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民政领域创新“四全”工作法打造“阳光民政”政务公开品牌

潇湘晨报

2022-06-20 22:37潇湘晨报官方百家号
关注

近年来,济宁市民政领域创新推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媒介、全要素“四全”工作法,以公开促落实、提规范、优服务,全力打造“阳光民政”政务公开品牌,工作做法被社科院《中国政务公开发展报告》收录推广。

一、变“信息孤岛”为“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公开全方位参与。抓好三支队伍,夯实工作基础,激发有效作为。一是工作联络员。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各科室单位、各县(市、区)明确专人作为联络员,办公室牵头抓总,及时分解任务、督促提醒、审核把关,形成条块合力、人人尽责的工作局面;二是社会监督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担当民政监督员,通过座谈讨论、实地考察、参与督查等方式,对重点工作进行监督评议,确保惠民政策真落地、困难群众得实惠;三是民意参谋员。密切联系“民情书记”团队、乡村振兴服务队、四进工作队,及时收集民意、出谋划策,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车”。

二、变“定点发布”为“动态更新”,实现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养老企业、社会组织等参加民政规划编制研讨会、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相关方列席党组或办公会议,敞开大门听建议,重要政策通过民政网站发布意见征集和采纳情况,决策透明度不断增强。梳理精简服务事项115项、工作流程图和工作规范243件,民政微信增设便民服务、政策解读板块,针对低保办理、婚姻登记等高频咨询事项智能答复办理指南和服务电话,推动服务流程优化再造。全面公开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及时公开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和公开承诺事项执行结果,定期公开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方案和结果全程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变“单项公开”为“多维互动”,实现部门信息全媒介公开。局主要领导带队参加政风行风热线、电视问政、在线访谈等活动,通过热线、网络问政平台、“一窗受理”收集反馈咨询建议180余条,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以政府网站、民政网站、民政微信为主阵地,年均发布信息750余条,年访问量46万人次,实现信息推送更有权威性。开展“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慈善公开周”等活动,采取现场公开、网上公开、新闻公开等形式,向社会展示成效、晾晒账目,切实增强群众对民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大力实施“阳光村务”工程,每年在全市各村居集中组织开展2次村务公开“民主日”活动,推行村务“码上”公开,让村务更透明、群众更明白、干部更清白。

四、变“群众跑腿”为“政策上门”,实现惠民政策全要素公开。设计“大民”“小爱”民政卡通形象,创作政策解读漫画67篇,推出“民政政策100问”,聚焦关键内容,编印《民政为民服务手册》,采取图文并茂、一问一答方式,让群众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为156个镇街配置智慧民政服务平台,将低保、五保等17项业务信息全公开,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坚持开展“真情办实事 满意在民政”大走访活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走村入户访民情、送温暖,把政策送到位、服务送上门。(来源:济宁市人民政府)

【来源:政务公开看山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