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手是宋式建筑构件名称。在抬梁式建筑构架中,从最上一层平梁到脊槫(脊檩)之间斜置的木构件,叫做“叉手”。叉手主要起扶持稳固脊槫的作用,是影响屋顶坡度及外观造型的一种重要大木作结构及施工技术。在唐代之前的木构建筑,平梁以上木构架叉手中间不用蜀柱,形成特有的“等腰中空三角形叉手结构”。
叉手很早就出现于中国古建筑中,千百年来延续使用,反映了古代工匠对于三角形稳定性能的认识。后期演变为叉手加蜀柱结构。
下图为佛光寺东大殿尽间草栿上方三角形大叉手和丁栿相交的节点细部,用材粗大,加工粗犷,真正体现了唐代殿堂式木构建筑中草栿的工艺特征,在中国早期建筑遗存实例中极为罕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北朝建筑骨架示意图
叉手起源及演变轨迹
七千年前半坡茅草房屋的斜梁,可谓最早运用叉手的雏形结构。三角形叉手形制后来也出现于汉墓明器之中,证明秦汉时期木构建筑中已经广泛运用。叉手在南北朝建筑壁画中也有出现,一直沿用到隋唐,是唐代木构建筑的重要特征。五代,大叉手被平梁上加蜀柱的做法所取代,三角形大叉手制度趋于消亡。
宋《营造法式》 卷五,大木作制度中记载有叉手:
侏儒柱规定,斜柱附 , 其名有五:
一曰斜柱,二曰梧,三日迕(wU),四曰枝樘,五曰叉手。
“造蜀柱之制:于平梁上,长随举势高下。两面各顺平栿,随举势斜安叉手。”
《营造法式·总释上·斜柱》引《义训》:“斜柱谓之梧。今谓之叉手。”即斜置的立柱,传统建筑梁架中叉手和托脚都是梁架中斜置的构件,均属“斜柱”类。
蜀柱 :宋式建筑构件名称,也称之为侏儒柱、矮柱, 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短柱,立与两层梁架之间或梁檩之间。
托脚:宋式建筑构件名称。托脚和叉手的作用相类,只是位置有区别。叉手是置于最上层平梁至脊槫的斜置构件,而托脚则是置于平梁下各梁栿之间,支顶各平槫的斜置构件。从建筑横剖面图上看,叉手和托脚共同组成一个稳定的大三角形梁架结构。
五代以后的木构建筑中,上述唐代特有的平梁叉手结构消亡,平梁叉手与蜀柱并用结构取而代之,形成一种“双直角拼合的三角形结构”,脊槫荷载主要通过叉手中间的蜀柱直接传递到平梁,叉手截面细小,仅起斜戗扶持蜀柱和脊槫的作用。
这种平梁结构在辽宋金元时期的木构建筑中一直沿用,明清时期官式建筑上不再用叉手,民居小形建筑大梁上还可以看到叉手矮柱结构。
视频讲解为本学堂主讲王老师,是五台佛光寺文管所特聘专家,多次在佛光寺进行内部古建专业实地培训。因现场有数百蝙蝠叫声形成背景杂音,测绘讲解录制不易,请大家理解。
大叉手旁边蝙蝠窝有好几处,大概有上千只,现场上千只蝙蝠的叫声非常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