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时期的内战和抵抗外国武装干涉之后,苏联海军从沙俄继承的舰队一片破败。他们尽力修复了一批舰只恢复服役,甚至包括日俄战争前的老式驱逐舰。直到1928年,他们才有余力开始设计和建造自己的新式驱逐舰。
诺维克级,该级是沙俄海军最优秀的驱逐舰。诺维克级各型只有一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外的军事行动中战沉,但在其后的内战中损失惨重。内战结束后苏联海军尚有11艘诺维克级,在1923年至1928年间又陆续建成六艘。这些舰艇经过升级后在二战时期仍执行一线任务。
列宁格勒级。第1型驱逐领舰,这是苏联成立后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种正规军舰,参考了法国大型驱逐舰的概念。当时强大、快速的驱逐领舰概念一度流行,被看作海军的名片。该级舰最大排水量2500吨左右,装备130毫米火炮和533毫米鱼雷,航速在40节以上,全面超越舰队中最好的诺维克级。该级采用的三轴推进方式在驱逐舰中也比较少见。
然而苏联人高估了自己的设计和建造能力,列宁格勒级工期非常缓慢,列宁格勒号从1930年开工到1938年才最终调试完毕。该级舰的结构脆弱,适航性也不佳,速度超过18节时前主炮即因炮管进水无法发射,四至五级海况时逆浪行驶火炮甲板防浪装置即失去效果。另一项重要缺陷是防空火力非常薄弱,这一点将在卫国战争中付出很大代价。
第1型驱逐领舰共建造三艘,列宁格勒号、哈尔科夫号和莫斯科号。后两艘舰均在卫国战争中战沉,其中1943年哈尔科夫号的损失直接导致斯大林下达了大中型舰艇未经其许可不得出战的命令。
明斯克级,38型驱逐领舰,针对第1型驱逐领舰缺陷进行改进的型号。除排水量和最高航速略低外,该级舰与列宁格勒级在布局和外观上都无甚差别,因此一些资料也直接将其归为列宁格勒级第二批次。
38型驱逐领舰共建造三艘,其中明斯克号在战争初期战沉,旋即被打捞修理后继续使用;第比利斯号在太平洋舰队无所事事;巴库号在北方舰队担任护航任务,表现较为活跃,1944年该舰改装了10门37毫米自动炮,成为列宁格勒级六舰中防空火力最强的一艘。
塔什干级,20И型驱逐领舰。列宁格勒级建造中的各种问题使苏联政府意识到经过内战动荡后舰船设计能力已衰退,因此30年代中期与意大利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其中一项重要成果就是塔什干级驱逐领舰。该级舰标准排水量2800吨,满载排水量在4200吨左右,十三万轴马力,航速43节,航程5000海里,可以说是相当优秀。
除在意大利里窝那建造的塔什干号外,苏联原拟在国内建造三艘同级舰,但后因标准差异、图纸处理难度以及两国关系恶化而取消。塔什干号以无武装状态完工后返回苏联加装武器,到德军入侵时仍在进行武器的最终改装工作。塔什干号庞大快速,拥有与苏联舰船传统风格迥异的流线型半封闭上层建筑,该舰长期保留出厂时的淡蓝色保护漆,很快被沿岸居民称为蓝色巡洋舰。
塔什干号除了在二号烟囱周围的薄弱平台上集中布置高射火力为人诟病外没有大的缺陷,事实上对于其巨大排水量来说完全可以搭载更多装备,三艘后续舰计划至少增加一个主炮塔。该舰在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的出色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愤怒级,第7型驱逐舰。该级舰是1933年——1938年造舰计划的一部分,拟建造一型高速强力驱逐舰替代诺维克级,与此前建造的第1型驱逐领舰一起构成舰队核心。根据1932年的实地考察,苏联人选择意大利西北风级驱逐舰作为原型,意大利安萨瓦多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实质上是在意大利驱逐舰船体设计上加装了苏联武器。该级舰仍是对设计能力过于自信的产物,重心偏高,抗浪性差,航程不足,高速时振动严重甚至有使结构出现裂缝的现象。舰内狭窄,生活条件糟糕,定员231人时只有包括吊床在内的161个铺位。另一个属于苏联海军驱逐舰的痼疾就是防空火力严重不足,在战争初期德军绝对空中优势的情况下,这些驱逐舰损失惨重。
愤怒级共建造28艘,在苏德战争中战沉10艘。战后苏联人将太平洋舰队的四艘愤怒级高价出售给中国海军,这四艘舰也被称为鞍山级或自豪级。
前哨级,7У型驱逐舰。愤怒级的一个特点是锅炉与涡轮机采用集中式线性布局,因此可以把烟道整合成一个外观优雅流畅的大型烟囱。然而西班牙内战时期的战例表明,这种布局有一发命中弹摧毁全部锅炉或轮机造成全舰失去动力的危险。因为见诸新闻报道,此事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关注,7型的布局被认为是故意破坏,一批项目负责人因此被捕。不但在建的7型必须修改,已下水的14艘也必须返工。后来经过斡旋,只有18艘舰改为7У标准,还有6艘在船台上拆毁。
在改进型的7У上采用了交错式布局,即锅炉—涡轮机—锅炉—涡轮机的布置法,因此前哨级与愤怒级外观上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增加了一个烟囱。前哨级的改进总体来说得不偿失,首先改进机组布置必须切掉几乎完成的上部建筑和舰体,弥耗资财。而改为交错式布局后航程进一步降低,增加的烟囱也使防空火力布置更为局促。实际上交错式布局更适用于大型军舰,对于尺寸较小防护薄弱的驱逐舰来说,水雷、250千克炸弹和150毫米以上的炮弹都能摧毁两个以上的相邻分舱,鱼雷更能把驱逐舰一劈两半,此时交错式布局并无明显优势。实战中也发生了采用交错式布局的意大利航海家级驱逐舰被一发120毫米炮弹打瘫的实例。
18艘前哨级在二战中战沉9艘,比例比愤怒级还高。
熟练级(遵循指文的译名,我个人觉得可能译成试验级更贴切一些),45型驱逐舰。针对7型驱逐舰缺陷提出的先进技术试验舰,于1935年开工并于当年下水,此级仅此一艘。
熟练级希望在7型驱逐舰大小相似的舰体上安装交错布局的高压锅炉使得航速超过43节,航程增加20%。通过大量使用焊接增加结构强度,火力强化为三座双联装130毫米封闭式炮塔。但直到德国入侵时,该舰还只对动力系统进行了初步试验。因为战况紧急,给该舰安装了三门愤怒级的单装主炮,作为保卫列宁格勒的浮动炮台使用。战争后期对该舰的航海设备进行了完善,但已不再继续试验任务,战争结束后不久即退役拆解。
虽然该舰本身的经历并不出彩,但其动力系统成为战后数代苏联驱逐舰动力系统的原型。
炽热级,英国人提供的美国老式驱逐舰。1943年意大利投降后,苏联有权分得一部分意大利海军舰只。协议规定这些舰艇必须以完好可用状态交付,苏联人又急需舰艇用于北极圈护航,于是英国人拿了九艘城级驱逐舰暂时充数,苏联海军重新命名后即称为炽热级。而所谓城级,就是英国人用基地换驱逐舰得到的美制平甲板型,提供给苏联的九艘船包括七艘维克斯级和两艘克莱门森级。
平甲板型本身是一战技术水平的老舰,并不比苏联人的诺维克级出色,因此九艘炽热级除战沉的一艘外,其余均于1946年归还英国。但这些船上的声纳、对空火控、反潜刺猬弹之类现代化升级装备还是对苏联海军的装备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基辅级,48型驱逐领舰。48型的需求最早在1936年提出,建造一型现代化驱逐领舰与30型驱逐舰配合作战。48型驱逐领舰的设计在38型明斯克级的基础上进行,风格和技术特征受塔什干级影响很大。该级舰将比列宁格勒级排水量增加约20%,速度降至37.5节,涡轮机与30型驱逐舰统一。武器为三座双联130毫米炮塔、两座五联装鱼雷发射管以及安装对空自动火控系统的中口径高射炮。
48型拟建造10艘,1939年陆续开工。然而1940年时受35型大型驱逐舰项目的冲击,只保留了完成程度最高的基辅号和埃利温号,其余舰只都被取消和拆毁。德军入侵后,已下水的两个船体被拖曳着辗转向后方转移,建造工作停止。为挽救这个项目,1944年提出了48К型方案,强化防空火力。但1945年后40型驱逐舰项目彻底结束了其完工可能。48型被降格为驱逐舰,后来作为导弹武器试验靶舰被击沉,她们从未完工过。
火力级,30型驱逐舰。1937年提出的项目,是愤怒级和前哨级的进一步发展。武器包括两座双联130毫米炮塔以及强化过的防空武器。为提高适航性加高了船首干舷,安装了改进的涡轮机,发电机数量也增加了。
1939年该级舰开始建造,预定建造30艘。苏德战争开始后,已下水的火力号和二号舰顽皮号被牵引向后方转移,有四个未完工船体被德军俘获并拆毁,其他建造中的舰只也停工封存。火力号于1945年3月完工交付部队,其建造过程非常艰难,如因泊地没有干船坞,螺旋桨和舵是由潜水员安装的;两个主炮塔来自此前沉没的塔什干号驱逐领舰。
火力号是唯一一艘二战中完工的新型驱逐舰,也是该级中唯一一艘按30型原标准完工的舰艇,其他舰只都在建造中改为30К型标准并迟至1947年后陆续完工。可以说火力号在二战刚结束时就是独苗一根,所以狭义上的火力级也就是指火力号这一艘。
除了这些确有其物的型号外,在钢铁同志对大舰队脱离实际的渴望下,还出现了一些纸面项目,也简单介绍一下:
24型装甲驱逐领舰。这是和主流发展路线并行的另一条线,大致于1935年提出。24型驱逐领舰排水量大约在3350吨至3500吨,配备45毫米舷侧装甲和25毫米甲板装甲,航速高达47节,航程还要达到6000海里。
24型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老实说以现实的技术水平恐怕毫无实现可能),但在其基础上后来又发展出了47型装甲驱逐领舰。
47型装甲驱逐领舰。1939年左右提出的项目,除了24型的设想外又加入了国外轻巡洋舰发展的最新动向。设想47型应带领35型驱逐舰舰队行动,压制敌方轻巡洋舰并击败敌方驱逐舰以掩护35型进入鱼雷攻击射程,这是常规驱逐领舰无法完成的任务,必须是装甲驱逐领舰。因此要求该级舰配备50毫米舷侧装甲和25毫米甲板装甲,火力为8至10门130毫米炮和两座五联装鱼雷发射管,速度不低于40节,航程8000海里,标准排水量不超过4500吨,满载排水量约为5300吨。
堆砌纸面数据和严肃的设计完全是两码事,这在当时根本是无法完成的船,好在德军入侵及时打断了进程,项目被封存。然而战后47型再度复活,这次设计师想出可以直接用装甲钢制作船体和甲板,成为结构的一部分,可以解决一直无解的排水量问题。虽然海军对此非常认可,但造船工业部门始终视其为不现实的项目,更主要的是时过境迁,钢铁同志对老项目失去了兴趣。然而47型还是没有彻底死亡,她的一个双炮塔方案版本成为了后来41型设计的基础。
35型驱逐舰。1939年设计的大型驱逐舰,用来取代已落后的7型、7У型和30型。35型将和47型装甲驱逐领舰配合使用,其动力系统和47型保持一致。此前苏联曾向美国派出代表团考察和订购美制驱逐舰,并最终购回了部分美制部件,因此35型的设计综合了意大利、德国和美国设计的优点,但受塔什干级的影响尤其大。
1941年时已准备开工两艘35型,但此进程被战争打断。1942年后,苏联人认识到该设计已不符合战争需要,项目被装备高平两用主炮的40型替代,就此终止。
其实35型就是WOW中的苏系九级驱逐舰无畏,但游戏的外形和参数不能完全当真。
37型驱逐舰。这是一种战时急造驱逐舰方案,1941年12月由第17中央设计局提出。该级舰是新服役的29型巡逻舰的缩小版本,主要武器是三门100毫米炮和一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该局提出了五个排水量在750吨至900吨之间的方案,可以在伏尔加河流域的船厂内建造,然后通过内河前往北方和波罗的海舰队,完全不会影响到现有各型驱逐舰的建造。1942年7月方案被海军总司令部否决,理由是排水量太大(上报的正式版本排水量超过1000吨)。1943年4月设计局又向总参谋部单独提出了改进设计,主炮改为130毫米炮,鱼雷口径降为450毫米,同样分为排水量不同的几个版本,但仍未被采纳。这个设计持续到1945年后,最终发展为一型巡逻舰。37型驱逐舰的失败主因还是简化型小船不合“喜大慕强”的苏联政府和海军的胃口。
40型驱逐舰,1942年推出的替代35型的大型驱逐舰。该级舰是充分考虑战争需求和国外舰艇发展趋势的现代化军舰,标准排水量超过3000吨,安装45毫米自动高射炮和与雷达交联的火控系统。该级舰最大的革新之处是安装了封闭式的双联130毫米高平两用炮塔,极大强化了防空火力。与当时安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的美国驱逐舰相比,苏联驱逐舰极度依赖近程防空火力,在空袭中非常脆弱。在水面战中,苏舰的130毫米炮射程更长,美舰主炮倍径小,射程短但射速更高。由于海浪和舰艇机动的影响,驱逐舰一般不会在最大射程上进行炮战,因此这个优势也仅仅是纸面上的。40型驱逐舰推出后终结了驱逐领舰在苏联海军中的分类,因为普通驱逐舰无论是吨位上还是能力上都已达到驱逐领舰的标准,该类型即失去存在必要。
40型的设计始终受到高层重视,在战争中不断完善,战后库兹涅佐夫将其列入新的十年造舰计划,但被钢铁同志亲自否决。当时钢铁同志已经意识到要快速建立一支一定规模的远洋舰队必须考虑国家技术储备和财力的现实条件,他最终选择继续完成战前已动工的30К型,后者技术虽然过时,但建造难度低也便宜得多。
其实WOW中的苏系十级驱逐舰雷暴就是1944年初提出的40型子方案40Н,但游戏的外形和参数不能完全当真。
36型驱逐舰。虽然30型驱逐舰并未建成参战,但根据战争实践其设计的种种不足已充分暴露出来。1944年第17中央设计局提出30型的改进方案36型。这个方案被海军拒绝,理由是排水量过大而武器几乎没有变化。实质上可能是海军方面不想再拆除已开工的30型船体搞重复建设,而早前的35型初期方案已配备六至八门美制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单一功能对海主炮的方案已无法引起海军的兴趣。
好了,就这么多。二战结束后苏联还得到过一批轴心国驱逐舰作为战利品,但这些舰只在苏联海军中不受重视也不作为主战装备使用,混完服役期拆解了事,就不再一一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