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 邵萌
疫情以来第三个毕业季,青年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较4月下降0.2个百分点。反映青年就业情况的16-24岁人口失业率,则从4月的18.2%升至5月的18.4%,连续两个月创2018年有此项统计以来新高。
国新办举行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反映青年就业情况的16-24岁人口失业率升至18.4%。摄影 张馨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指出,青年失业率上升与多方因素有关,包括供需方面的结构性矛盾、就业信息等方面的不对称及疫情因素等。他强调,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都要关注的问题,希望高校、政府、社会、产业一起合力把它做好。
如何理解“18.4%”的青年失业率?
日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用“需要高度重视”来提醒当前较高的青年人失业率。
其实,青年人失业率高企已非首次引发关注。今年4月,16-24岁人口失业率攀升至18.2%的历史高点,5月继续爬升的数据则让这一统计项目连续两月创下新高。
国家统计局于2018年1月起定期公布16-24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这一人群主要为高校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及中学毕业生等青年人。公开资料显示,青年失业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社会问题,青年失业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国际劳工组织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曾指出,青年失业率约是成年人失业率的3倍。
18.4%的青年失业率在国际上是何水平?据经济观察网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指出,2021年,全球青年失业率平均为13.6%,低的为北美地区的9%,高的为北非地区的30%。我国当前的青年失业率,在全球层面不算低,但也只是较高。
哪些因素推高青年失业率?
付凌晖提到,青年人失业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在疫情影响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吸纳就业能力有所下降,同时年轻人求职更倾向稳定性强的岗位,加剧了供需矛盾。同时,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随着毕业季到来,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就业压力。
姚凯认为,推高青年人失业率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劳动力供给端看,今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但不断增加的劳动力供给并未同步对应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从需求侧看,疫情下一些企业存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实际上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这样对就业的影响就比较大。”
另一个很重要变化是,当前年轻人的择业观正发生改变,公务员、事业编等再度成为热门选择,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生择业求稳心态加剧,近两成应届毕业生升学,本科生脱产备考公务员的比例五年翻番。“我们看到,政府和国企也很努力释放就业岗位,但体制内能提供的岗位数量还是有限。”姚凯说,在他看来,上述情况都加剧了青年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
记者梳理国家统计局数据发现,1月以来,16-24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就较去年同期偏高,姚凯认为,短期数据走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疫情影响与劳动力市场“金三银四”在时间点上的重合,“比如上海复工复产的时间并不久,而这时又是大学生求职就业高峰,由于疫情原因造成开工不足,从而提供的岗位也不足。”姚凯说,“我认为往后看,就业市场会消化一部分劳动力,失业率应该会有一定回落。”
姚凯还提到,就业信息不对称和能力方面不对称,也是青年人失业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在学校里得到的就业信息跟真实的社会信息相比,有一定滞后性和不匹配性。同时,用人企业对高校学生结构、学生能力、人才培养情况的了解,也存在一些信息上的不对称。”
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在能力上存在一定错位,“之前调研发现,一些企业用人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但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技能可能跟企业要求存在一定的不匹配。另外,一些高新技术行业的岗位紧缺,而很多学校可能还无法很快提供这些专业方面的针对性训练。”
如何化解青年就业压力?
面对青年就业存在的问题,一些地区、高校、企业正采取措施。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部分地区推进校企合作,通过组织高校前往企业走访调研,对接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探讨校企产学研合作。姚凯认为,推进校企合作可有效打破大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但他在近日的采访中也指出,当前相当比例的校企合作仍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短期化、离散化问题,企业难从这类合作模式中获得实际利益,致使不愿投入人力、时间、经费等成本与学校持久合作,出现“校热企冷”现象。
姚凯建议,高校应积极探索市场化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挖掘和企业的共同利益,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一方面,除直接为企业提供人才外,还可为企业提供持续的教育服务支持,为企业骨干技术人才和优秀工程师提供深造机会,建立定制化、精细化、专业化的人才全周期培养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共同搭建综合实训基地和多样化平台,将校外实践资源引入校内,提升高校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还可引入具有标杆效应、市场广泛认可、跨领域、多技术融合的企业认证作为学生考核依据,提升学生评价的市场化水平。
在人才培养方面,姚凯认为,要推行人才供给侧改革,要抓好大中专院校教育质量,增加专业与市场匹配度。同时,学校要加强就业辅导,包括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偏好和建立就业价值观。此外,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更全面,“文科生要增加一些理科生的‘硬’技能,理工科学生要增加一些‘软’技能。”
除了高校,政府、社会也需要发力。5月29日发布的《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提出,要通过不同形式“补贴”手段进一步促进就业,提升劳动者技能。在姚凯看来,通过“补贴”增加培训投入,是应对就业中存在的能力不对称问题的办法之一。“未来政府、社会,也要提供一些培训资源,包括产生一些优质培训机构,把职业教育和企业很好地融合起来,做到企业之中有职教,职教之中有企业,这样对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就有很好的提高。”
“还要大力增强就业韧性”,姚凯提到,即要有长期的产业发展和就业规划,发展就业包容性比较强的新产业,提高就业服务的应对能力和专业性,发展新的产业和就业动能,企业也要有战略性储备人才吸收的意识,利用反周期规律,趁今年由于疫情和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就业供应端供给数量和质量提升,提前做好战略性人才储备和培训。
“长期来看,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还是经济面要持续向好发展,只有微观主体都火起来,提供的岗位才能根本上扩大。”姚凯说,“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都要关注的问题,希望包括高校、政府、社会、产业,方方面面一起合力做好。”
举报/反馈

封面新闻

2413万获赞 543.4万粉丝
封面新闻,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封面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