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今年上半年市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4.05亿元,同比增长18.63%;市属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全部制定“三重一大”决策清单;市属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超56%……今天(17日)上午,镇江举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镇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122项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全市国企改革发展呈现出稳中奋进的良好态势。
镇江市国资委主任周毅介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党的领导空前加强,深化落实党委“第一议题”制度,成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学旁听工作小组;现代企业制度趋于完善,市属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全部制定“三重一大”决策清单、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董事会实现应建尽建,外部董事配齐建强;国有经济布局不断优化,2021年市属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项目75个,80%以上均为主业投资或主业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市场经营机制全面建立,9家市属企业、98家子企业、228人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市属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超56%;国资监管体系越发健全,出台《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改制脱钩实施方案》和《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委托监管办法》;企业管理水平稳步提升,选树出标杆企业镇江智慧停车公司、标杆项目恒顺醋业数字化重塑、标杆模式江苏索普阿米巴管理等5个市级管理标杆;创新动能显著增强,出台激励科技创新相关制度文件,并将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国资担当更加彰显,2021年累计减免房屋租金2203.23万元,惠及中小微企业及个体户721户,今年预计2022年还将减免租金1500万元。
2021年是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第二年,镇江市属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同比增长15%;利润总额50亿,同比增长51%;2022年上半年市属企业在疫情的重压下仍然实现营业收入204.05亿元,同比增长18.63%。镇江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凌仁泉告诉记者,该市通过调整优化组织架构、打破“三铁”实现“三能”、推行职业经理人、实施中长期激励、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市场经营机制,有效激发国企的活力,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
“围绕主营业务抓改革,战略越来越清晰;围绕降本增效抓改革,优势越来越明显;围绕风险管控抓改革,运行越来越规范;围绕人才建设抓改革,活力越来越释放。”恒顺集团董事长杭祝鸿说,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恒顺集团有效推进了改革,发展动能得到了有效激发,今年上半年公司增长数据在同行中处于前列。
作为镇江本土第一家上市公司,索普集团将核心优质资产装入旗下上市公司江苏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不仅使集团资产证券化水平从不到10%提升到70%以上,股份公司自身总资产也大幅增长,从2018年底5.3亿元,增长到2021年底的70.95亿元,净资产从4.7亿元增长到61.47亿元。“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向纵深推进,‘江苏索普’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运用并购、重组、投资基金、合伙平台、股权激励等创新资本工具,进一步丰富产品线、优化产业链。”索普集团董事长胡宗贵说。
“推进金投集团实体化运营,联合银河创新资本成立‘银河扬帆基金1号’,以‘四群八链’为主要投向,作为LP参与设立基金20余只、总规模达154亿元。”镇江市国控集团党委副书记田习高说,该集团构建了投资经理-投决会-党委会、董事会-投后管理-审计监督五道防线,投资成功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
改革只有进行时。记者获悉,镇江国资系统将在改革成效巩固提升上持续发力,高水平推进改革工作,取得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改革实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钱飞
编辑: 薛诚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