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拙说教育
2022-07-27 14:52

感谢你阅读,请关注点赞!

不和谐的家庭,吵闹是看得见的不幸,不吵闹是看不见的不幸——往往更不幸。一个不和谐的班级,总是吵吵闹闹,老师在时显出安静的假象,孩子都学不进去。单凭吵闹的风气,就能准确地预判,没有希望。

一个好的班级就跟一个好的家庭相似,师生形成默契,彼此没有多余的话,往往一个简单的眼神就有了深刻的交流。

优秀的班主任是人生的导师,孩子都清楚,该干什么,怎么干,而且懂得为什么干,即干的价值观。半期一期后,我的班级就养成良好的风尚,班主任在与不在,都一个样。

我不在时,不仅有干部管理,而且师生间结成稳固的默契,称为风正气清。

我对同仁讲,这就是遥控!

领导对同仁讲,有的班主任照看着,班级还乱糟糟的,远没有人家不在时的风气好!

班主任教育孩子就是塑造自我形象的历程,好的班主任讲出的道理都是信仰,是发诸肺腑的思想,决不仅仅要求孩子做到,自己更是践行的亲切榜样。

班主任不仅要宣誓信仰自爱和他爱,而且用具体的行为生动地诠释信仰,向孩子证明,这才是幸福的真理!反之,只有教条丢失信仰,班主任的教育基本没有影响力。

孩子见到我,眼眸里不只有文化赋予的恭敬和顺从的表情,更有沉静的信赖和愉快,仿佛想跟我说什么,却只有“老师好”的问候,因为眼神的交流里有丰富的默契。

我们彼此都高兴见到对方,就像高兴见到朋友一样。尽管有值日班长守候大家,可课间,我还是习惯性的去教室走走,跟大家照照面。

对于我,班级管理只对少数孩子有意义,因为大多孩子好习惯已养成,什么时候干什么,怎么干都很清楚,干嘛要人管呢?

再也没有比信任和默契更重要的了。我敢说,跟我保持极好默契的孩子,都因为身在我的班级而感到快乐和幸福,思想和学习都不断进步。所以,良好的风尚总是不断感染和渗透少数需要重塑的生命。


不过,就是习惯不好的孩子,我们间也有默契,尽管默契里还有稍许隔阂,带有一种压力的意味,可默契仍非常重要。

孩子觑我的眼神显然含有敬畏,似乎把我当正义良知的旗帜,不由得显出惭愧的神情,举手投足不由得很规矩。最重要的是,孩子恶习有了约束,不再肆无忌惮,违纪的行为收窄。

孩子十分清楚,老师对自己是不满意的,但能适度容忍,也就是允许自我循序渐进地告别恶习。孩子更清楚,老师十分严格但不严酷,所以自己不能放纵,而是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让老师满意。

恶习腐蚀的孩子跟我的默契更显得难能可贵,我们的感情更深厚,因为只有我才懂得孩子进步的艰难,也才从容地等待花开。我感到幸福的是,对问题孩子的理解超过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也才培养孩子认识自我的文化智慧。

如果家长也能像我一样,对待孩子既非常真诚要求严格,又能体谅孩子为进步作出的努力,重塑优异生命就有了希望。


这是看得见的默契。还有看不见的默契呢!我不在身边时,孩子们一样懂事,仿佛有道无形的契约,规范孩子的行为。

因为信任我,了解我,孩子非常清楚,哪些事儿该做,不做就对不起老师;哪些事儿不该做,做了就无法面对老师。这种没在身边的约束力,对于问题孩子,意义重大,成为孩子诚心重塑自我的一种承诺。

诚然,也有“胆大包天”的时候,我发现后,孩子就诚心诚意惩戒自己。

一个孩子违纪,我惩罚他,站在教室后面上一周课。看到孩子规矩地立着,写笔记也不方便,就觉得惩罚过重;过了两天,就请他回到位置上。可孩子拒绝了,坚持站满一周,从此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因此,我们要最大可能地影响和重塑生命,必须跟孩子形成稳固的默契,家长与孩子间不也一样吗?

建议家长收藏!

举报/反馈

宁拙说教育

7.3万获赞 3.1万粉丝
让你成为充满爱和智慧的父母,导你成为杰出的语文教师,带你成为有谋略的幸福班主任。
中小学教师,何明锋,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