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他是述而不作的哲学家(述而不作是指只论述,而没有著作),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其人生相丑陋,身材粗壮,烂眼,塌鼻,大嘴,厚唇,生活简朴,粗茶淡饭,从不穿华丽的衣服,虚心好学,遍求名师,学识广博,无正当职业。与结发妻子克珊西帕育有三子,其妻凶悍异常,但苏格拉底耐性过人,修养极佳,总是逆来顺受,幽默大度。
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和这样一个妻子和谐相处?
他回答说:我所以要娶一个蛮妇,就是要借以磨炼耐心,若能和这样一个妇人整体厮守,还有什么人不能和谐相处呢?
他试图冲破现存的一切习俗和制度的藩篱,向人们灌输全新的思想和理念。他深爱着自己的城邦和同胞,不忍心看到人民的堕落和城邦的懈怠。他自比牛虻,要不停的叮咬雅典城邦这头巨牛。雅典法官以不敬国教,蛊惑青年的罪名,将他处死。深爱着他的友人企图帮他逃狱,遭到苏格拉底严厉斥责。他说:既然代表着正义的法庭判我有罪,作为一个公民就应该服从法律,否则,我不就真成了无视法律之人。最后苏格拉底毅然饮下毒酒,从容就义,以死明志。
苏格拉底以自己的内在意识确立的原则与现存的道德和法律相抗衡,这种牺牲值得吗?
苏格拉底与那些大多数哲学家不同,其他哲学家(诸如米利都学派,爱利亚学派,德谟克利特,恩培多克勒等)更关注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世界的运动与形成规律是什么,人是怎么人是世界的,其他哲学家更加关注天上的事物,而忽略人本身。而苏格拉底把关注点从天上拉到人间,他常常关于人类问题进行辩论比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虔诚?什么是勇敢?等其目的在于回答:人生到底应该追求什么以及如何获取真正的幸福,因此从根本上说苏格拉底哲学是一种深切现实关怀的伦理学。
幸福的真义
苏格拉底认为幸福不在于健康的体魄和无尽的财富,而在于得到心灵的充实与安宁。幸福不在于欲望的满足,而在于清心寡欲,一无所求。
安提丰的刁难
安提丰:你过得生活是一种使得奴隶都不会过得生活,你所吃喝的饮食是最粗鄙的,你所穿的衣服冬夏一样且褴褛不堪,你既无长袜又无长衫,金钱这种东西当人们接受它的时候会高兴,你却分文不取。
苏格拉底:我不追求美食华服,我只是想通过简朴的生活锻炼自己的体魄,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当朋友或者城邦有难时,能挺身而出的往往是那些能够忍受饥寒的人,而不是那些养尊处优的人。安提丰你好像认为,幸福就在于奢华宴乐,而我则认为,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会愈接近神仙,神性就是完善的。
自知自己无知
苏格拉底说:神认为我有智慧是因为我能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并不断求知。苏格拉底认为,幸福的生活源于智慧;未经审视过(什么是未经审视?意为没有经过思考自己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漫无目的的活着)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又清醒地认识到,人生的智慧是极难得到的,绝不可强不知以为知。一定要保持谦卑的胸怀,这样才能孜孜不倦的追求下去,直至生命结束的那一天,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智慧,而不在于拥有智慧
真正的智慧是神的财产,而我们人的智慧是很少的或是没有价值的,那个神谕无非是他们用来告诉我们这个真理的一种方式。苏格拉底对于智者学派贩卖知识的勾当嗤之以鼻,他认为智慧不可传授,苏格拉底绝不自命为道德宗师,更不齿于靠讲课敛取钱财。
灵魂助产术
笔者认为,苏格拉底的母亲是助产婆,而他则是灵魂助产师,他的灵魂助产术就是以对话的方式,通过诘问,一步步引导人们说出满意的答案。灵魂分娩同产妇分娩一样会经历痛苦,而苏格拉底的本领就是鉴别真胎与假胎。
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否认永恒的知识,也即否认永恒的美德。他认为,追求美德与追求知识是一致的,因为美德就是知识。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断定,一个人如果拥有了关于美好事物的知识,他就不可能做坏事,而一个人如果没有关于美好事物的知识,他就不可能做好事,
什么是美德?他首先解决的是个人修行问题,他坚决主张,个人的品行取决于对知识的渴求。只有在知识的追求中才能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正确的思维方式是正确行为的最佳保障。
笔者认为:恩格斯说“凡是存在的必将灭亡”,人也如此,在有限的生命里去追求永恒的价值,是我所求。像苏格拉底一样,虽衣衫褴褛,穷困潦倒,食不果腹,却乐在其中,作为一个“灵魂助产师”,他向雅典既有道德规范与法律原则发起挑战,像牛虻一样时刻让城邦保持清醒,他追求幸福的真义与理想的生活方式,他追求知识与美德,他有着谦逊的品德。他蔑视一切物欲的诱惑,甘于清贫,只以精神的充实为圭臬。
医学治愈身体伤痛,哲学洗涤灵魂肮脏。时代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哲学解决,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精神追求是否应该也有所发展?我们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如何去追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