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樊昕旖

  

  一手握着桶把,另一只手扶着桶体,向上一用力,19公斤重的桶装水迅速落在左肩上,动作熟练有力。35岁的郑乐清成为一名送水工已经将近5年了,经过这些年的风吹日晒,他的肤色早就成了古铜色,在烈日下泛着亮光。

  郑乐清所在的桶装水配送中心只有他一个人,日常所有的接单、送水都是他一个人负责的,所以他既是老板又是员工。

  7月14日中午11点半,手机显示户外温度已经逼近40℃,在外面稍微站会儿就被晒得大汗淋漓,但是郑乐清的脚步却没有停下。记者在市区富润路等到郑乐清时,他刚骑了20分钟的电动三轮车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赶过来。郑乐清身材偏瘦,皮肤黝黑,穿着的红色工作装早已被汗水浸湿,旁边坐着的是跟他来体验生活的小儿子,晒得满脸通红,豆大的汗珠从脑门上滴下来。

  每年夏天都是郑乐清最忙碌的时候,平均一个上午要送150桶水,按每桶水19公斤粗略估算,半天就要送近3吨的桶装水。“天气热了,订水的人也多了,其他的都还好,最怕的就是没电梯的楼房,要一桶桶扛上去。”他告诉记者,当天早上7点半就开工了,送完手里的最后两单就可以回家吃饭了,“我们只有过年才休息几天,平时只有中午吃饭的时候能稍微休息下,下午还要继续送,一直到傍晚六七点。”

  在烈日下奔波,郑乐清和儿子没有任何的防晒措施。他笑着说,男人不用这么讲究,“涂防晒霜扛水桶时容易打滑不方便,穿防晒衣又麻烦又热,我们没这么讲究,下雨天也不穿雨衣,上下楼不方便。”

  12点不到,郑乐清到达富润路的嘉兴文创中心。虽然忙活了一个上午,但郑乐清的动作依然娴熟麻利,他从车上拿下小推车,将3桶水放在推车上推进楼内,然后拎起两桶水就上了3楼,“一桶桶扛太麻烦了,我一般都是一手拎一个,如果只有一桶的话就扛在肩上,这样轻松点。”

  从楼上下来,郑乐清把车上的空桶放置好,一边擦汗,一边拿起自备的水瓶一饮而尽。虽然送水的电动三轮车上有遮阳棚,阳光无法直射,但车上的皮质坐垫仍然热得发烫,郑乐清却管不了这么多,麻利地跨上车,直奔下个目的地。

  “你跟着我走,往那边拐出去是最近的。”记者骑着电动自行车跟随郑乐清抄了一条“近路”,很快来到了位于中环南路上的海逸家园。郑乐清说,他并没有固定的送水范围,只要有订水电话打来,他都会送水上门。5年来,他对嘉兴的大街小巷已经“了如指掌”,能够准确地找到通往每个目的地的最近道路。

  12点10分,到达海逸家园,这是一个没有电梯的老小区,他从车上卸下了两桶水,一手拎一桶,随后便徒步上楼。喘着粗气,汗水沿着两鬓滴落,但是他的步伐仍然坚定而果断,“送水是个体力活,像这样爬6楼的时候就不能停,要一口气爬上去。”

  将水送上6楼,郑乐清的全身像被泼了好几桶水的样子,当他正给订水的奶奶数着水票时,奶奶给他递上了两支冰棍。郑乐清非常不好意思地收下了,但没有打开,而是下楼递给了儿子。“现在天气热,有时候上门晚了,他们也不会生气,经常会给我们递上冰水和冰棍,就是因为有了顾客的理解,我才能在这行一直干下去。”郑乐清笑着说。

  送完上午的订单,郑乐清在账本上仔细地一个个核对着,画上钩号,然后回到水站。水站里,郑乐清的爱人也刚刚送完水回来。“现在孩子放暑假了,我老婆带着他们来帮我,我也可以稍微轻松一点。每年只有孩子放暑假的时候,才能感受一下一家团圆的感觉。”

  每天,郑乐清都要来回奔波,但是他觉得累并快乐着。“干这行虽然辛苦,但每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我很满足。”郑乐清笑着说道。

举报/反馈

人民融媒体

8216万获赞 109.7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