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资本市场“新地理”」北国山城通化:逐梦“世界参都”

证券时报

2022-08-09 12:29证券时报官方帐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吉林省通化市,素有“北国山城”之称。作为吉林省人参主产区,通化市采挖和栽培人参历史悠久,被誉为“人参之乡”,是中国人参文化的发源地,长白山人参产区的主产区 。一直以来,业界都有着“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吉林人参看通化”的说法。

日前,通化市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努力打造“世界参都”,到2025年人参产业产值力争达到440亿元。今年4月,通化还将人参花定为市花。

通化市有何底气喊出打造“世界参都”?人参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在发展人参产业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亟需解决?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实地探访通化市倾力打造的人参产业。

产业基础

今年58岁的王世臣是通化市人参种植大户,目前承租了3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人参(即通常所说的园参)。像往常一样,8月4日早上5点刚过,王世臣就来到位于通化市通化县金斗朝鲜满族乡的参地,和几十位工人边除草边仔细观察人参的长势。

今年,吉林省的降雨量要大于往年,王世臣和他雇佣的工人要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用于查看参地里的排水情况。王世臣承租的300多亩土地当中的70余亩人参已经达到4年参龄,8月底、9月初将开始收获,从现在开始到收获这段时间非常重要。

日前,有江浙地区的医药企业对王世臣种植的园参进行了严格的农药、重金属检测,在确认各项指标均合格后,已经与王世臣签订购销协议,这意味着王世臣的人参已经提前销售一空。

“70余亩地的人参,销售额在400万元左右。按照150万元左右的投入成本计算,4年下来盈利250万元左右。”王世臣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另外,今年人参籽的价格也好于往年,今年的价格超过100元/斤,近期销售人参籽还带来了20余万元的收入。

与王世臣有所不同,通化县英林地产药材合作社傅玛和他的26位合伙人,主要是以种植林下参为主。2014年,傅玛和几位合伙人承包了300亩林地种植林下参,之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林下参的种植规模已经达到1200亩。

林下参生长周期超过15年,就可被定义为是老山参,傅玛与合伙人最早种植的300亩林下参的参龄已经达到8年,尚不能称之为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山参,不过已经有国内大型医药企业前来与傅玛洽谈合作。

“最终的合作模式还未确定,但不外乎是两种方式。一种是这些药企全部买下符合其购买年限标准的林下参,另一种是这些药企以参股的方式进行投资,合作社方面让出控股权,但是仍然对这些林下参进行管理。”傅玛说,这些国内大型药企在资金、渠道、研发等方面均具有优势,一旦他们将资金投资于通化市的人参产业,必会助力人参产业的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目前通化市非林地人参留存面积调优至5.45万亩(其中:人参3.65万亩,西洋参1.8万亩);林下参在山面积45万亩;鲜参年产量1.5万吨左右;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70%,2021年第一产业产值达55.3亿元,为通化市发展人参产业提供了基础保障。

发展动力

在通化当地人看来,发展人参产业不能只是单纯地依靠售卖原料参,必须走人参深加工之路,这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所在。

例如,吉林省参威人参产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已经研发出人参食品、化妆品、家居护理、个人护理四大系列人参精深加工产品。“现阶段公司的产品主要是采取订单生产的形式,公司方面正在谋求与国内有实力的营销团队进行合作,进一步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据该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

在进行人参深加工的同时,吉林参威还在进行人参全产业链项目的打造。由吉林参威承建并运营的通化快大人参产业园,已初步形成了市场交易、仓储物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四大版块”和电商营销“一个平台”的功能布局。“目前人参产业园入驻商户716户,电商达到560户,每天发出快递1万多单。2021年园区实现交易额62.3亿元。”通化快大人参产业园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王朝阳是通化市人参商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他另一个身份是力神药业(吉林)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朝阳掌舵的力神药业以高科技生物产品、人参产品为开发重点。

“公司几款主打产品的销售十分火爆,生产线都在24小时不停地工作。接下来或是要进一步扩充生产线,或是在外边寻找代工企业。”王朝阳说,人参饮品将会是下一步的突破口。

王朝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虽然通化市人参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势头比较快,但是个体规模仍然比较小,还缺乏真正的行业龙头企业。因此通化市人参商会正在谋划搭建由科学家与企业家组成的联盟,真正做到为人参深加工企业进行科技赋能,希望利用三年在行业内培育出一个30亿元级别的企业,培育出一个能够像“正官庄”那样的通化人参品牌。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通化人参深加工行业的佼佼者正在谋求进入资本市场。以东方红西洋参药业(通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国内首家集原料种植收购、科研开发、生产加工、产品销售、文化体验、健康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西洋参文化产业基地。今年3月20日,东方红西洋参药业(通化)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进行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如果明年能够顺利登陆资本市场,那么通化市又将新增一家A股上市公司,也将对当地人参深加工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动作用。

“一直以来,通化对于资本市场都并不陌生,已将资本市场建设列入通化市‘十四五’发展规划。”一位通化当地人士表示,随着通化人参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参深加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底气所在

吉林省作为林业资源大省,一直以来就有利用林地资源发展人参产业的传统。目前,吉林省林下参种植总面积约100万亩,主要集中在吉林、白山、通化、延边地区。根据人参资源禀赋和森林资源特点,吉林省拟确定通化、集安、辉南、抚松、汪清等县(市、区)为林下参种植重点区域。

在上述地区当中,通化市的快大人参交易市场、清河野山参交易中心成为全国最大的园参和野山参交易市场,涵盖产品展销、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已成为全国人参交易的集聚区。

拥有人参这一天然优势产业的通化市雄心勃勃,目前已经确立了打造“世界参都”的目标。为了宣传、展示通化人参历史文化,提高通化人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美誉度,今年4月,通化市更是将“人参花”增选为市花,吸引了众多业界人士的关注,提振了当地人参行业从业者的信心。

按照通化市的规划,“十四五”期间,该市要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人参产品集散中心、国际人参文旅康养中心、世界人参高新技术产业示范中心。到2025年,人参产业产值力争突破440亿元。

通化市农业重点项目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王延禹介绍说,通化发展人参产业有文化传承基础,人参“老把头”文化在通化广为流传,“人参炮制技艺(集安新开河边条参加工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从科研的角度看,通化培育人参新品种7个,制定野山参、移山参、黑参等团体标准17项,开发涵盖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生物制品等5大系列800多种人参产品,其中人参新资源食品194种,通过SC质量体系认证130种,位居全国第一位。

从人参品牌看,通化拥有全国唯一以人参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集安人参产区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通化县被国家认定为人参全产业链典型县,柳河县被认证为中国野山参之乡,国家标准创新基地(人参)、中国特色人参小镇相继落户通化。通化市拥有“新开河”“益盛”“紫鑫”中国驰名商标3件,吉林省著名商标7件。

从人参深加工的角度看,通化市现有人参加工企业450余户,其中规模上企业31户,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益盛、万通)、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6户、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1户。全国A股上市3户人参题材企业(益盛药业、紫鑫药业、康美药业)全部坐落在通化。

“政府层面对于发展人参产业也有着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已经开始逐步落地。综合各方面的有利因素,通化市提出打造‘世界参都’、努力将人参产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增长级还是非常有底气、有信心的。”王延禹说。

省级战略

在吉林省,人参产业被看成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富民产业,是农业新兴支柱产业,发展人参产业已经纳入省级战略规划。

今年2月,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主持召开人参产业发展专题会议;吉林省省长韩俊带队赴人参核心产区、重点企业调查研究;吉林省政协主席江泽林积极推动人参产业发展列为全国“两会”重点提案。今年5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吉林省人参产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林下参与非林地种参协调发展,园参标准化和林下参标准化种植基地占比分别达75%和50%,鲜参优质率达到85%以上。按照全链条开发的模式,进一步稳定一产、着力提升二产、加快发展三产,一二三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7%、50%、43%。到2030年,人参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总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省农业新兴支柱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意见》明确要进一步健全人参进入食品机制,加快人参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重点支持人参非传统药用部位、活性物质或有效组分、新结构及新靶点或新作用机制等研究,加快益智类、抗病毒类、抗心肌缺血、冠心病类人参创新药物开发。加快多元化、高端化人参美白、保湿、护肤等系列化妆品和日化用品开发,积极培育人参日化用品名优特新品牌。应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方法,加快人参酵素、人参肽、人参发根、饲料添加剂等生物制品开发,进一步提升人参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在此前召开的《加快推进全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文国介绍说,“十四五”期间,吉林省要着力在人参新品种选育、高效种植、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基本补齐人参种植、加工、仓储流通等方面关键短板。要按照全链条开发模式,进一步稳定一产种植规模,推动全省人参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真正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标志性支柱产业。

据悉,2021年,吉林省人参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600亿元,领跑吉林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成为吉林省东部山区产业兴旺的重要标志。而通化市已经占据吉林省人参产业的半壁江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吉林省、通化市两级政府对于发展人参产业空前重视,并出台了政策予以支持。通化市的人参产业理应牢牢抓住这一轮历史发展机遇,在大力宣传人参文化的前提下,尽快形成全社会关注人参、了解人参、喜爱人参、消费人参的氛围。”王朝阳说。

配稿:供求关系正悄然变化 人参价格或看涨

在此之前,国内人参价格在2010年至2014年连续5年出现上涨,2015年之后进入到下跌过程当中。2019年,国内人参价格基本触底,以参龄为4年的园参为例,2019年的市场价格约在25元/斤左右。

参贱伤农。人参价格的持续下跌,令一些人参种植户蒙受了损失,部分人参种植户自2016年开始决定减少种植面积。

2020年,人参价格走势开始出现改观。据通化市当地人士介绍,从2020年开始,人参价格开始出现回升,目前参龄为4年的园参市场价格约在30元/斤至35元/斤之间,林下参价格大约在1000元/公斤至1200元/公斤,参农种植人参积极性有所回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之后,中医药在国内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人对于健康养生愈发重视,进一步促进了人参的销售。”据上述人士介绍。

在通化市农业重点项目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王延禹看来,人参价格走势趋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通化市人参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通化市人参加工企业累计发展到450户,开发涵盖了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生物制品等5大系列人参相关产品800多种。

另外,通化市素有“中国医药城”之称,一些国内知内企业均落子于此,这些药企在每年的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原料人参。在通化市生产的1.5万吨左右鲜参当中,约半数被通化当地的人参加工企业消化掉,剩余半数则是多销往全国各地。

据王延禹介绍,为了防止人参价格出现大起大落,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行动。日前,吉林省有关部门已经明确提出加快建立长白山人参电子交易中心。支持通化重组设立人参交易中心(含线上线下),调节市场供求,稳定原料人参生产和经济效益,保证人参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通化市正在计划整合组建人参交易中心。将通化市吉林省国富人参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吉林省人参电子交易平台有限责任公司业务进行整合,组建国有人参交易中心。力争“十四五”末期,将其打造成集人参交易定价、物流仓储、供应链融资、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于一体的人参交易所。

在采访过程中,多位人参种植户、人参经销商对未来几年人参价格持看涨观点。“受耕地保护相关政策影响,园参的种植面积正在不断减少。与此同时,伴随着通化精参加工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对于原料参的需求也将会与日俱增。在一增一减之间,人参市场供求关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因此未来几年人参价格出现上涨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前述通化市当地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说。

记者手记:人参产业振兴发展
人参不但是“东北三宝”之一,更被视为是“百草之王”,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收载5300余方,其中配伍有人参者就有359方。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参的价值也愈发受到重视。
人参是吉林省得天独厚的特色优势资源,人参产业在吉林省最具优势特色。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吉林省、通化市通过稳定种植业、集聚加工业、升级服务业,统筹推进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等建设,推动人参产业打造高端、高值、高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但是,也要看到人参产业在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例如,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文国此前就曾指出,在“长白山人参”种质资源保护、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中医药品和食品开发利用、品牌培育打造等方面,吉林省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弱项,这些都亟需从政策层面加以解决。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2年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人参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规定六年及以上的人参不能作为食品原料,作为药食同源产品。这个规定已经成为高年生人参特别是林下参、野山参开发利用的瓶颈,在现阶段已经不利于人参产业发展,限制了高端产品研发,难以跟上市场需求。
另外,与一些传统农作物有所不同,人参存在连作障碍,作货后土地休整周期达20-30年。吉林省发展人参产业较早,可利用宜参地资源逐年减少;受耕地保护政策影响,平地栽参模式亟待转型。
虽然人参加工精深化方面发展较快,以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为代表的人参产品也被大量研发出来,但是一些人参深加工企业的市场开发能力不强,市场开发意识仍然有待提高,自家的人参深加工产品仍处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显得颇为可惜。
吉林省有关政府部门已经了解到人参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吉林省明确提出,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发展优势,做好人参产业空间布局,并纳入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做好与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协调,充分保障产业发展空间;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加快推动允许全植株、全参龄人参进入食品。
一些当地企业家也已开始亲自奔波于市场前沿,以便了解最新的市场动态和信息,积极抢抓电商发展的机遇,力争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人参深加工产品。
吉林省、通化市已经吹响人参产业振兴和发展的号角,有关部门及人参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加强人参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助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建设富有时代感的人参深加工高质量项目群,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人参产业的振兴。

(责编:彭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