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坑村种植三角梅500余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同时发展70余户村民种植三角梅,每年为农户带来每亩3.5万元左右的收入。

  东寮社区共有24家豆干作坊,带动近300名社区居民就业,年产值达到1800余万元。

  桂林村有60多户人家在做闽南传统小吃,数十种不同的产品得到稳定发展。

  本版文/本报记者 吴晓菁 陈运军

  本版图/本报记者 黄少毅 许秋珩 杨进福

  本版制图/张平原

  六月时节,万物峥嵘。翔安大帽山脚下的金柄村,闽南古厝的燕尾脊见证着一个个增收致富、振兴乡村的故事。

  66岁的黄加正在晾晒面线,一丝丝白色面线沐浴在阳光下,随风飘动,散发着清新的面香。

  黄加是翔安区手工面线项目非遗传承人,他的手工面线如今已成为金柄村的响亮品牌,不仅深受闽南人喜爱,就连东南亚一带的华侨也念念不忘。

  “古早味”香飘八方,特色种植扬名四海。不止金柄村的面线,在厦门的广袤农村活跃着一批有口皆碑的小特产,比如新圩的鹅肉、东寮社区的豆干、桂林村的蒜蓉枝、古宅村的大蒜、顶村村的茭白、乌山村的青葱、大宅社区的火龙果、古坑村的三角梅、田头村的仙景芋……这些特产不止叫响本地,叫响国内,有的甚至漂洋过海,远销海外市场。

  小特产里有大产业。“一村一品”不是简单地每个村形成一个产品,而是通过让一个区域形成特有品牌,意在将产品发展成产业,让“一村一品”的做法成为赋能乡村振兴、撬动村民致富的新支点。

  虽然厦门农业发展比重低,但仍然有数十万农村人口,可以说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座城市的现代化。

  在全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局中,厦门自觉履行经济特区的使命和担当,立足实际,走“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新农村,目标直指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那么厦门“一村一品”现状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又面临着哪些需要破解的问题。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岛外农村,探访“一村一品”的厦门实践。

  一株三角梅

  绽放致富花

  好模式

  以花为媒,一到节假日,大批市民游客前来古坑村赏花游玩,各种农产品受到了欢迎,地里的各种蔬菜瓜果也成了抢手货。村民开起了餐饮店,还有七八家民宿。

古坑村种植户叶赐挺(右)和叶东权(左)正在精心修剪三角梅。

  三角梅竞相绽放,缤纷妖娆;干净整洁的围墙院落,美观别致;田里的应季菜苗郁郁葱葱,翠绿养眼……走进同安区汀溪镇古坑村,满目清新。

  在古坑村,73岁的叶赐挺小有名气。他是全村最早种植三角梅的农户之一,在他的庭院里,数百盆三角梅错落有致,俨然是个小型花卉展。

  正在院子里修剪三角梅的叶赐挺,手上还带着泥土。提起三角梅,他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一开始我们种出来的三角梅品种单一,品质不够高,后来提升了技术,品种多了,三角梅的价格也上去了,现在我每年收入可达30多万元……”

  过去,古坑村也曾面临发展困惑,山多地少,没有工业支撑。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叶建发是古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清晰地记得,“以前村里不少人靠养猪谋生,整个村子的环境脏乱差。”

  2016年古坑村完成生猪退养后,便把目光投向三角梅。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种植于此的三角梅颜色更艳、花朵更大、花期更长。古坑村化生态优势为产业优势,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扩大三角梅种植规模。

  三角梅种植户叶东权的家就在村口,他精心布置自己的庭院,取名“东权家的小花园”,他说,周末的时候销量最好,市民游客离开村子的同时,会买上几盆三角梅,有时候一天就能卖出上万元。

  叶建发算了一笔账,古坑村种植三角梅500余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同时发展70余户村民种植三角梅,每年为农户带来每亩3.5万元左右的收入。

  让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三角梅为古坑村的第三产业带来了发展的春天。

  “以花为媒,一到节假日,大批市民游客前来古坑村赏花游玩,各种农产品受到了欢迎,地里的各种蔬菜瓜果也成了抢手货,有的村民一个周末光是卖菜就能收入2000多元。”叶建发笑着说道,“不仅农产品销售喜人,村民开起了餐饮店,还有七八家民宿,大家腰包都鼓起来了。”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武伟以传统种植业为例说道,我市约有30个村(社区)具备发展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的条件,如同安区的军营村、白交祠村、莲花村、古坑村,翔安区的乌山村等。

  “一个村要发展,找准定位是关键,‘一村一品’是发展现代农村农业,提升农民收入的好载体。”邱武伟认为,要做好“一村一品”,就要立足特色资源,避免同质化,充分挖掘特色产品、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找到适宜本村的发展道路,让“一村一品”具有持久生命力。

  一块豆干

  带来稳稳的幸福

  好技艺

  煮豆、磨浆、过滤、点卤、搅拌、压制……十余道传统工序全靠人工完成。东寮豆干传统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翔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寮社区居民在手工制作豆干。

  走进翔安区东寮社区,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豆香。这是东寮社区独具特色的“一村一品”——豆干。

  已近中午,40岁的陈美蓉仍在自家作坊里忙碌。煮豆、磨浆、过滤、点卤、搅拌、压制……十余道传统工序全靠人工完成。在蒸腾的水汽中,她的手没有停过,“这样的忙碌从凌晨时分开始,有时要忙一整天,一天下来能做上万块豆干,做多的时候能做到1.6万块。”

  陈美蓉随手拿起一块豆干,豆皮嫩黄细腻,不带水分,用手轻轻一按,便可感受到豆干的紧实度,“豆皮有弹性,里面却是滑嫩的,直接食用口感很好,经过烹饪,豆干味道会更好。”

  作为传承悠久的翔安特色地方美食,东寮豆干传统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翔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厦门的各大农贸市场里,提起东寮豆干,很少有不知道的。”东寮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和同介绍道,“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寮十有八九的人在做豆干。东寮豆干滑嫩、有弹性,很受市场欢迎。”

  不过,打响了名气的东寮豆干也有自己的“烦恼”。由于生产豆干的都是家庭作坊,产量有限。陈美蓉说:“豆干都采用纯手工制作方式,即使再大的订单,有时候我们也无能为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东寮豆干的发展。”

  两年前,陈美蓉的小叔子陈育池辞去大型食品厂的质检员工作,“我想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回家帮忙把豆干作坊做大。”

  很快,陈育池发现,“家庭作坊的生产方式很传统,流程监管难,产量跟不上,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他坦言,最近曾有一家超市打算引入东寮豆干销售,但作坊的各种标准始终未能达到,最终“望而却步”。

  “单打独斗的豆干小作坊规模较小,销量低。只有抱团发展,才能扩大规模。”陈和同在2018年推动成立东寮豆干小作坊联盟,从那时起,大大小小的豆干作坊开始转型升级。目前,东寮社区共有24家豆干作坊,带动近300名社区居民就业,年产值达到1800余万元。

  小小的东寮豆干为社区居民铺筑了一条致富路。那么,如何把这条道路走得更宽、更远?在邱武伟看来,东寮豆干、金柄村面线等非传统种植业,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缺少生产空间,还没走上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而这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共同呵护培育。

  “从长远来看,要提升‘一村一品’的产能,可以探索建设通用厂房,向就近的工业区引导,只有规范生产,才能发展壮大。原本的家庭作坊可以改造为文化展示馆,既可以展示发展史,也可以进行展销。”邱武伟建议道。

  一根蒜蓉枝

  激活一个村

  好滋味

  “红发”蒜蓉枝,有了蒜香、番茄、椒盐、香葱、黑糖、海苔等十余种口味,还有了小麻花的形式;“火兴”贡糖琢磨出了咸味的贡糖,咸甜参半的新口味反而更受欢迎……不断创新口味,让传统小吃香飘八方。

桂林村的蒜蓉枝都是手工拌制。

  蒜蓉枝、贡糖、麻酪、麦芽糖、花生酥……是厦门人喜爱的“古早味”小吃。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翔安区桂林村七里自然村正是这些小吃的重要产地。一到周末,从厦门岛内、漳州、泉州驱车前来购买闽南传统小吃的消费者络绎不绝,让这个村庄十分热闹。

  桂林村七里自然村有300多户人家。“从清朝开始,这里的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蒜蓉枝、贡糖等传统小吃,”桂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沈国辉说,“一开始都是自产自销,后来慢慢越做越大,七里村也被人们称为美食村。”

  市民熟悉的“红发”蒜蓉枝同样出自七里自然村。在“红发”的生产车间,女工们熟练地打包蒜蓉枝,一旁是一箱箱成品,马上就要送往岛内的超市。厂长沈辉煌介绍道:“我们的蒜蓉枝酥中带脆,脆而不硬,甜而不腻,消费者很喜欢。”

  传统小吃的香味飘出了七里自然村,飘到了隔壁的诗坂自然村及其他自然村。沈国辉说,目前,整个桂林村有60多户人家在做闽南传统小吃,七里自然村主要做蒜蓉枝、贡糖、花生酥、麦芽糖,诗坂自然村主要做桔红糕、马蹄酥,几个村庄连片发展,大大方便市民采购闽南传统小吃,催生闽南传统小吃甜点的传承基地。目前,数十种不同的产品稳定发展,年产值约270万元。

  不仅要守正,也要创新。村民们在坚持古法制作的同时,也在积极谋求变化与突破:“红发”蒜蓉枝,有了蒜香、番茄、椒盐、香葱、黑糖、海苔等十余种口味,还有了小麻花的形式;“火兴”贡糖琢磨出了咸味的贡糖,咸甜参半的新口味反而更受欢迎;“七里香麦芽糖”改变传统走街串巷叫卖的形式,利用互联网销售,一天能卖出两三百斤……一道道令人垂涎的闽南传统小吃承载着桂林村民们的致富愿景。

  “我们七里村有美食、美景,还有体验,可以研学。”在沈辉煌的计划中,他还想开发闽南传统小吃研学之旅,“以前只想着把蒜蓉枝卖出去,现在也要学会把人流引进来,留下来。”

  打造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带动一方经济。翔安区区长李毅认为,“一村一品”也是产业链问题,要以点带面,跨村连片、跨镇成带,形成集群产业效应,才能真正激活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他建议,要特别做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到一产供给二产,二产带动三产,三产反哺一产,以此提升“一村一品”的附加值和含金量。在纵向上,充分开发农村特色和传统产品的产业链,推动产品增值;在横向上,促进农产品、特色食品、工艺品、民俗文化等与旅游、生态、康养、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一村一品”的多元价值。

  扫码观看精彩视频,从小特产里感受风土人情和乡村魅力。

  【记者手记】

  下好

  “一村一品”

  这步好棋

  同安区古坑村,一株株三角梅改变了村庄脏乱差的形象,也为当地村民铺筑了一条致富路;翔安区东寮社区,居民制作出来的豆干走进了岛内外的各大农贸市场,是当地民众稳稳的依靠;翔安区桂林村,香甜酥脆的蒜蓉枝、贡糖等“古早味”小吃得到了传承,逐步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在厦门,“一村一品”专业村的乡村振兴效应正在发酵。

  如何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一村一品”或许是那一步“好棋”。也就是让每个村都拥有一个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拳头”产品或产业,打好“优势牌”,念好“特色经”,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的发展优势。

  以东寮豆干为例,我们来算一笔账。一斤黄豆大约可制作出17块豆干,东寮社区一天要消耗黄豆约6000斤,制作出豆干约10万块,一块豆干批发价0.6-0.7元,一年产值超2000万元。一块小豆干成了撬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杠杆。

  再看翔安区大宅社区,种植1400余亩火龙果,产值达4000多万元。社区深入挖掘研发果酒、果茶、果脯等系列火龙果衍生品,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游,举办“火龙果文化旅游节”,带动当地农民再就业30人,带动农民年增收约200万元,一条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链条“金光闪闪”。

  厦门人均耕地面积少,写好特色现代农村产业这篇大文章,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可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进而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村一品”要善于发现不同村庄的“个性”,立足当地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产业业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和区域风格,因地施策,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的发展优势。有的以茶叶、胡萝卜、紫长茄、蒜、龙眼、蜜柚、花卉等经济作物为主发展农业;有的生产独具特色的手工食品,让“古早味”香飘四方;还有的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农耕、古厝等优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我们期待,“一村一品”点亮村民增收致富的愿景,为厦门乡村产业振兴输入强劲动力。

【来源:厦门日报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

湘湘带你看社会

1.5亿获赞 137.6万粉丝
潇湘晨报带你看社会资讯
潇湘晨报旗下社会新闻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