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举办“猎蛇赏金大赛”,800名猎人,30万条大蛇怎么抓得完?

迷你科学星球

2022-08-18 16:06江苏
关注

据外媒体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政府举办的一年一度“缅甸蟒捕猎活动”已于8月初开启。共有800多名参赛者来到佛罗里达南部的大沼泽地,参与挑战。在比赛中,捕杀缅甸蟒数量最多的参赛者,可获得数千美元的现金奖励。捕杀到最长的缅甸蟒,还有额外奖励。

缅甸蟒在佛州泛滥成灾,是该地区最臭名昭著,最具破坏性的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的野生物种构成了巨大威胁。预估整个佛州沼泽栖息的缅甸蟒数量可能在3万~30万之间。

缅甸蟒食性广,佛州当地47种鸟类、20多种哺乳动物以及2种爬行动物都在它们的食谱中,连美国短吻鳄也是其捕食对象。缅甸蟒的肆意捕杀,导致该地区的许多本土物种种群数量锐减。

2003年~2011年间的跟踪观测数据显示:

在佛州南部沼泽地区,沼泽兔、棉尾兔和狐狸几乎已经消失;浣熊出现数量下降了99.3%;北美负鼠数量下降98.9%,短尾猫数量下降了87.5%……对,这些都是缅甸蟒干的事!!!

缅甸蟒的队伍还在逐渐扩张,它们不光在佛州肆虐,也在往外迁徙,扩大自己的栖息地。佛州临近的几个州,已发现有它们的踪影。令当地人十分担忧。

为了解决缅甸蟒疯狂泛滥问题,保护本土物种与生态,美国政府尝试过各种方法治它们,但效果都不理想。于是相关部门开始举办长期的“蟒蛇挑战赛”,组织国内外专业的蟒蛇猎手或有能力的民众捕杀缅甸蟒,设置高额奖金奖励猎蛇成绩突出的选手。每年都会有很多赏金猎人们齐聚佛州争夺冠军。

然而缅甸蟒可不是那么好抓的,它们擅隐匿,神出鬼没,难以发现,体型又太过庞大,攻击性极强,猎杀难度太大,搞不好可能会丢了小命。捕蛇速度根本比不上缅甸蟒的繁衍增长速度。所以,佛州当局虽然花了大价钱,却一直控制不住缅甸蟒的数量增长!所以,缅甸蟒在美国至今重点打击对象,不停被追杀。

缅甸蟒原产于东南亚(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北部等地)一带,在我国南方(两广、云贵、海南、湖南、福建等省区)的部分森林地区也有分布。

缅甸蟒是一种巨型无毒蛇,是世界六大巨蟒之一,该物种的成年个体平均体长可达5米甚至更高,体重可达90多公斤。缅甸蟒虽无毒,但可以依靠强大的绞杀能力,先咬后缠再吞。它们多居于热带雨林,美国并非是缅甸蟒的原生地,那它们是如何现身美国佛州并泛滥起来的呢?

缅甸蟒小的时候还算小巧可爱,又温顺,也不难养。上世纪70年代,缅甸蟒开始以宠物的身份引入美国佛州并出售,也作为观赏类动物,被许多动物园引入,以吸引游客。宠物商为了追求利益,出售时并未说明缅甸蟒长大后的个头以及潜在的威胁。很多饲养者没想到这小蛇长得特别快,越长越大,几年时间就长成了巨型动物。体型超乎想象,还是纯正的肉食动物,胃口相当大。渐渐地,很多饲养者开始养不下,养不起,不敢养了,大家开始弃养了,将“大蛇”纷纷放生到野外沼泽地。

另外,由于强大飓风的侵袭,又有部分缅甸蟒从动物园、缅甸蟒的大型养殖场、家中出逃,进入佛州大沼泽地中。

佛州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在其南部的广阔大沼泽中聚集着各种动物,为缅甸蟒提供了天堂般的环境,这里有丰富充足的食物、没有对付它们的天敌,连人类都很少出现在此,非常有利于缅甸蟒捕食和生存繁衍,它们在这里过得很滋润。

而缅甸蟒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条雌蛇年产20~50枚卵,有时多达80枚),再加上没有天敌制约,幼崽成活率极高,而且寿命很长(雄蛇能活15年左右,雌蛇可活25年或更长),野外种群规模不断激增。

越来越多的缅甸蟒,在野外“大杀四方”,碾压当地的本土物种,该地区生态系统破防。当老美开始注意到时,这些家伙儿们已然泛滥,于是开始对缅甸蟒采取控制行动,试图拯救生态环境。全民猎蟒赏金比赛开始搞起来,对缅甸蟒大开杀戒,还鼓励大家吃它。

2017年还展开了“蟒蛇消除计划”,同样是为了控制缅甸蟒数量设定的,这是一个长期的活动:

1.招募职业蟒蛇杀手,长期在指定区域内猎杀缅甸蟒;

2.按小时收费:蟒蛇猎人在大沼泽地内巡逻,每小时可获得10~15美元,每天猎杀时间最多10个小时;

3.每捕获一条蟒蛇都有奖励,并且奖金数目会随着蛇的大小逐步增加:

每猎杀1条长度不超过4英尺(约1.22米)的缅甸蟒额外奖励 50美元;

每条长度超过4英尺的蟒蛇每增加1英尺(0.3048 米)可再额外获得25美元。

4.每捣毁一个经过验证的蟒蛇活动巢穴,额外支付200美元。

另外蟒蛇猎人们在抓到蛇后,可以自己保留蛇皮和蛇肉用于“出售”,这又可以为他们带来一笔额外的收入。

遗憾的是,自缅甸蟒猎杀活动和“蟒蛇消除计划”执行以来,总共才捕杀了几千条!这与30万的庞大种群数量相比,不过只是冰山一角。而且缅甸蟒还在不停大量繁殖,捕杀速度远远落后于增加速度。可见,猎杀赏金活动根本无法解决佛州缅甸蟒的泛滥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缅甸蟒在美国虽然是全民追杀的对象,但在中国,却是国家级保护动物,捉不得,打不得。缅甸蟒在中国等原产地有天敌追杀,难以活到成年,还曾被人为大量捕杀获取蛇皮用做高端皮革原料,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其栖息地不断缩小,种种原因,导致缅甸蟒在原产地的数量不断减少,变得稀有,成为了濒危物种,因此受到亚洲多国的保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