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征,

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

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

九州遍洒黎元血。

……”

这是西南联大的校歌,豪迈、霸气,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时不我待,充满了战争年代不畏强敌来犯,甘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之情。

一群一二十岁的青年——祖国未来的希望和支柱,就在这样物资落后、环境艰苦、思想自由、开放包容的校园中求知识、做学问,先后成就了一大批民国的天才、大师级人物。

而这样一座处于抗日战争年代,由北大、清华、南开所组成的战时、临时性大学——西南联大,也成为了足以和哈佛、剑桥、牛津等平分秋色的大学,可以毫无愧色的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

一个联合大学的校歌如此,校风自不必说,那个年代的所有事物都必不可少的要沾染上战乱的色彩。

但正是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背景下,有这么一大批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钻研,争分夺秒,专心致志的做学问,从而涌现出了各行各业的开山式人物。

比如,有国学大师陈寅恪,“二云居士”刘文典,文学斗士闻一多,考古学家李济、董作宾,建筑天才梁思成、林徽因,哲学专家金岳霖、文学大家朱自清、沈从文等等。

除了这些德才兼备的老师、教授外,西南联大还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他们后来也都牢记联大校训,成为了对祖国有用、对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材。

本书的作者——艺术大师汪曾祺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他的回忆录,回忆在1939年到1946年他在云南度过的七年求学时光。

汪曾祺

稍微了解汪曾祺的人应该都知道,他的爱好广泛,思维活泼,性格乐观开朗,是个十分热爱生活的“老顽童”。

他笔下的花鸟虫鱼、山珍海味,时而变成图画活跃在宣纸上,时而又变成文字跳脱于纸张间,总之他是个很有趣的艺术家。

爱吃、爱玩,爱研究美食,也热爱大自然的所有花花草草,他的文字风格也趋向于直白、平实、有趣。

他的小说在国内被称为“散文化”的小说,不讲究结构,追求自然随性。

这样一个乐观豁达的人,当年求学于西南联大时,也度过了很艰难的苦日子。

没钱吃饭就睡到大中午不起床,可以省下一顿早餐,他的朋友朱德熙见他晌午了还没露面,就夹了一本厚厚的英文字典,拉着他一起到文明街的旧书店卖掉,两人就高高兴兴地去吃一顿焖鸡米线或破酥包子。

后来他毕业后在昆明的一所中学教书,住在白马庙里,地段孤立偏僻,四周都是农田,经常失窃。

但是被小偷偷走了什么东西,他们倒也不着急、不在意,翻个身继续闷头大睡,一副浑不在乎的样子。一是这些身外之物没什么好紧张的,二是本来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大家都是一样的穷。

汪曾祺的这本回忆录提到最多的是当年昆明的风土人情,以及他在西南联大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沈从文

他的老师沈从文对他的影响最为深刻。不仅在他的心里播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还用自己写文章的经验和心得,来给同学们教写作课,用心的给每一位学生写评语,推荐读物,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教书,是他文学的启蒙人。

闻一多

“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一多先生总是以这样一句豪迈的开场白开启他的楚辞课。

他从战争一打响就开始留胡子,声言:抗战不胜,势不剃须。他的性格豪爽、激进,是个满怀抱负和理想的斗士和诗人。

他上课时可以和学生一起抽烟,不拘小节;用别人用完的凸笔,还能写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勤俭节约;他自学刻章,贴补家用;他讲课像演讲,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文采斐然,常有理工学院的同学穿过一座城来听他的课。

这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写照拼凑出的是一个炽热、冷静、专注、刻苦,富有魅力,充满能量的一位大教授。

跑警报

抗战年代,昆明的警报非常多,一旦有敌机来袭,全城的警报都会马上响起,西南联大的学生、老师就开始成群结队的往城外跑,藏在土洞里或者山坳间,等再次响起解除警报的声音,大家才三三两两的往回走。

因为警报太多,太频繁,所有就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比如有的学生或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就把书本或者作业带上,在野外躲警报的时候优哉游哉的继续做学问;有的学生脑回路清奇,大家都跑警报走了,没人抢开水房里的水,就可以留下来洗澡、洗头、煮冰糖莲子吃了;还有人在回城的路上低着头认真寻找别人匆忙跑警报时掉下的金戒指、金耳环什么的。

泡茶馆

泡茶馆是昆明人的爱好之一,在那样的混乱时代,也不影响人们热爱生活的心。

在茶馆里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马帮队是去喝茶解渴、休息的;小市民是去互通消息、唠唠家常的;闲人是去打牌下棋、听曲休闲的;联大的学生是去写作业、观察生活、消磨时间的。

遛翠湖

翠湖是昆明的标志,霸气地横在城中,一座大石桥穿湖而过,每天都有车辆行人在翠湖上来来往往。

汪曾祺对翠湖是很有感情的,他曾每天过湖去图书馆看书,喝茶,散步。

还有很多其他的回忆文章,汪曾祺在其中都注入了很深厚的情感,怀念、感叹、哀而不伤,带着读者一起追忆那段艰难、困苦却又充满快乐、自由的七年。

昆明的雨,昆明的花,昆明的叫卖、小吃,昆明的年俗、草木,昆明的旧街道、旧书摊,联大的同学,联大的老师,联大的新校舍,联大别开生面的名教授公开课,每一帧都为我们留下了那个年代昆明和西南联大面貌一角的珍贵文字资料。

但可惜的是,现在很多都已经消亡了,小竹楼变成了钢筋水泥,老街昔日的吵嚷吆喝没有了,翠湖也大变样了,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老味道逐渐跟着消失了,不得不说是一大无奈的缺憾。

西南联大涌现出的能人志士实在太多,汪曾祺先生的回忆只是让我们看到了他生活圈的冰山一角,还有其他很多教授、同学的故事一样的充满传奇。

在那个全国各地的同学或步行、或坐船、或骑了毛驴考大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的魅力不止在于有一大批优秀的老师,还在于当时自由开放、鼓励创造的学风,给了学生足够的尊重,最后反馈给国家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一个峥嵘时代。

举报/反馈

晚舟南星

7665获赞 1738粉丝
天地辽阔,太仓一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