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曲靖日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徐章喜 彭城) 宣威市阿都乡大佐村自今年启动实施精品示范村项目建设以来,严格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产业配套”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大力实施村容村貌提升、乡风文明、发展特色产业、基层治理等工作,建设项目的实施让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阿都乡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的示范引领作用,补基础设施短板、强产业发展、重社会治理,通过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发展,让村庄美起来,让村民富起来。大佐村作为宣威市实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品示范村之一,项目资金500多万元,涉及大寨、新街、大田、土地山四个自然村,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蔬菜种植和烤烟育苗为主的农业产业基地。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预计今年8月完工。大寨自然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目前人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硬化、公共厕所、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垃圾清运等小型公益性生活设施已基本建成。按照建设“庭院花果化”“村内园林化”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标准,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乡村两级结合大寨村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建设文化小广场、聚心亭等阵地,讲述“一片竹林、一幢私塾、一棵古树、一口古井、一个老人”五个故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大佐村还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定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实施“清廉村居”建设,将清廉文化、孝亲文化、移风易俗等文化元素融入村民生产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