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所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它们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调整?


6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社会与民族学院、文学院、哲学院、历史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命名重组大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6月7日,西安石油大学举行新能源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成立揭牌仪式……今年,“院系调整”“学院重组”等关键词获得了大量关注,多所高校有相关动作。


01
院系调整,方式多样

近些年,不少高校都进行了院系调整,但调整的方式各有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按学科归属或学科关联度整合。今年在现有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院、哲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和政府管理学院基础上,按照学科归属或学科关联度,整合之前未进入科教融合学院的14个学系及其所属学科重新组建国际政治经济学院、社会与民族学院、哲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和政府管理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则是将其他学院的相关专业划分给新组建的学院。比如新能源学院是在石油工程学院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三个专业基础上组建土木工程学院是在机械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经济管理学院的工程管理两个专业基础上组建。

还有一些高校,通过设立学部进行院系调整(学部改革相关内容可点击《多所高校开启重磅改革!高校学部制将成趋势?》查看)。比如,天津工业大学撤销化学与化工学院,组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化学学院;撤销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组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软件学院,该校同时整合优化学科专业资源,设立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人文社科学部、生医学部五个学部。

02
院系调整,原因为何?

为何多所高校都在进行院校调整?不少高校调整院系是提到相关内容,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见一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提到,今年六个学院的重新整合,是该校进一步深化大学科教融合改革,整合学院、学系力量,打造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大学,完善具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色的国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在2022年2月应用经济学院组建成立和经济学院、商学院学科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成向科教融合2.0版的升级,建立和完善“一院多所(系)”的本-硕-博一体化的科教融合新模式的又一关键步骤。

西南石油大学明确提到为加快特色鲜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构建与“国内领先的能源行业特色大学”的奋斗目标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激发学科发展活力,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加快学科升级转型,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经学校党委会研究决定成立新能源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2016年先后召开原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和教师座谈会。该校明确提出“跻身国内大学第一方阵”、继而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学校开展综合改革,本次院系调整体现了管理重心下移的改革方向,即每一个院系均要明确其重点建设学科及学科方向,明确学科建设责任,同时学科建设资源将根据院系的学科建设责任进行配置。

中山大学时任校长罗俊提到一流大学需要有若干个一流学科,一流学科建设是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该校紧密围绕学科建设这一主线,通过院系调整,做好顶层设计,加大对相关学科的支持力度,使相关学院都能更好地集中资源,尽早谋划,抓住机遇,突破瓶颈,助力学校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优势转变。

今年发布的《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到,要率先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支持建设高校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整合传统学科资源,强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学科基础。对现有学科体系进行调整升级,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积极回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布局交叉学科专业,培育学科增长点。

“双一流”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一流学科建设。前面提到的多所高校进行院系调整都提到要做好学科建设,打造一流学科。可见国内很多高校在通过院系调整,完善学科布局,促进学科建设。

林建华《强扭的瓜不甜——谈院系与学科设置》一文中曾提到,院系的调整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创造性,有利于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我们要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第一,院系调整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充分考虑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第二,使学术机构与学科尽可能匹配,对于学校重点发展领域,学术机构担负学科发展、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责任。第三,面向未来,充分考虑学科发展趋势,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绝不画地为牢、固化封闭。第四,院系规模适当,在现行体制下,院系仍然有行政属性,院系的规模不能过大或过小。

中山大学2015年回应该校院系调整时曾说,院系与学科调整是大学完善内部学科布局和学科结构的正常部署,是学校根据学科建设实际需要而开展的工作。

具体操作时,高校需要正视学科和院系之间的关系。而如何进行学科和院系的优化布局,也需要各高校联系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实施。

来源:各高校官方公众号(网站)、一读EDU、微言教育、 未来教育管理研究、南方日报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举报/反馈

麦可思研究

9.1万获赞 1.5万粉丝
麦可思研究,专注高教管理。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