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
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
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
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
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
它被称作中国西南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是中国统一的历史见证
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凉山境内的“茶马古道”
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蜀地“茶马古道”与云南“茶马古道”
相连接的重要路段
并且其向西还有若干直接通往藏区的支线
区域位置凸显
▲“茶马古道”凉山段走向及文化遗存点分布概况
凉山境内的古道首推“零关道”,它是“蜀身毒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沟通四川与云南的重要交通线。“零关道”从汉源进入凉山,从北向南贯凉山而过。从“零关道”向西的支线有多条,主要的道路有四条:三垭古道、泸宁古道、润盐古道、盐木古道。
“零关道”通过凉山的具体路线为:汉源晒经关—甘洛青溪峡(道)—海棠—蓼坪—越西保安—越西城—小相岭—南箐—喜德冕山—冕宁泸沽峡—泸沽—西昌礼州—西昌城—黄联—德昌城—会理甸沙关—会理城—鱼鮓—云南境。
到明清时期
凉山的“茶马古道”呈现出更为繁荣的状态
“茶马古道”上人来人往,马站林立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随着公路的开通和增加
“茶马古道”慢慢地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成为历史的记忆
据初步调查,凉山境内与“茶马古道”相关的文物点多达数百处,重要的文物古迹近60处。文物点的时代从新石器时代,历商周、秦汉、唐、宋、元,直到明清,时间跨度达4000余年。类别包括古道、古遗址、古城址、古城、古镇、古街、古塔、古桥梁、古寺庙、古民居、古墓葬、古关隘、古驿站、古碉楼、古岩画、古石刻题记等。其中包含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县文物保护单位。
#青溪峡古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溪峡古道是川滇古道的干线,位于甘洛县坪坝乡,全长约5公里,古驿道顺河流自南向北通往汉源晒经关方向。两面山坡植被保存较好,路面石板上仍留有多处马蹄印。
#丁山桥及零关题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山桥及零关题记位于越西县丁山乡丁堰村。丁山桥建于明代,因马帮多过此地,如今桥面上仍然留有马蹄痕。“零关”题记镌刻于清末,位于丁山桥西北的山崖上,丁山桥及“零关”石刻题记是反映零关道历史的主要见证与标志。对于研究南方丝绸之路有一定的价值。
#登相营古驿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相营古驿站位于喜德县冕山镇,在川滇古道的干线上,它始建于明初,并且是目前茶马古道上保存的最为完整的古驿站之一。驿站是保证古道畅通的必要设施,对于研究古道的历史和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老冕山营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冕山营遗址位于喜德县冕山镇瓦厂村,四周有卵石堆砌的城墙,城有四门,现西门已毁。老冕山营遗址唐代为初裹驿,后又称桐槽站(驿)。明初为冕山堡,属宁番卫。明洪武二十七年改置冕山千户所,清雍正八年改设抚番县,后又改名为冕山分县,设守卫冕山桥千户所。
#泸沽峡#
泸沽峡位于孙水河汇入安宁河的交汇处,峡谷幽深,水流湍急,两岸岩崖险峻,水中怪石嶙峋,是零关道上的重要关隘。泸沽峡南壁原有潮音寺和“西南形胜”等清代石刻题记,潮音寺早年被毁,近年重建,石刻题记犹存。
#泸沽古镇及城墙遗迹#
唐代川滇古道上的平乐驿设在泸沽,泸沽一直是控扼川滇古道的一处紧要地。历史上西晋和成汉、唐与南诏吐蕃都曾在泸沽发生过战事。泸沽镇及附近地区也曾发现有汉代遗址和汉井等遗物。现泸沽尚保存土筑城墙一段,为清代泸沽汛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