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历史悠久,公元前285年置县,为氐羌人世居之所,历经千年,孕育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在当下。

2022“寻找绵阳最美非遗”大型文旅推广活动再度出发。

这一站,我们去梓潼。

悠悠洞经古乐 代代传承

梓潼七曲山大庙,文昌洞经音乐团的老师们奏起文昌洞经古乐,时而激昂,时而悠扬,宛如天籁……

文昌洞经古乐起源于南宋乾道年间梓潼七曲山大庙,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古乐运用笙、箫、琴、弦、锣、鼓等十余种乐器,一场演出,就是一次中国传统乐器展。

文昌洞经古乐将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民族音乐熔于一炉,被称为“音乐活化石”。

2008年,文昌洞经古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堪称“国家宝藏”。

在古代梓潼,洞经古乐主要运用于文昌祭祀、文昌出巡、文昌庙会等传统文昌文化活动。

经历一代又一代口传心授,2000年,成立文昌洞经音乐团,以“进景区”的方式,在文昌七曲山大庙,每周至少展演一次洞经古乐,并开展海峡两岸交流活动。

从2019年开始,这个乐团又选派人员到当地小学,成立少儿文昌古经传袭所,招收学生学习洞经古乐。

今年68岁的白中富作为洞经古乐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市级),多年来从事洞经古乐教学工作。

“我们现在已经培养了800多名学生,他们掌握演奏技巧很快,并且多次到其他学校交流演出。传承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我们将教学作为载体,目的就是要将洞经古乐发扬光大,传承这种国家宝藏。”白中富说。

非遗在校园 传承“不断代”

梓潼有多达50项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园,是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梓潼之行,在梓潼县文昌第二幼儿园,面塑艺术、酥饼制作技艺、糖画等梓潼非遗文化在校园里展演。

梓潼面塑,是将面粉加彩后,捏成各种小型人物或事物。

梓潼酥饼,作为地方名特小吃,风味独特,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

梓潼糖画,用黄糖或白糖作画,也是当地极具乡土特色的风味小吃,既好吃又好看,深受喜爱。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非遗文化早已根植校园。这所幼儿园将其作为主要课程,每个班每周至少有一节课,教娃娃们“知道”、“理解”乃至“制作”。

“当前,我们主要通过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特色方式来宣传非遗文化。下一步,我们还将把推广的重心放在线上,宣传非遗文化、文物古迹,让更多的人了解梓潼文化。”梓潼县文广旅局文化艺术遗产和文物股股长宁伟伟说。

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记者:谢斌 王波

责编:王跃璇

举报/反馈

今日速讯

12.5万获赞 2.2万粉丝
捕捉社会热点,传递精彩信息。
摄影师,本地资讯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