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荆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李晓琳)执纪问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有助于督促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失责就该问责毫无争议,但却出现了“凑数式”问责、“看人下菜式”问责、“一刀切式”问责等“怪现象”。如何精准问责,既能引起更多党员干部高度警醒,又能让被问责者心服口服、知错就改且不减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值得部分地区纪检监察部门深入思考。

日益频繁的监督问责,已经让不少党员干部谈“纪委”色变。尤其在基层,工作实际是纷繁复杂的,面临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基层干部往往一人身兼数职,要求基层工作时刻保证万无一失、面面俱到并不现实。然而,部分纪检监察部门不从基层实际出发,不看工作过程,不听解释说明,只要结果没有达到要求,就不问青红皂白的挥舞“问责”大棒,随之进行处理。这样不仅严重挫伤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导致基层干部“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而且还会给基层干部增加心理压力和工作任务上的负担。

执纪问责应当客观公正。有的地方简单以问责数量衡量整治效果,有的部门为了凑数只好挖空心思“泛化问责”,最终造成基层干部“躺枪”,“有苦说不出”。客观、公正是执纪问责的基本准则,问责时要多方取证,深入了解党员干部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干了什么,怎么干的,不能以走马观花式的调查主观臆断,直接一纸“纪律检查建议书”下发到基层,让基层干部全盘买单。

执纪问责应当精准有效。问责既要严格依纪依规,又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了解,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特殊情况等细节调查清楚。多看看基层干部具体做了什么,有没有主动付出应有的努力、及时担起应担的责任,正确加以区别,进行精准问责,才能提升问责的公信力和精准度。不辨失责缘由、不论具体是非、眉毛胡子一把抓,简单粗暴追责问责只会让执纪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也会让基层党员干部的心更冷,被问责也是口服心不服,降低纪检部门公信度。

执纪问责应当宽严相济。问责有力度、有尺度、有精度,也要有温度。监督问责,不能搞“一刀切”、“一棒子打死”,也不能“暗中松绑”、“看人情”、“开后门”,务必要宽之有据、严之有理。现在有的上级部门喜欢把责任推到基层,派任务、发表格,提各种不合理要求,遇到问题时却又总是基层干部“背锅”。相关部门在严肃执法问责的同时也要深刻体谅基层干部的“难”,对该容的大胆容错,让基层干部有机会“说清问题”,才能“卸下包袱,轻装上阵”,避免在一线“流血流汗又流泪”。

切实解决监督问责过多过频过度,为基层干部减负,让基层干部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上,让其干得用心、干得放心、干得舒心,才是监督问责的初心。

举报/反馈

人民融媒体

8224万获赞 110.1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