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到她家,就看到10岁的小明正委屈的小声抽泣,而朋友则一脸怒气的站在旁边,原来,是小明磨磨蹭蹭,耽误了一大家子的行程。
作家张文亮曾写过一首散文诗《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从事家庭教育很多年,每周都能接到家长关于孩子磨蹭问题的咨询,而且是从2岁多到20多岁的孩子都有,例如孩子起床慢、写作业慢、吃饭慢,做事慢......
为人父母,相信大家都因为孩子的拖拉、磨蹭问题生过气。
家长往往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所以感到非常的困扰,看着孩子委屈的样子,作为父母我们怎么会不心疼?可每当紧急关头,我们还是忍不住总嫌弃孩子磨磨唧唧。
孩子磨蹭的问题,一直让不少家长头疼。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磨磨唧唧呢?
孩子做事磨蹭,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
1、理解孩子缺乏做事的连续性
磨蹭的孩子写作业时总爱东张西望、吃东西、上厕所......
这种做事的不完整性让孩子很难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一些家长,害怕孩子不认真,就一直陪在孩子身边进行监督,时间长了便给孩子养成依赖性。
家长可以在晚上休息时,与其狠狠地催孩子“赶快上床睡觉”,不如换种角度,轻轻地告诉孩子“先去洗漱,然后乖乖躺床上哦”。
比如出门前,提前给孩子留点自由时间。如果孩子反复拖延,还是迟到的话,就可以让他承受事情办砸的后果了。
这些包容性的手段,相比简单粗暴地“催促”,有用很多。
2、接纳孩子的“慢”,耐心陪伴孩子成长
很多家长都用过必杀技——“倒数三个数”。这招刚开始会让孩子乖乖听话,很快就会失效。比起吼叫和催促,不妨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
比如:“妈妈,等等我。”从学校到回家,短短15分钟路程,在儿子的磨蹭中走了整整40分钟,他一会儿蹲在地上看蚂蚁,一会儿趴在草里找昆虫......
这个时候,与其大发雷霆,不如换个角度,你会发现,原来孩子是一个这么有好奇心的孩子,他对世界充满了热爱。
当家长的心态变了,孩子反而更听得进去话。
就像《孩子,你慢慢来》中写的:
“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3、家长要以身作则,身教大于言传
曾有心理学家分享过一个理论:如果你认为孩子有问题,很可能是问题出自于你自己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的催促,其实很可能只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就是焦虑不安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是在给孩子树立榜样,甚至可以说,家庭环境的教育会决定孩子的生活习惯。想让孩子增强时间观念,家长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答应孩子的事情就要做到,尽量少说“等一下”“马上”。
4、适当表扬孩子
当孩子们做事时,家长要学会口头表扬孩子:“今天写的字比以前更漂亮!”“今天吃饭真的很快!”“今天的作业速度比昨天快了5分钟”,“今天收拾书包比昨天快得多。”......这样的奖励虽小,但效果却很明显。因为小孩都有攀比心理,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愿每一个父母都能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用爱陪伴孩子的一生。被爱浇灌的孩子,必定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