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涟源杨市镇,古称杨家滩。缀饰在龙山山麓,孙水之滨,充溢湖湘地域的灵性与淳朴,张扬大湘中的雄壮和神奇,在历史和现实的罅隙,蒙纱而立。
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时,踏着杨市镇老街溜光的青石地板,站在明代修建的吊满木莲的石拱桥上眺望,清波碧浪的孙水河,从逶迤层迭的龙山缓缓流来,过这座千年古镇,与涟水汇合,流入湘江。
从胜梅桥顺着蜿蜒的孙水往下,老刘家、存养堂、存厚堂、光远堂、佩兰堂、师善堂、云桂堂、静养堂、宝让堂等建筑如连绵不绝的群雕,气势恢宏。
/
旧时,孙水通航,这里是去宝庆、长沙、安化、衡阳的要冲,龙山一带的竹木、土纸、药材和来自汉口、长沙等外埠的工业品,都在这里集散。历史上是水陆要塞、兵家争地、 汉苗杂居。
抗战期间,湘黔铁路东段通车,很多工厂、学校从大城市疏散,到这里开店、学、设厂。
当时省立周南女中、湖南私立岳坪中学都在这里办过学,因此,有"小南京”之称,并流行"把把戏戏南岳山,花花闹闹杨家滩"的民谣,足以反映其繁华。
/
如今,集古镇景点水泊景观、名胜古迹、人杰地灵于-体的杨市镇,就像一位内涵丰富、典雅宁静、婉容秀丽的的女子。
“养在深闺人未识”、 “犹抱琵琶半遮面” , 既显露出一种古风遗韵,又凸显出一种现代雅韵。
杨市镇位于孙水中游,地处娄底涟源市东南部,距城区17公里,1995年机构改革撤区并乡时,由原来的杨家滩镇、太和乡、 快溪乡合并而成的三合一大镇。
据史记载,远古时候,杨家滩是九黎蚩尤与炎帝农神文化的交汇地,中古时候是汉文化与梅山文化的交汇地,是汉民族与九黎民族的前沿碰撞得,唐高祖武德年间就形成了集镇。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湘中建制连道县,系县治龙城所在地,自此二千多年长盛不衰。
境内宗祠寺观、堂屋小苑、石路亭碑、津渡桥梁等各类历史建筑星罗棋布,现存传统建筑30余处,中7处湘军故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汲古书院被誉为”湘军黄埔军校”。
杨市镇不仅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着秀美的自然景观。涟源龙山的大部分景点即属于杨市。
//
龙山于2007年1月4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湖南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位于涟源市城南,孙水之源,距娄底市区仅45公里,总面积8926.37公顷, 森林覆盖率92.35%。负氧离子极高,每立方厘米35000-70000个,是典型的天然氧吧。
/
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共分凤凰、药王、铁狮、茶竹、马、飞水崖、 将军石七大景区,有“四十八面龙山”之称,是一处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胜地。
园内群山漫舞,林涛浩荡,悬瀑飞流,云雾缭绕,鸟语啾啾,山花飘香,更有岳坪峰的日出,彩凤湖旁的晚霞,马湖的水上乐园,飞水涯的怪石嶙峋,凤凰村的古朴民风。
//
在海拔1513.6米的龙山岳坪峰顶还建有一座纪念唐朝医圣孙思邈的药王殿, 石墙铁瓦,古香古色,殿内藏有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尚存1240个药方。
据《宝庆府志》卷65《疆里记五》中记载“唐时孙真人(即孙思邈)修炼于此(岳平顶寺),唐时建小庙祀之。”孙思邈逝世后,至宋元时,又扩大寺庙的规模,千年来,不断。
杨市镇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今尚存武狮十八般武艺、文狮七十二台故事、把子龙108个故事和端阳龙舟文化;诗联、书画丰富多彩。
杨市镇的传统美食活色生香。湘军水火席、余家井凉粉、油炸豆腐、翡翠豆芽、玉带面条、龙山野菜及湘军干粮(羊角棕子、桐叶醮耙、五香豆腐、红薯系列制品)等传统美食驰誉三湘。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杏子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