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翰林 广州报道

伴随一声声船笛,5万吨级的中谷江苏轮缓缓靠泊在珠海港国际货柜码头,几台硕大的龙门吊起重机正在完成4000标箱的集装箱装卸,一派欣欣向荣的开放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开放发展的十年。十年来,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量连创新高,从2012年的24.4万亿元增加至2021的39.1万亿元,增量高达14.7万亿元。2017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五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广东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拓展国际“朋友圈”,牢牢发挥着全国外贸“压舱石”的作用。

6月16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支持南沙打造成为立足大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三足鼎立”。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南沙方案是继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后,党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他表示,横琴、前海、南沙合作区三者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将形成差异化开放发展格局。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在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广东不断崛起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带来新机遇。

外贸第一大省 稳住外贸基本盘

“6·18”启动的第一天,在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共享国际货运中心,一批批装有小家电、日用品等各色商品的纸箱正进行着称重、贴标、海关申报等,随后它们将运往广州白云机场,发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南亚地区。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当前,外贸发展正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5月20日,在中宣部举行“打通内外贸,构建双循环”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广东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稳当全国外贸“稳定器”。 在全球经济遭受多重挑战的当下,2021年,广东外贸三大指标创下历史新高,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8万亿元,一年净增1.2万亿元、增速达16.7%,实际使用外资1840亿元、增长13.8%,社消零4.4万亿元、增长9.9%。

实际上,广东已连续36年坐稳外贸大省头把交椅。广东年度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7年的6.82万亿元增至2021年的8.27万亿元,占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21.15%,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名列第一。

在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外项目生产线上,智能机械臂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据介绍,公司自主创新产品不断增加,4年前打入国际市场的业务如今已占企业营收七成以上。

珠海国际货柜码头(高栏)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今年第一季度,高栏国码已完成纸浆卸船量23.5万吨,累计同比增长超44%,助力外贸稳步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白明向记者分析,一季度广东外贸表现稳健,很大程度上与近期东南亚国家的复工复产有关,部分订单可能向东南亚流出;同时,物流费用高涨和人民币汇率升值也带来影响。

十年来,广东外贸量质齐升,从贸易转型、产业升级、拓展市场等多方面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目前,广东出口主导产业已由传统劳动密集型向高新技术型转型升级,2017年至2021年,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全省外贸比重从46.1%提升至52.3%。

跨境电商是我国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带动作用最强的外贸新业态。近年来,广东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使“买全球”“卖全球”成为现实。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从2016年的228亿元跃升至2021年3310亿元,年均增长92.1%。

白明指出,广东要用好“贸易创造”效应,要以产业升级促进广东外贸的新升级,企业需要不断增强内生增长动力,打好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

借RCEP“东风” “朋友圈”日益扩大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十年来,我国外贸经营主体增长了1.7倍,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持续深化畅通。

十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占外贸总值的比重从2013年的25%提升到2021年的29.7%。自2020年超过欧盟后,东盟已连续两年成为中国最大货物贸易伙伴。此外,我国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与自贸伙伴贸易额占比达到了35%。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已核准成员国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

“RCEP是涵盖全球约30%的人口、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额且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的签署将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重大利好。”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梅婷告诉记者,RCEP将利好服务贸易、国际投资和跨境物流产业。另外,成员国之间货物贸易零关税、投资便利化水平提升,带动区域内跨境物流行业增长。

而RCEP生效后,沿海城市将继续承担开放前沿的角色。王梅婷指出,沿海城市具有较好的港口、产业基础和较大的市场,未来沿海城市将不断对接、拓展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进一步发挥交通物流、产业链和市场吸引力等优势,将成为重要的物流枢纽、国际产业投资目的地和消费市场。

随着全球最大贸易“朋友圈”正式上线,广东发挥“近水楼台”优势,借RCEP“东风”拓展新市场。

4月7日,汕头新道编织有限公司从汕头海关所属龙湖海关顺利申领到1份RCEP原产地证书。凭此“经济护照”,该公司出口至日本的一批织带将可享受到一定税收优惠。

据了解,自RCEP生效以来,汕头海关签发输往日本的RCEP原产地证书和签证金额占比均近七成,对日贸易推动效应初步显现,办理RCEP项下进口享惠报关单42份、货值2700多万元,减免税款约200万元,企业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

另据深圳海关统计,RCEP实施的第一季度,深圳关区共计8.36亿元进出口货物享惠。其中,RCEP项下深圳进口货物享惠货值为1.56亿元,税款减让587.13万元;同期,深圳海关共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3074份,涉及出口货值6.8亿元,减免关税约0.34亿元。

“南沙方案”公布 大湾区“开放文章”谱新篇

这十年来,对外开放制度建设分量尤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2018年10月,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高标准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这为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广东以“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为牵引,扎实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发展。

广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不止步,营商环境不断升级。广东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挂牌5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29.8万家,居全国自贸试验区首位。

在2019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广州南沙和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一道被定位为粤港澳合作发展的三大重大平台。

“三个自贸片区,南沙、横琴、前海加起来的面积才120平方千米,应该说取得这些成绩,高质量发展成效是很显著的。”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在今年5月的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张劲松介绍道,南沙、横琴、前海三个平台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南沙侧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汽车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成功引进了217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前海则形成金融、科技、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集聚区;横琴积极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科技研发、中医药、文旅会展商贸和现代金融等产业发展迅猛。

日前,广州南沙再落下重要一子,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格局真正实现“三足鼎立”。

6月14日,国务院印发《南沙方案》,明确要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这是继去年出台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对新发展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梁海明告诉记者,《南沙方案》的提出,通过大湾区铁路班列、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的联动,区域物流联盟可以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对接,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新通道、新贸易平台。

“这不仅会增加中国在国际物流业界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也能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应对疫情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梁海明强调称。

“未来的开放可能不是一个单体化或者一个企业的开放,而是集成性的开放。粤港澳大湾区本身具有各种开放的要素,开放的环境也不错,现在我们就是主动把资源集成起来,让南沙和前海、横琴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携手共同参与国际竞争。”白明向记者指出。

举报/反馈

中国经营报

264万获赞 83.3万粉丝
与中国企业同步成长,服务商业人群!
中国经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