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烛,鬼吹灯,勘舆倒斗觅星峰。

在《鬼吹灯》中有四大门派,发丘天官、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在四大门派之外还有一派叫观山太保,是个倒斗家族,以一己之力抗衡四大门派。这只因观山太保不同于四大门派,四大门派属于外八行,做的是没本的买卖,而观山太保却是皇封的。

实际上,倒斗家族不止有观山太保,而是四大家族。明代以来,有四大氏族擅长倒斗,分别是阴阳端公、观山太保、九幽将军、拘尸法王。四大氏族的首领都在朝中任职,受过皇帝封赏,各有一套本事,阴阳端公擅长相形度势,统辖窟子军;九幽将军擅长镇河降龙,负责镇守龙脉;拘尸法王擅长降妖除魔,负责镇压尸祸,观山太保通晓异术,负责督造皇陵。

观山太保
观山太保封家本是清溪镇豪族,世世代代居住在巫山棺材峡一带。
在先秦时期,棺材峡盛行巫邪文化。上古巫者死后都埋葬于棺材峡,有着数不胜数的棺材,因此被称为棺材峡。封家就居住在棺材峡附近,他们家族在当地颇有基业,有的是钱。无人可知的是封家常常在暗中倒斗,他们从棺材峡的棺材中得到很多龙骨龟甲,学会一些上古的巫术,因此在当地声望也很高。
元末明初之时,封家家主为封王礼。这时的封王礼还不叫观山太保,而是自称为“棺山太保”,有一套棺山指谜术的手段。

封家的手段不同于四大门派的望闻问切,而是以异术倒斗。这套异术就是封家学的那套方术,是使用古时的烟术、蜡骨法、纸人搬运、驱使尸虫等巫术来倒斗。据说观山太保可以通过秘法驱使蛇蚁虫甲缠绕附在尸体或纸人身上,让他们破解机关或者拿取明器,而且他们倒斗之时必穿牛头马面、无常、吊死鬼等阴司装扮。凭着这套手段,封王礼秘密发掘了很多古冢,不过他倒并不是为钱,而是为了丹砂异书,为了那些上古奇术。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意欲修建皇陵。朱元璋让刘伯温负责主持和策划,刘伯温不愿意接手又不敢拒绝,就推荐了封王礼。封王礼本也不愿意接手,刘伯温早就料到了这一折,已提前给了朱元璋一幅《观山盗骨图》。这幅图上画的是封家先祖在棺材峡倒斗之事,朱元璋虽不解其中深意,封王礼却懂。当朱元璋拿出图后,封王礼以为倒斗事发,只能接手这份皇差。朱元璋询问了一番,看封王礼确实精通陵谱和遁甲之术,就封他和几个弟子为观山太保,并赐刻有观山太保的黄金腰牌,让他们专职为皇家建造陵墓。
朱元璋出身底层,又担心皇陵被人盗发。封王礼本是此中能手,知道世间真正的倒斗高手唯有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四派。四大门派有各有绝技各有短处,封王礼知道发丘摸金最重规矩,就提出毁发丘印和摸金符;搬山道人只为寻找丹珠,皇陵之中不放金丹珠鼎即可;卸岭力士是绿林贼寇,人数众多,需要官府剿灭。这套方法虽没能彻底根除几派,但确实让倒斗四大门派衰败,一度销声匿迹。

封王礼之后,封家首领一直留在御前听用,专门负责修皇陵。到万历年间,封家出了一个奇人,就是家主封师古。封师古实有鬼神莫测之术,他看出当年祖上修皇陵没考虑迁址,现在龙气已尽,就上书请皇帝迁陵。当时皇帝昏庸,根本不关心这件事,封师古一气之下就辞官回老家了。观山太保本在禁中当差,所参与都是高度机密,这也就是后来鹧鸪哨和陈瞎子也不清楚他们的来历的缘故,只是两百多年过去,已没有人关心这些旧事了,皇帝也就任由封师古回了清溪老家。
封师古回到清溪后,家业依然很大。要说钱,封家只开凿巫盐矿脉就有着无数钱财,不过封师古这人倒斗成瘾,经常带着弟子门人去各地倒斗,要丹砂异书也要奇珍秘器,壁画、棺材甚至尸体都搬走。想到自家附近有一座乌羊王古墓,封师古也不顾祖上遗训,带人发了这座斗。自此,封师古醉心于成为地仙,带领清溪镇上的人进了地仙村。

当时清溪镇几乎所有人都陪封师古进了地仙村,只有封师岐一脉没有进入。封师岐是封师古的亲叔伯兄弟,也是个高人,而且洪武御赐的观山太保就有他的一块。封师岐不愿进入地仙村,带着家人离去,他觉得封师古有问题,几度想要去地仙村看看都没成行。临终之前,封师岐告诫后人一定要破掉地仙村。
此后,封师岐一脉数代一直意图进入地仙村。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封师岐一脉别说进入地仙村,连祖传的手艺都丢了,世上实际已经没有了观山太保。最后一个封家后人就是孙教授,是封师岐一脉的人,最后靠着摸金三人组才破了地仙村。

阴阳端公
在《鬼不语之仙墩鬼泣》中有提及阴阳端公,也是出自明朝。这本书的故事实际也是摸金一脉,张三链子的二徒弟是金算盘,金算盘游走于黄河两岸时收下了打神鞭杨方,杨方又有徒弟瞎老义,而主角白胜利也算是瞎老义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