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运用监测手段 提高病媒控制水平——徐汇区全面开展蚊虫等病媒生物监测工作

原创 徐汇区爱卫办 徐汇健康

当前,上海酷热难挡,全民抗疫,为坚决预防新冠肺炎疫情与媒介传染病叠加传播,清除病媒生物栖息孳生环境,创造良好社区公共卫生环境,从7月初开始,徐汇区全面开展各项蚊虫密度监测和控制工作,用规范的监测数据和手段,科学指导日常蚊媒控制工作,提高辖区蚊媒控制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

据了解,为保证数据有效全面,徐汇区采取多种蚊媒监测手段:一是监测成蚊密度,采用诱蚊灯法、二氧化碳捕蚊器法和双层叠账法等;二是监测蚊幼密度,采用诱蚊诱卵器法、人诱停落法、布雷图指数法和勺捕法等,其中,二氧化碳捕蚊器法、诱蚊诱卵器法和布雷图指数法的监测点实现了全区13个街镇全覆盖,监测点类型涵盖了居民住宅和商体建筑的房屋内外环境,以及公园绿地、河流池塘、建筑工地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生态环境。

近两周的监测结果显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的密度全区未超过预警线,处于相对安全范围之内,但部分街镇已趋近于临界高值,需要加强蚊虫控制措施。从蚊种角度来看,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为我区优势品种,与往年一致。对此,区爱卫办已及时将相关监测数据反馈至各街道镇,要求街镇予以关注和落实整改。

当前,除了上述蚊媒监测工作以外,区爱卫办还协调区疾控中心组织开展蝇和蟑等病媒控制工作前后密度调查与效果评估,从而提高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日常管理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居民健康和生活环境卫生。

供稿:刘翔宇 朱伟

原标题:《规范运用监测手段 提高病媒控制水平——徐汇区全面开展蚊虫等病媒生物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