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恋本来是件挺美好、浪漫的事情,然而一旦被不法分子盯上,网恋就很有可能成为陷阱,害你没商量。
2022年6月10日,《南湖晚报》第12版刊发了一篇社会新闻,标题为:《网上热恋未曾奔现 他却给“女友的男同事”转了23笔钱》。
新闻说,海宁许村镇的小王,通过手机交友软件认识了一位“北京姑娘”李敏,认识7天就感情升温,进入恋爱状态。哪知在认识的第8天凌晨,李敏就发来信息,称有钱的手机落在家里了,只带着这个没钱的手机出来玩,消费2700,只有2400,差300元,能不能请小王“借”300元,转给她的男同事。小王没有怀疑,立马转了。
新闻说,此后,这位“北京姑娘”李敏就以各种借口,找小王借钱,奇怪的是都要小王将钱转给她的男同事。小王虽有怀疑,但经不住“热恋”女友的忽悠,一共转了23笔钱,合计13600元。当小王提出“奔现”而李敏一直避而不见时,小王明白受骗上当了,于是向许村派出所报警。民警一调查,哪里是“北京姑娘”李敏?是重庆男子韩某某一人分饰两角扮演的李敏和男同事。
“海宁警方赶赴重庆将犯罪嫌疑人韩某某抓获,目前,韩某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海宁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从《南湖晚报》的这则新闻报道看,海宁小王想必是一位十分单纯的小伙子,未经世事,不了解江湖的险恶,只凭网上的聊天就能陷入热恋状态。这个小王,很有可能在现实中是一个老实内向的大男孩,没有恋爱经验,被人几句话一忽悠,就上当了。现在这样单纯的小伙子,不多了。
现在的一些网络交友软件,实在不靠谱。韩某某明明是重庆人,也一直居住在重庆,为什么交友软件不加审核就让他注册了“北京姑娘”李敏的账号?交友软件的运营方,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实名注册制实行了很长时间了,居然还有这么大的漏洞,实在不应该。
年轻人的感情是很可贵的,一旦投入了感情,往往会付出很多精力、金钱。骗子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挖空心思骗人网恋。就《南湖晚报》这则新闻看,本案的骗子都没有“放长线钓大鱼”,而是迅速“撩人”,迅速骗钱,几天时间就骗了23笔,这也太心急了些。由此可见,这个小王确实太单纯。
网恋是美好的,但是也容易掉入陷阱。年轻人网恋,一定要小心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