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曾经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瑞士连续第11年位居榜首,瑞典、美国、英国、韩国分列第2位至5位;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排名第12位,但可喜的是较2020年上升2位。中国位列第12位,超过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报告》尤其高度评价中国在创新方面取得的进步报告。韩国由2020年的第10位跻身2021年的第5位。

一、瑞士

创新指数评价:瑞士创新指数曾连续第11年位居全球榜首瑞士突出的表现,是国家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尤其是人均诺贝尔奖获得数量世界排名第一,从2011-2021年,瑞士已经连续11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一的国家。可谓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国”。自上世50年代以来,其人均GDP和国民收入就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成为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的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之一。

《全球创新指数》通过研发投资、专利和商标国际申请量、移动应用开发及高科技出口等指标,对全球所有经济体的创新程度进行排名,为世界各国制定鼓励创新的政策和衡量创新活动的标准提供参考。该排名每年都会由欧洲工商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发布。

尤其是在2020全球创新指数》对全球创新发展趋势作出了重要总结。与欧盟相比,瑞士在所有领域中都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瑞士总人口仅有880万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力压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创新强国,原因因为瑞士在专利申请、知识产权收入和高端技术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创新成果转化率极高。

瑞士拥有享誉世界的综合性大学以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和洛桑联邦理工大学作为创新代表,负责基础研究。这两所高校在电子、工程学等领域科研实力雄厚,为瑞士创新能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很多初创企业就是诞生于这两所大学的前沿科研团队。高校、科研机构与工业、公共部门合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瑞士突出的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例如,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大学和苏黎世大学处于飞行机器人和无人自动化系统研究的最前沿,这些高校实验室中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无人机企业迅速运用在无人机研发上。瑞士目前有超过80家无人机相关企业,这些企业规模不大,在最近6年迅速崛起,集聚形成了瑞士的“无人机谷”。

2020年,瑞士专利申请数量凭借着每百万人就提交了966件专利申请的骄人成绩(此前历史最佳成绩是每百万人提交988件专利),瑞士的人均专利申请数量仍排名第一。瑞士的罗氏集团、ABB集团、雀巢、诺华等大型企业是专利申请的主力军,但是,在瑞士,即使是中小企业,也都有至少一项世界领先的创新技术。

瑞士科技评价:瑞士国土面积虽然小,人口也不多,但是瑞士的世界500强企业并不少,据福布斯发布的数据显示瑞士全境共有14家世界500强企业,比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等世界大国还要多。比如闻名全球的雀巢、瑞士罗氏、诺华、瑞士银行、ABB集团、瑞士信贷等均为瑞士500强的典型代表。

瑞士的经济实力十分强劲。据美国《商业内幕》对欧洲各国工资水平的之前调查结果显示,瑞士人均月收入曾经超过6400美元,高居欧洲第一,甚至超过作为老牌发达国家的德法英的人均月收入。

瑞士的科技优势产业领域。瑞士是世界上最大的钟表生产国之一,瑞士每年生产的手表中有95%以上用于出口。劳力士手表有上百年的历史,是瑞士第二大钟表企业,每年的销售额达到惊人的20亿瑞郎。斯沃琪集团,是世界第一大钟表业集团,旗下品牌有欧米茄、雷达、浪琴、天梭、卡文克莱、雪铁纳、美度、哈米尔通、皮巴曼,这些品牌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国际著名品牌。

化学工业化学工业在瑞士的国家科技领域也是有重要位置的,瑞士企业生产的药品约占化学工业产值的2/5,染料、香精、农药、香脂一度也进入在国际市场,地位排名前列。

教育产业瑞士的国际知名大学多达60多所,瑞士的苏黎世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排名一度进入全球100所顶尖大学名单之中。在1999年,瑞士进行了一个叫做“波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的教育改革项目,开始实施欧洲统一的3—5—8文凭教育制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年获学士、5年获硕士、8年获博士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这些措施都使瑞士的教育产业不断提升。

化妆品产业瑞士的Linsaqc品牌 ,拥有自己独立的研发实验中心,进而打造出了最具科技品质的奢华护肤品牌,瑞士工厂独资生产加工,所采用的工艺标准按照国际制药标准执行,也因此Linsaqc品牌以严谨、专业的态度在全球享誉。其次还有La Prairie、VALMONT(法尔曼)、Swiss Perfection(柏菲妮)等品牌,这些品牌都有上百年历史,产品更是享誉全球。

瑞士人口虽然少,但是对于教育却相当的重视据统计数据,从1901年至今,瑞士诞生了24名诺贝尔奖得主,相比于瑞士只有800多万人口,平均下来,瑞士是全球人均诺贝尔工奖得主最多的国家。2017年10月,在阿布扎比(阿联酋首都)举行了世界职业技能大赛。瑞士只派出38名参赛选手,却获得20枚奖牌,其中包括11枚金牌。

作为一个内陆型的小国家,瑞士能发展到如此高度实属不易,早在2017年,世界银行更是将瑞士列为全球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体,可见瑞士真的不一般!

瑞士人均GDP:86949美元(全球排名第2)

二、瑞典

创新指数评价(全球第二)。瑞典在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中具有十分亮眼表现主要得益于该国为创新者提供了优良的研究与开发环境。尤其中小企业间拥有较高的合作意愿、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以及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也为瑞典加分不少。就人均GDP和从事研发活动的企业而言,瑞典高于欧盟的平均水平。

瑞典为北欧的一个小国,人口不足、资源稀缺、国内市场份额小。但在欧盟发起的欧洲创新记分牌中,瑞典一直名列前茅。不仅如此,瑞典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创新国度,其创新能力可以与美国、日本匹敌,瑞典拥有宜家、沃尔沃、爱立信等系列创新品牌,被称为“创新之国”

瑞典发达的创新依据教育——研究——创新的“知识三角”框架,特别注重发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其具体经验可以归纳为“顶天”与“立地”两个方面。

所谓“顶天”,指的是瑞典政府把大学作为推行国家创新政策的中坚力量,许多重要科技创新任务都由大学承担。瑞典政府对于大学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委以重任上,更体现在大力扶持上,即通过注入大笔科研扶持基金,大力提升大学的科学研究实力与水平。多年来,在瑞典高校研发经费总额中,投向医学、工程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占70%以上。卡林斯卡医学院被广泛认为在医学研究上仅次于美国哈佛大学;瑞典的皇家工学院、查尔摩斯工学院也都属于欧洲最著名的工科大学行列

所谓“立地”,是拓展大学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加深校企合作。教育——研究——创新的“知识三角”框架实践运行中,瑞典的做法类似于欧洲创新体系的总体经验,特别加大了对大学制度的改革,竭力促使大学走出传统的学术运作模式,彰显大学服务社会的第三职能。瑞典成熟的大学与企业合作模式是更加强调了二者合作中的商业化导向,其流程何以归纳为:大学与企业合作——研发成果的商业化——创业与学术流动。

欧盟有关大学与企业合作的调查报告显示,瑞典在多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关注学生这一群体。比如促进学生与企业互动方面,瑞典的评估绩点达到7.3,欧盟总体绩点为6.5;在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方面,瑞典的评估绩点达到7.3,欧盟总体绩点为6.3

瑞典科技评价:瑞典总人口虽然只相当我们一个地级市相,但它在冶金、材料、机械、电子、通信等领域都是世界领先的。瑞典拥有享誉全球的品牌背,比如宜家、Spotify、Skype、爱立信H&M、伊莱克斯和沃尔沃;还有很多知名技术领导人也有不少来自瑞典,比如Skype的Niklas Zennstrm,Spotify的Martin Lorentzon和Torrent与Spotify的Daniel Ek。值得一提的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人均独角兽创企产出量是全球各大城市之最

瑞典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拥有15处世界文化遗产,森林覆盖率为54%。瑞典科研十分发达,全国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国家资助的全国各级高校、专业研究所、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以及企业资助的下属研发部门。瑞典皇家科学院是瑞典最高学术机关和最大的科学中心。瑞典皇家科学院是一个不属于政府而独立存在的科学机构,在世界上与英国皇家学会、法兰西科学院和前苏联科学院齐名。

瑞典企业之所以愿意与大学展开密切合作,是因为瑞典拥有一批世界著名学府,其科研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如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被广泛认为在医学研究上仅次于哈佛大学。此外,已有500多年历史、造就了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乌普萨拉大学,以及皇家理工学院、隆德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查尔摩斯工学院都是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等学府。长期以来,瑞典人均发表科学论文数曾经仅次于瑞士,位居世界第二。瑞典曾经6所高校进入世界大学排名之工程科技专业大类全球前300,分别为隆德大学、乌普萨拉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林雪平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皇家理工学院,意味着相当于1/6的瑞典高校在工程科技专业领域处于全球TOP300的行列,并且在瑞典授课的研究生课程均为全英文授课,不需要学习小语种瑞典区区1千万的人口,但却有超过30%的劳动人口就业于高科技公司。此外,瑞典拥有全世界出名的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瑞典人均GDP:51796美元(全球排名第11)

三、美国

创新指数评价(全球第三)。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创新实力。美国创新实力强,整体竞争力表现十分突出美国的基础研究能力非常尤其是科技论文产出世界领先;企业创新能力强,技术创新成果大量涌现。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创新,不断出台新政策促进创新,提高对创新基础要素的投资,支持创新的商业环境,并且产学官结合紧密。

美国政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手,美国国家创新体系有着独特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有望继续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美国在科技领域依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报告援引数据称,在获得美国大学颁发的工科博士学位的学生中,有近60%的人来自外国。国在科研开发方面的投入占全球的40%,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美国受到聘用,全世界排名前40的大学有3/4在美国。在获得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外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中,约有70%的人选择留在美国。

美国的科技底蕴殷实。全球很多国家在关键技术领域与美国还有整体性差距。比如我们“天河”计算机的超算能力已登顶世界,但芯片目前仍受制于美国。美国几大信息巨头仍对世界拥有重大影响,能同时从事火星登陆与深空探索的国家,也还只有美国一家。

美国的科教创新在世界领先。美国3亿多国民的背后,有着3000多所大专院校的支撑,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高等学府。尽管美国中小学教学质量不断受到诟病,但这个国家仍有能力源源不断从世界各地吸引人才,动员各国脑力为美国发展服务。从现在到未来相当一个阶段,诺贝尔科学奖可能还是会更多被美国公民获得。

科技评价:美国是全球第一科技强国。美国在最关键的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至少领先欧洲5年,领先日本10年。美国在研发方面的支出300亿美元,曾经占全球研发总额的40%,几乎与紧随其后的全球七个最富裕国家的研发支出总额一样多。

美国曾经全球 20 个科技领域,美国在10个领域内领先世界各国。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是衡量科学成就与质量的重要指标。美国在过去
50多年中,美国在这一指标上占全球绝对领先地位。尤其是2004年,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年评选出的诺贝尔科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奖和化学奖)中,有8名科学家获得了这一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大奖,其中6名为美国人。可以说,美国网络了世界各地最优秀的,最精华的基础研究人才。

美国教育实力十分强大,独占鳌头。美国拥有2300多所四年制、授学位的学院和大学,还有1800多所两年制学院,叫做"社区学院"
二者之和为4100所,曾经是英国(228所)的18倍,德国(368所)的11倍,法国(545所)的7.5倍,日本(709所)的6倍。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大学综合实力前10名:1哈佛大学美国 、2剑桥大学 、3斯坦福大学 、4加州大学、5麻省理工学院、6加州理工学院 、7哥伦比亚大学 、8普林斯顿大学 、9芝加哥大学 、10牛津大学的排行榜中,美国占据了8位。

早在2015年,在全世界100个热点科学研究前沿和49个新兴研究前沿领域中,美国在143个前沿领域都有核心论文入选,且在108个前沿的核心论文数都排名第一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突破基本上有8成来自美国。美国的科学研究实力公认强大比如哈勃太空望远镜,众所周知,日本以高品质数码相机技术著称,但实际上世界高端光学强国第一名一直都是美国,而日本。

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企业,可以发现其中有八家都是美国的企业,其中前五大全部是美国的科技企业,包括微软(Microsoft)、亚马逊(Amazon)、苹果(Apple)、谷歌(Alphabet)、脸谱(Facebook),通常被统称为FAAMG。

人均GDP:63416美元(全球排名第5)

四、英国

创新指数评价(全球第四):英国拥有令世界惊叹的创新力英国为各个门类都奠定了基础。而英国早就建立了牛津和剑桥大学,至今仍是世界优秀学府在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大学里,英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跟美国相提并论的国家。英国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大四所大学进入前十学。剑桥大学的诺贝尔获奖人数至今为止达到118人,仅次于哈佛大学;还有图灵奖获得者人数7人,是除了美国高校外获奖人数最多的高校,成为英国科技发展最有力的人才保障。帝国理工大从发现青霉素到约翰·彭德里提出隐形斗篷概念,一代又一代的帝国理工人用尖端创新改变了世界。这些开创性工作共获得了14项诺贝尔奖、81项医学科学院奖学金、77项皇家工程院奖学金和73项皇家学会奖学金。帝国理工大学在数据研究和分析方面被公认为世界领先

英国在历史上一共拿了131个诺贝尔奖,总量是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有100个是在二战以后拿到的。本世纪的19年来,英国拿了30个,也仅次于美国,还是世界第二。

英国伦敦被视为大数据、金融科技和数字技术的主要中心。据毕马威研究显示,英国早在2018年初创企业获得投资总额超过77亿美元,是德国所获投资额的1.5倍以上,是法国初创企业生态系统投资额的2.6倍以上。

英国在自动驾驶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方面的投资非常令人鼓舞,这将使英国成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者和科技公司优选目标地。

科技评价:英国科研曾经G8国家中保持高产高效。尤其在临床科学、健康科学、生物科学、环境和社会科学领域英国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英国单位科研经费投入论文引用数量曾经最高,在G8国家中排名第一。首都伦敦已经成为继硅谷、纽约之后,全球第三大、欧洲第一大科技创业生态系统,整个生态系统产值高达3100亿RMB(440亿美元)。

风投基金领域,欧洲排名前10的风投中,曾经7家总部在伦敦。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最新排名,伦敦再次力压纽约、香港,排名全球第一。伦敦曾经2017年吸引的投资是德国的4倍,超过法国爱尔兰和瑞典的总和。英国不但吸引全球的创业者,还成功的游说和吸引了世界互联网巨头。英国成为了美国互联网巨头在美国本土之外,投资最大的国家。

全球科技发展史上,英国以拥有牛顿、达尔文、法拉第等著名科学家而闻名。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在近代,尽管盖不过美国的风头,但英国的科技产业也是不可小觑的。 英国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北约创始会员国,英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英国的GDP总量在欧洲仅次于德国

英国拥有葛兰素史克公司(GSK)据福布斯2019年的数据,GSK是世界第六大制药公司,排在辉瑞、诺华、罗氏、赛诺菲和默克之后。葛兰素史克开发的传统产品包括若干列在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中的药物,如阿莫西林、巯基嘌呤、乙胺嘧啶和齐多夫定。

在芯片领域,英国拥有一家长盛不衰的公司ARM。ARM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IP)提供商,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

全球发动机领域,值得一提的英国公司就是经常被称为“罗罗公司”的罗尔斯罗伊斯。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成立于1906年,是世界领先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也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企业

英国的汽车工业曾经辉煌过,在1950年,英国制造的汽车占全球汽车出口的一半以上。英国汽车品牌主要集中在豪车领域,比如阿斯顿马丁,宾利,捷豹,劳斯莱斯,路虎,路斯特,迈凯伦,摩根,MG(名爵)等。英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19年,英国人工智能领域获得了32亿美元融资,是德国和法国同类企业的两倍英国的首都伦敦一直是欧洲的金融中心。多年来,伦敦一直与纽约市分列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的前两位。

英国有超过1600家金融科技公司,英国的金融科技采用率为42%,超出全球平均水平33%。英国金融科技公司吸引了54亿美元的融资,是法国同类公司的7.5倍,德国的3倍。英国的金融科技产业中,网络借贷、支付、金融数据分析、区块链等子产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英国一直是第二大国防设备供应国。仅英国国防工业的中小企业就超过了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挪威工业的总和。英国公司BAE Systems公司成立于1999年,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防承包商之一。在全球军工百强中居第三位。

人均GDP:40406美元(全球排名第22)

五、韩国

创新指数评价(全球第五):韩国在全球著名的博创新指数中表现十分优异。韩国曾经连续第六年位居全球首位韩国的创新是国家的核心资产,比如三星、LG和现代等企业进一步提升了“韩国制造”品牌。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国家软实力继德国之后排名世界第2。全世界几百个地区和国家,韩国软实力排名世界第二,无疑根本不是韩国自己吹出来的美国市场调研公司CBInsights之前发布的2020年全球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榜单,韩国共有11家公司入榜,名列全球第6。全球共有500家独角兽企业。韩国如此雄厚的实力,也曾经让韩国造船业之前连续五个月,拿下了全球冠军!英国造船和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ClarksonsResearch)统计韩国一度曾经占全球总量的60%。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最先进的LNG造船,韩国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份额都第一。

韩国这个国家不容小觑,再比如韩国的石墨烯产业,华为任正非说过,未来20年会发生一场石墨烯取代硅的革命。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在这领域已是全球竞争力第一韩国石墨烯技术更集中高效,专利集中在三星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是全球典型的以政府主导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为模式的亚洲国家,政府主要通过宏观战略指导与协调、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技术研发资金支持、成果推广支持等手段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韩国新政府确立了以“实现以创造就业为核心的创造型经济”为首的五大国政目标,提出通过创新发展科技,营造创造型经济发展环境,强化国家经济增长引擎。

科技评价:世界制造业TOP50排行榜,韩国是世界第五大制造业强国重型工程机械设备排行榜,韩国斗山排名第9,甚至英国JCB未进前10全球化学工业50强排行榜,英国榜上无名,而韩国有LG化学,乐天化工,SK,韩华共4家公司进入前50可见,韩国的科技水平、制造业水平之强。

在全球半导体及半导体材料领域,世界上能够实现5nm工艺的量产的企业除台积电之外,就是韩国著名企业三星。在世界上最有名的100个商标列表中,三星电子是唯一一个韩国商标,成为韩国民族工业的象征。曾经在2019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位列3位。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三星电子开发的多项产品在高科技电子产品市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赢得多项世界第一韩国三星专利数曾经超过台积电的2倍。从专利数量来看,若按公司来划分,全球前六家公司占到总专利申请量的 59%。其中德国的卡尔蔡司占18%,韩国三星电子占15%,荷兰ASML占11%,韩国S&S Tech占8%,韩国SK海力士为1%,韩国科技实力不容小觑。

网络通信产业领域,韩国曾经是全球5G建设先行者,据worldtimezone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实现5G商用的国家已超过27个,其中韩国的5G建设速度最快,用户最多,综合的5G商用体验上排在世界第一的位置。韩国网络通信拥有惊人的世界第一。据韩联社报道,美国网速测试统计公司Ookla发布的全球网速测试报告,韩国凭借5G商用的优势击败了被调查的140个国家和地区,以每秒76.74兆的下载速度跃居世界第一。另外,韩国的阿尔帕机器人曾经是世界上最长行程的机器人,精度达到0.005毫米等等

人均GDP:31497美元(全球排名第27)

举报/反馈

盘古论今2021

19.1万获赞 3万粉丝
财经及综合作者,机械工业出版个人三部曲。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