是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试验与探索,他们发现,无线电对机械化作战的协调作用愈来愈高。此外,以坦克为中心的诸兵种协同战术却进展不顺,他们遇到装甲兵、步兵、炮兵无法有效协同。埃里克·奥福德上校抱怨道:“我们不是不想要一支机械化部队,但我们能做什么呢?”步兵的卡车跟不上坦克。炮兵是……受到阻碍的。他们从不在你需要的地方。英国的坦克兵越来越倾向于独立战斗,几乎不屑于与步兵和炮兵的合作。这种倾向此后给英国在1940年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尽管如此,英国仍然是机械化战争的领导者和先行者,但由于预算压缩及保守势力的敌视,这种领先地位很快丧失。

与此同时,英国关于机械化战争的理论探索,富勒和巴兹尔·李德尔·哈特是其中的佼佼者。富勒在其专著《1919年计划》中极力提倡全面机械化和坦克的重要性。他写了大量预测未来装甲部队发展趋势的文章。李德尔·哈特深受1918年德国战术的影响,他据此改写英国步兵训练手册。退休后,他继续致力于完善机械化战争理论。古德里安对他们的工作很熟悉,并在1952年的《装甲英雄》中承认借鉴和部分吸收了他们的军事理论。

6、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理论:坦克与装甲掷弹兵

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

间战期,即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这段时期,各国对战争中坦克使用的经验教训做了总结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措施。各国的一个共识是:一战中坦克部队的表现说明了装甲兵这一兵种在地面战斗中无可企及的优越性,但也说明了仅凭坦克部队自己单打独斗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因此,基于这一常识,法国人决定他们的坦克作为辅助步兵的下属角色。而英国则对坦克与其他兵种的协同不感冒,决定加强坦克部队的自身能力以便让其独立运作。与此同时,英国军事当局倾向于把预算花在别处——海空军。只有在德国走向了机械化战争的正道——加强以装甲兵为核心、步坦协同为主心骨的诸军兵种联合,这其中的关键角色是海因茨·古德里安。

根据1919年6月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德国被禁止开发或拥有重型武器,如坦克、飞机、潜艇、重型火炮。德国军队的总定额被限制在10万人以内。十万军队限制德国军事力量的发展,而且德国国内对此很不爽。军队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决定以此为基础打造一支小而精的职业化军队,这就是魏玛防卫军(Reichswehr)。他决定,这支军队不仅要在单兵素质、组织编制上,还要在武器技术储备、武器装备,尤其是军事理论上做到最好。

为了支持新军事思想的探索,冯·塞克特在军内创造了一个民主宽松的讨论氛围。对海因茨·古德里安也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古德里安在1920年代早期一直在研究各国装甲战争理论家的作品,如里德尔·哈特和J.F.C.富勒。在摩托化部队监察局工作时,他试图将其理论付诸实施。1924年,他建议将其管辖与指挥的后勤机动补给部队转变为摩托化战斗编队。但遭到其直属上司冯·纳茨默的反对:“去你的摩托化部队,要你的人管好他们的面粉!”然而,冯·塞克特对此表示支持,他自己也认真探索过以坦克部队为核心的合成部队的可行性。1925年前后,针对机械化战争理论的有限训练探索开始了,次年,机械化编队开始进行演习。这个过程中困难重重,首要一点是缺乏必要的技术装备。没办法,只好将铁皮糊在小汽车上模拟坦克,还有纸糊的反坦克炮。就是在这种窘迫的条件下,到1928年,古德里安在没有见过真坦克的条件下逐渐发展出了其机械化战争理论。

但没有技术装备总归不是个事。为了逃过协约国军事观察员的监督,早在1922年,德国与苏联签署了合作协定《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德国可在苏联进行新式武器的试验与建造,而苏联则提供辅助性帮助(比如场地、人力),苏德共享部分研究成果。1926年,德国人在苏联腹地喀山建立了一所坦克学校,并在这里生产了战后第一种坦克——当然,这个原型车只具有试验试制,并未大规模生产,是一次性的。1932年,古德里安晋升中校军衔,任机动部队参谋长。此时,他和皮尔纳上尉一同负责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工作,这些装备为日后装甲师的组建奠定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他们勉强同意在英国“卡登-劳埃德”轻型坦克的基础上,迅速研制一款制造简便、价格便宜、方便购买的轻型坦克,这就是日后的I号坦克(编号:Pz Kpfw I),该坦克实在过于小巧玲珑,好在古德里安不挑食,对他来说,这总好过之前的铁皮箱子。1933年希特勒一上台就非常支持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建设工作,他说:这正是我需要的。

希特勒无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启动了德国军队再武装,同时为古德里安的“试验”大开方便之门。使用先后研制的两款轻型坦克——PzKpfw I及PzKpfwII,古德里安通过演习来推演及修正自己的理论。在他那个时代,即1920年代至1930年代末,对于成长于1920年代的那批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先行者们来说,古德里安的成功显得鹤立鸡群——他得到军方高层及现政权最高政治领袖的大力支持。诚然,在1920年代初,为了论证和发展大纵深作战理论,苏联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也曾组建以坦克部队为核心的多兵种联合作战的大型装甲部队,但这一切随着1930年代斯大林的大清洗而烟消云散。有趣的是,世界上第一个符合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基本战术兵团级别建制单位居然不是德国人或英国人首先建立的——1935年,法国人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装甲师。作为回应,德国人于同年组建了其首批三个装甲师。但德国人当时缺乏足够的技术装备使这三个师达到标准编制表标准。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因为在那个年代,从军队总体结构的角度看,装甲师这一建制单位的层次结构属于基本战术兵团,它的建立无疑会加深德军对机械化战争的战役-战斗层次的理论探索,取得装甲师的使用心得。到1937年,古德里安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关于机械化战争的战役-战斗方面的理论突破,他把这些结论写入其著作《注意!坦克》(德语:Achtung!panzer)

1938年在纳粹纽伦堡集会上展示的PzKpfw I型坦克的演练。在看到这些坦克第一次亮相后,希特勒惊呼道:“这就是我所需要的。

在这本书中,古德里安认为,把坦克的机动性与步兵的速度联系在一起是荒谬的。既能突破敌人防线又能利用快速突破的突破。坦克必须集中编组,这样他们就能迅速突破敌军防线并扩大突破口。不像同时代的很多人,古德里安不同意要坦克单独完成这一任务。大型装甲单位还必须含有炮兵、工程兵、步兵等支援性兵种。德军装甲师第一次有效地将这些单位结合起来,其中的步兵则是摩托化步兵或机械化步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德军装甲师都下辖一个摩托化步兵或机械化步兵建制单位,即装甲掷弹兵。在《注意!坦克》中,古德里安希望步兵能够有效支援坦克部队压制任何危险目标,甚至是在坦克正式进攻前,装甲掷弹兵就应该使用各种步兵武器(如迫击炮、步兵炮、手榴弹、机枪)消灭诸如反坦克炮这样的任何反坦克预设阵地。

德军装甲师诸兵种协同进攻示意图,德军装甲部队迅速突破,让装甲掷弹兵去应对任何剩余的威胁

7、德军步坦协同

如果坦克遇到河流、建成区、设防阵地或雷区等不适宜地形,步兵可能需要在坦克之前发动进攻。1937年,古德里安承认,发动一次成功的坦克进攻对步兵来说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尤其是在他们徒步的时候。然而,步兵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伴随坦克战斗,不拖延后者的进度。最有效的方法是给步兵加轮子,即给步兵装备越野能力及持续力与坦克不相上下、具有一定防护力的机动车辆。

然而,讽刺的是,由于德国军工业阳痿,德军在1939年战争爆发时都没有能力为装甲掷弹兵装备这样的车辆。最好的待遇无非就是装备普通轮式卡车,所以战争爆发时,德军装甲师属步兵(也就是装甲掷弹兵)完全就是典型的摩托化步兵。

德军装甲师没有装甲运输越野车辆。因此,装甲师属步兵部队不得不装备摩托车或卡车。前者执行侦察任务。对装甲部队来说,后者比较珍贵,除了人员和装备外,卡车还可携带额外装备,如弹药、工程装备、几天份口粮。但卡车太过笨重且只能在路况较好的道路上跑。这大大限制了它的持续作战能力。

1938年,古德里安晋升中将,担任世界上第一个机械化战略-战役军团——第19军的指挥官。同年,在德奥合并的行动中,他的部队则作为先头部队。这是一个展示装甲部队能力的好机会。然而,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表现不佳。其后勤问题很突出。机械故障率远高于部队30%的标准,油料保障不及时导致坦克一度趴窝。

在1939年战争开始前,古德里安有足够的时间改善装甲师后勤问题。然而,装甲师属步兵单位的装甲输送工具就不要多想了。

在SD KFZ251装甲人员输送车装备之前,德军师属步兵单位的载具大都是这种防护力不佳、越野能力感人的轮式车辆。
举报/反馈

田园战犬

1.1万获赞 33粉丝
历史、动漫、建筑、社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