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晚,泽璟制药宣布自主研发的 1 类新药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的 III 期临床试验完成了预设的期中分析,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IDMC)对结果审核后判定ZGJAK016试验达到预设的主要终点。
泽璟将向CDE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前(Pre-NDA)的沟通交流申请,加快推进盐酸杰克替尼片的上市进程。
今年4月,辉瑞abrocitinib在中国获批上市;6月13日,美国FDA宣布批准礼来和Incyte的口服JAK抑制剂Olumiant上市,用于治疗严重斑秃成人患者,这是FDA批准用于治疗斑秃的首款系统性疗法;6月15日,CDE官网公示,将辉瑞Ritlecitinib纳入突破性疗法。
自2011年全球首个JAK抑制剂磷酸芦可替尼上市以来,这个靶点的光环就从未褪去。
泽璟制药杰克替尼
杰克替尼(jaktinib)是泽璟制药自主研发的广谱激酶抑制剂,抑制非受体酪氨酸Janus相关激酶 JAK1、JAK2、JAK3 以及 TYK2 等,包含有片剂和乳膏两种剂型。
本次Pre-NDA申请的适应症为中、高危骨髓纤维化,此前 II 期开放、随机、多中心的ZGJAK002研究中, 全国 21 家中心招募了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Post-PV-MF)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Post-ET-MF)的患者;且根据动态国际预后评分系统(DIPSS-Plus)为中危-2 或高危的患者,或中危-1 伴有症状性的脾或肝肿大的患者,需要治疗的患者按 1:1 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盐酸杰克替尼片 100mg 每日两次(BID)或200mg 每日一次(QD),直至发生不可耐受的毒性或疾病进展。主要终点为:治疗24 周时,脾脏体积较基线时缩小 ≥ 35%的患者比例(SVR35);关键次要终点包括:治疗 24 周时:(1)骨髓增生性肿瘤症状评估总评分(MPN-SAF-TSS)降低 ≥50%的患者比例;(2)红细胞输注和血红蛋白的改善;(3)安全性。有效性分析集为意向分析集(ITT)。
结果显示,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 24 周,100mg BID 组和200mg QD 组 SVR35 的比例分别为 51.9%(27/52)和 30.8%(16/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mg BID 组显著优于 200mg QD 组。治疗 24 周后,合计 87 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脾脏体积缩小。两组合计的 TSS 评分降低 ≥50%的患者比例均超过一半,100mg BID 组和 200mg QD组的比例分别为 57.7%(30/52)和 53.8%(28/5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平均TSS 下降百分率分别为 53.03%和 35.87%。治疗24 周后,合计 84 例患者的疾病相关症状得到改善。盐酸杰克替尼片可改善贫血,合计 49 例基线血红蛋白≤ 100g/L 且输血非依赖的患者中,16 例患者经杰克替尼治疗后血红蛋白升高至少 20g/L。此外,输血依赖的患者数量也由基线时的 5 例降为 3 例。
在安全性方面,总体而言,盐酸杰克替尼片在中国中、高危骨髓纤维化患者中是安全和耐受的。所有受试者中,97.1%发生了不良事件(ADR),其中36.5%发生≥3 级的ADR。12 例受试者因 ADR 导致退出研究。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事件(TEAE)大多为1 级或 2 级,其中,血液学不良事件有贫血(51.0%)、血小板减少症(41.3%)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1.2%),≥3 级的血液学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最常见的非血液学 TEAE为上呼吸道感染(27.9%)、血肌酐升高(26.9%)、谷丙转氨酶升高(22.1%)和胆红素升高(19.2%)。
杰克替尼表现出突出的疗效和安全性,有望为中、高危骨髓纤维化患者带来福音。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