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期实习季之际,前程无忧发布《在校生实习情况调查2022》,试图展现当下在校生的实习情况和实习观念。《调查》显示,疫情下随着企业新设和临时项目频发增加,远程实习和远程工作一样开始兴起。

在校生实习起始时间前置化

随着就业焦虑向低年龄层蔓延,九成的受访在校生认可实习对于就业的实际帮助,六成以上的受访在校生选择主动实习而非因学校要求被动参与。《调查》数据显示,尽管超过半数的受访在校生的首份实习仍旧发生在大三/大四阶段,但也有47.4%的受访在校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已经有了实习经历。在校生的实习起始时间呈现较为明显的前置化趋势。

对比受访在校生的应届(截止2022年7月前为大四)数据可以发现,在大一/大二阶段就开始实习的毕业后获取offer的比例要比在大三/大四阶段才开始实习的高出三成。

《调查》数据同时显示,截至2022年7月,超过七成的受访在校生已拥有三份以内的正式实习经历(非零工兼职),工学类、理学类、文学类、管理学类等十二类专业大类中,工学类、理学类、管理学类、经济学类的受访在校生、一线城市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受访在校生开始首份实习的时间点较早。女性受访在校生比男性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实习态度,在同一学龄段的实习起始时间、实习份数、实习简历投递等横向对比上都早于、高于男性受访在校生。

相比更长的实习跨度时间,大多数受访在校生更有意愿体验不同的实习内容。《调查》数据显示,近九成的受访在校生认为实习跨度时间控制在六个月内及以内为佳,其中,51.9%的受访在校生优先选择实习控制在三个月及以内,38.9%的受访在校生倾向三至六个月。

就业求稳情绪延续,岗位选择与市场需求存在错配

《调查》数据显示,综合排名来看,受访在校生对于实习的目标企业类型排序依次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外资/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前程无忧《2021重点大学毕业生需求和求职报告》同样显示,受访的毕业生投票两类“企业类型”时,79.0%的毕业生两个选项中包含了“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占了总票数的39.0%。2019和2020年这一调查结果分别是29.0%和35.0% 。首选国企的人中,半数也倾向“政府机构”的工作机会。

从实习主要目标行业来看,处于“退潮期”的互联网行业仍是受访在校生的首要目标,占比近四成,银行/金融、制药/医疗、快速消费品、公共事业紧随其后。从实习主要目标岗位来看,基础运营类、新媒体类、市场推广类、产品类、人事/行政类等因专业限制较少、实习上手难度较低成为受访在校生“扎推”的实习投递方向。但从市场需求来看,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趋势驱使所有行业的企业都往“高科技属性”靠拢,新增的应届岗位需求大半为为数据类、算法类、产品类工作,生产类、市场推广类岗位进一步缩减。在校生在岗位选择方向上与市场供需仍有不小的错配。

“老师推荐”、“ 学长/学姐推荐”、“ 学校实习基地”等成为受访在校生了解具体实习岗位内容的主要途径,超过七成的受访在校生通过招聘/实习网站投递简历去竞争这些机会。

重视“软硬环境” 远程实习逐渐兴起

在2020疫情发生之后,在校生的大半时间可能并不是在校内渡过,工作地点、工作形式逐渐成为在校生选择实习/就业时的重要考量,《调查》数据显示,学校/家乡所在省市因生活、通勤的方便程度称为在校生选择实习时的首要影响因素。前程无忧《2021重点大学毕业生需求和求职报告》同样显示“工作地点”越来越重要,2020年和2019年对“工作地点”敏感的受访毕业生分别为62.0%和36.0%,2021年已经跃升为74.0%。

“硬环境”称心满意,也不意味着实习一切圆满。《调查》数据显示,“实习工作琐碎,没有实际收获”、“入职前后工作内容和描述不符”、“上级仅指派任务,没有辅导”是受访在校生实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三种困扰,分别占比47.4%、38.2%、31.3%。因此,几乎所有受访在校生对于实习的“软环境”都非常看重,希望“有实习导师授课”和“直属leader友善”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诉求。前程无忧早前的其他调查也显示,各意向求职行业的大学生均普遍希望雇主能够提供“更明确的个性成长培训方案”。

除了线下实习,随着企业新设和临时项目频发增加,远程实习和远程工作一样开始兴起。 “四年大学,三年疫情”的现实让超过七成的受访在校生关注并愿意积极参加企业的各类线上实践项目,近三成的受访在校生已经参与至少一次的远程实习项目。在校生希望在有限的时间、有限制的空间条件下,通过更多的实习项目经历来提升个人优势,以此满足新时期就业市场的需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叶婉

举报/反馈

青瞳视角

696万获赞 79.6万粉丝
立足北京,提供深度资讯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