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的眼睛凝视远方,颧骨较高,下巴小而尖,神情坚毅且蕴含着天生的高贵气质——这就是泰伊王后留给后人的印象。

她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妻子,也是新王国时期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

这个女人本不属于王室成员,却有非同凡响的命运。

一个平民嫁给了统治者,多少有点像灰姑娘的故事。

泰伊王后的故事可远不止童话故事所能企及的。

大王妻及家庭成员

阿门诺菲斯三世册封泰伊为大王妻(亦称“王后”),她出身平民,来自位高权重的官员家庭。

统治者和平民女子的婚姻是前所未有的事件,因为泰伊尽管出身显赫,却不满足大王妻的身份前提。

至今,唯独有王室血统的公主才具有当大王妻的资格。

她的父亲尤雅是“公牛主管”和“敏神的先知”,来自埃及中部城市艾赫米姆。

作为法老的岳父,他获得了一些荣誉头衔,如“神之父”,这个头衔表明他是法老的亲属。惊人的是,尤雅及其妻图雅的数位子女左右埃及的政治长达几十年。

大王妻泰伊生下两个儿子——王子图特摩斯和阿门诺菲斯,四个女儿——公主塞塔蒙、伊西丝、赫努塔奈和尼贝塔。

她举足轻重,十分强势,很快就扮演起国家领导者的角色。

不过她的兄弟阿南,后来尤其是阿亚,也得到了重要的职位,意义非常。

“勇猛”的老公

阿门诺菲斯三世在位期间,王宫豪华,空前绝后。

他不仅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外交家,而且热衷搞王室排场。

就这样,作为建设者,他超越了所有前朝君王,在这方面他显然对巨型建筑偏爱有加,这种品味是开创性的。

他委派来自尼罗河三角洲城市阿特里比斯的哈普之子阿门诺菲斯总领建筑工程。

“建设者”法老阿门诺菲斯三世建造了卢克索神庙,这座神庙至今仍是古埃及建筑最惊人的代表之一。

底比斯西侧的法老陵庙同样规模巨大。

除了一些有趣的出土残块之外,保留至今的只有曾经守候在大门两侧的那两尊将近20米高的法老坐像。

当时的国王宫廷极尽铺张。

在艾赫米姆地区,国王为泰伊王后开掘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人工湖,到了国王在位第十一年,人们举行盛大的庆典,以庆祝这处湖泊的开放。

他的大规模建筑从尼罗河三角洲东部一直延伸到尼罗河第三瀑布。

老公的政绩

在“多神宇宙”的古埃及,阿蒙诺菲斯三世在位期间,人们首次开始进行新的思考在传统宗教之外的神学领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观点。

太阳的运行不再被当作特定神明的工作,以神话式的图像得到描绘,而是变成位居远方的太阳神通过自身的光芒向全世界显现。

虽然这种一神教趋势逐渐引发了埃及多神世界观的危机,但阿蒙诺菲斯三世依然坚持推行传统宗教。

政治方面,阿门诺菲斯三世周全地考虑了埃及与周边民族的平衡关系,为此缔结了几次政治婚姻。

还在统治初期,米坦尼国王舒塔尔纳之女基鲁克帕公主就进了他的后宫,不过后宫里面还有不少其他王公之女,包括一位巴比伦公主。

后宫嫔妃居住在宫殿中一个单独的区域里,她们和自己的随从在这里得到照管。

这里有农田、牛群、磨坊和织造工场。

管理后宫的任务被交给专门的官员,而不是后宫看守或者宦官。

这也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组织,其成员构成或多或少相对独立的群体,几乎全员没有姓名。

生活在后宫里的贵妇和公主作为嫔妃,只对法老一人负责,是他的女伴,全心全意地迎合他。为了取悦他,她们还要提供音乐、舞蹈表演。

到统治末期,国王已经体弱多病,但最后还是迎娶了米坦尼新王图什拉塔的女儿、年轻的公主塔杜刻帕。

图什拉塔希望米坦尼与埃及的关系坚不可摧,因为赫梯国王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公元前1355~前1320年在位)的大军已经开始进逼米坦尼。

在最后的这段岁月里,阿门诺菲斯三世还晋封自己的两个女儿为“大王妻”。

不过这也不一定意味着实际的婚姻,两位公主只是通过这个头衔获得了负责重要王室应酬的权限。

广而告之的婚礼

阿蒙霍特普三世在去世之后一直以智者的形象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膜拜。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挑选了一位大王后——泰伊。

非常罕见的是,他制作了刻有结婚字样的彩陶圣甲虫并分发下去,让其作为有效的传递消息的手段,将他的婚讯昭告天下。

泰伊以一种令天下哗然的姿态被记入埃及历史。

从另一种角度看,他俩倒是很是恩爱。

阿蒙霍特普三世统治30年后还举办自己的第一个统治周年庆典。

大王妻泰伊的宫廷总管谢里乌夫位于底比斯西侧的阿萨西夫的墓中的铭文记叙了活动的氛围。

他描述了阿门诺菲斯三世和天空女神哈托尔以及王后泰伊一起端坐在一个小亭子内。

披着赫卜赛德法衣的法老赏赐大臣赠礼。

不过,很遗憾,他的墓志铭有缺失。

泰伊统辖上下埃及

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泰伊强化了“法老”是由国王夫妇二人共同组成的基本概念。

大量官方资料的结尾均有“国王阿蒙霍特普三世和大王后泰伊陛下”的字样,用以作为行使上下埃及管辖权的印记,并出现在所有重要的契约文书上。

由于阿蒙霍特普三世体弱多病,无法亲政,因此泰伊王后成为呼风唤雨的二号人物,她颇具实力也具有野心,在王后宫,她所掌控的整个行政服务部门都汇集于此。

王后参与法老制度下的国家事务。

由高级官员组成的要害部门集中在底比斯,这里是阿蒙神的圣城,也是上下埃及的首都。

在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泰伊统治时期,底比斯得到了繁荣发展。

王后宫里有多个办公室,有不同职责的文书们在此办公。

王后宫里还设有多语种会计部,以及织造、木器和雕塑工坊,除此之外,还有多个实验室、面包坊、酒吧,甚至还有一所学校。

寡居的王后

为了有朝一日能引起埃及学研究领域的充分重视,有必要不断重复这样一个事实:“王子”(或为“王室之子”)和“王女”的称号属于礼仪方面的头衔和职位,很难知道获得此类称号的人是否真的属于王室成员,还是对宫廷显贵的尊称。

这就是我们对泰伊子女的数量一无所知的原因。

当然,她诞下了未来的阿肯那顿以及另外两个女儿,但这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

所有出现在家族谱系中、所谓有科学依据的关系都应该被认为是单纯的假设。

阿蒙霍特普三世去世后,王后通过传递圣甲虫发布了这个消息,“为了她挚爱的哥哥、法老王”。

在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统治以后,泰伊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决定,她的次子登上了顶峰,成为了第四任阿蒙霍特普。

后来,这个次子修建了新的都城,远离底比斯和他所憎恨的阿蒙神的信徒们。

泰伊见证了此次变革,而她既没有参与,也没有反对。

泰伊的归途

泰伊为了维护国家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和丈夫阿蒙霍特普三世亲手缔结了多个“具有外交意义的”联姻。

阿蒙霍特普三世通过迎娶外国公主的方式,维持与其他国家的联盟关系,遏制潜在的入侵者对武力的狂热。

在阿肯那顿时期,这一外交举措得以延续。

人们猜测是泰伊一手“包办”了她的儿子和米坦尼公主的政治联姻。

米坦尼王国是维护埃及国土安全的关键国家。

阿肯那顿和纳芙蒂蒂执政的第十一年,也就在那年之后,泰伊消失了。

她被葬在哪里了?她很可能被葬在太阳城,在纳芙蒂蒂和阿肯那顿为王室成员修建的陵墓中。后来,这位伟大王后的木乃伊的下落不明。

根据一种较为可靠的推测,在阿肯那顿统治时期之后,泰伊的木乃伊被重新送回底比斯,安置于她的丈夫阿蒙霍特普三世的身边。

陵墓位于国王谷的一处旁支所在,位置偏僻,隐藏在不见阳光的山中。

时至今日,泰伊的木乃伊依然没有被找到。

但在人们的记忆中,泰伊永远不会被遗忘,人们对她的尊崇和热爱持续了很长时间。

参考资料:

王后的湖泊;古埃及女性:从生命女神伊西斯到末代女法老;20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举报/反馈

新史论

4.4万获赞 3417粉丝
以史为鉴,方知兴替!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