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威海市民政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突出“三个聚焦”,用为民服务实效检验干部作风改进成效。
聚焦保障弱势群体生活,优化服务质量
针对低保家庭中7类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基本生活难以得到全面保障的问题,在山东省率先构筑重症精神病患者安养家园,按照“愿进全进”原则,逐一核对低保人员数据,主动进村入户开展集中收治行动,全市共摸排低保精神病患者1690人,有集中供养意愿161人、已集中收治112人,实现患者集中管理、救治,切实提高患者康复几率,减轻家庭经济、精神双重负担。
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需求,试点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组织协调云智慧养老便民服务中心具体实施、第三方机构提供个性化服务保障,目前全市建成85户,其中环翠区30户、荣成市40户、乳山市15户,文登区完成签约40户,持续推进家庭设施精致化设计、适老化建设,有效破解家庭养老过程中的生活难题。
针对农村老人就餐卫生、食品营养难保障问题,出台《农村老年餐桌建设和管理办法》,规范农村老年餐桌建设、管理工作,目前已组织开工建设农村老年餐桌186处,完工87处,开工率、完工率分别达到原计划的200%、93.5%,稳步提升农村老年餐桌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聚焦落实各项救助政策,提高办事效能
针对群众对救助政策不了解、办理流程不明确等问题,借助平台力量,迅速开展社会救助“码上通”推广工作,制作4000个二维码宣传牌、协调各区市印制2.5万个二维码,张贴在全市村居公共场所、口袋公园等人群聚集场所,努力实现全域覆盖。
开通“一码见政策”“一码见程序”“一码申请救助”等功能,实现救助政策“码上知”、救助程序“码上见”、救助事项“码上办”,目前“码上通”浏览量超9万次,有效推进社会救助政策落实落地。
为保障残疾人群切身利益,精准定位其实际需求,创新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短信提醒”和“全程网办”,通过信息化手段,筛选对比残疾人员数据、低保人员数据,确定保障人员,先后发送3次保障政策短信,提醒申领补贴。目前共发放短信2000余条,将600余名残疾人纳入保障范围,促使民政服务精致化、科技化,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聚焦维护群众基本权益,解决隐患问题
针对低保认定审核把关不严、养老机构收费不规范等15个问题,主动公开信访举报电话和邮箱,拓展群众举报渠道,同时分管负责人带头深入基层明察暗访,认真查摆业务处理、工作作风等方面问题,目前已开展监督检查24次,自查发现问题18个,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每月督导落实,已整改完成问题16个。
聚焦提升民政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紧密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成立47个检查组,围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问题整改等方面,督导检查196家民政服务机构,排查出生熟食品存储不规范、安全教育培训不及时等问题202个,全部建立问题清单,实施销号管理,助推民政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保障群众消费体验,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杜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