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吴刚伐桂》简介
在我国,桂树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古人发现明月中有朦胧的黑影(实际上是地势较低的平原,亦称“月海”),形状像棵桂花树。西汉《淮南子》言“月中有桂树”,以其寄寓美好、吉祥的愿望。这种传说代代相传,桂花树便像嫦娥和玉兔一样,成了月中圣物,人们常用“桂月”“桂轮”“桂宫”“桂魄”来代称月亮。
唐代后还出现了“吴刚伐桂”的故事。传说月宫中有一个人叫吴刚,每天都在砍伐桂树,可是桂树却随砍随合,吴刚也就这样永无休止的劳作着。吴刚为何要这样没日没夜地砍树呢?
神话故事《吴刚伐桂》完整版
很久以前,咸宁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瘟疫,人都差不多死去了三分之一。人们用各种偏方都不见效果。挂榜山下,挂榜山下,有一个勇敢、忠厚、孝顺的小伙子,,叫吴刚,他母亲也病得卧床不起了,小伙子每天上山采药救母。
一天,观音东游归来,正赶回西天过中秋佳节,恰好路过,见小伙子在峭壁上采药,深受感动。晚上在梦里告诉他,说月宫中有一种叫木樨的树,也叫桂花。开着一种金黄色的小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这种瘟疫。桂榜山上到八月十五有天梯可以入月宫摘挂。这天晚上正好是八月十二,还有三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了。
要上到挂榜山顶要过七道深涧,上七处绝壁悬岩。最少需要七天七夜,过了八月十五,错过了桂花一年一次的花期,又要等一年。
时间不等人,打定主意,吴刚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桂榜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八月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天香云外飘。吴刚顺着香气来到桂花树下,看着金灿灿的桂花,见着这天外之物,好开心,他拼命的摘呀摘,总想多摘一点回去救母亲,救乡亲。
可摘多了他抱不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摇动着桂花树,让桂花纷纷飘落,掉到了挂榜山下的河中。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黄色。人们喝着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于是人们都说,这哪是河水呀,这分明就是一河的比金子还贵的救命水,于是人们就给这条河取名为金水。后来,又在金字旁边加上三点水,取名”淦(gàn)河”。
这天晚上正是天宫的神仙们八月十五大集会,会上还要赏月吃月饼。这时桂花的香气冲到天上,惊动了神仙们,于是派差调查。差官到月宫一看,见月宫神树、定宫之宝桂花树上的桂花全部没有了,都落到了人间的“淦河”里,就报告给了玉帝。玉帝一听大怒。你要知道,玉帝是最喜欢吃月桂花做的月饼了的,一树的桂花都没了,他就吃不成月饼了,于是就派天兵天将将吴刚抓来。
吴刚抓来后,把当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对玉帝说了。玉帝听完也不好再说什么,打心眼里敬佩这个年轻人。可吴刚毕竟是犯了天规,如果不惩罚他就不能树立玉帝的威信。玉帝问吴刚有什么要求,吴刚说他想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于是玉帝想了一个主意,既可惩罚吴刚,又可答应吴刚的要求,他说,只要你把桂花树砍倒,你就拿去吧。
于是吴刚找来大斧大砍起来,想快速砍倒大树。吴刚砍啊,砍啊,从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将树砍光,玉帝却派乌鸦来到月桂树旁,"唰"的一声,把吴刚挂在树上的上衣叼去了。吴刚马上放下斧头,去追乌鸦。衣服追回后,吴刚回到树旁一看,只见被砍下的所有枝叶又重新地生到树上去了。
于是,从此之后,每当吴刚快要砍光桂树的枝叶的时候,乌鸦就站在树上“哇哇”大叫,吴刚只要停下斧头,望它一眼,大树便会重新长出枝叶。这样,年复一年,吴刚总是砍不光这棵月亮树。吴刚见砍不倒树,思乡思母心切,于是他在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丢下一支桂花到桂榜山上,以寄托思乡之情。年复一年,桂榜山上都长满了桂花,乡亲们就用这桂花泡茶喝,咸宁再也没有了灾难。
神话故事《吴刚伐桂》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的追求,用自己最大的勇气和决心来完成这些战胜不了的困难,最终会成功。要脚踏实地,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妄想一步登天。
更多有趣的睡前故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