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不仅是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镶嵌在长三角的一颗翡翠,它是身处在繁华之中的湖泊,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湖泊。因太湖水产资源丰富,自古以来都是渔民赖以生存的来源。
据悉,历史上太湖鱼类资源可达107种,其中银鱼、白虾、梅鲚被列为“太湖三宝”,而银鱼、白鱼、白虾也被称为“太湖三白”,享誉中外。
因太湖平均水深才不过1.89米,这使得其蓄水量偏少,但这也使得光能利用效率偏高,水温易升高,从而使得水草茂盛,渔业生产效率高。如2003年时,太湖鱼产量就达到2.76万吨,实际渔获量持续多年达3-6万吨。
然而,随着水环境出现恶化,太湖鱼种类也在日益减少,如苏州一渔民老吴表示,现在太湖有几十种鱼就非常不错了,他表示小时候经常在湖里捕到河鳗、胭脂鱼、河豚、鲥鱼等,可自90年代中期开始,很多常见鱼种已消失不见。
据一项调查显示,太湖鱼类已不足50种,超一半的鱼种已消失,且鲢鳙、青鱼、鳗鲡等自然鱼种,如今也要靠人工放流才行。
然而,在多种鱼数量减少的同时,名为“毛叶鱼”的鱼种开始增多,其产量常年可突破2万吨,渔获占比量最高可达88%。
2020年以前,开渔节之时,渔民一网就可捕捞6万多斤毛叶鱼。然而,毛叶鱼的丰收、高产并非好消息,其背后的隐患很多。
毛叶鱼为何物?
毛叶鱼其实是太湖渔民的一种俗称,它的学名为梅鲚、湖鲚,体型偏扁薄,头尖而口大,尾巴细长,腹部稍宽,鱼鳞细白,整体呈现出毛竹叶状,而因尾巴分叉,且为红色,看上去如同凤尾一般,因而也被称为凤尾鱼。
当地还流传着一个传说,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发起了世纪之战,正当越军弹尽粮绝、准备撤离之时,湖面上竟浮游一群梅鲚,越军将其捕捞食用,随即士气大振,很快就攻破吴国都城。
梅鲚鱼肉质鲜嫩可口,味道独特,且营养十分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其中的钙质成分为银鱼三倍,因而也被制成一种滋补保健品。早在明朝时,就因梅鲚鲜美被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品尝。
当地的渔民习惯将其捕捞后用木炭熏烤食用,也就是梅鲚干,口感鲜美无腥味,也是著名的太湖特产,被当地人视为珍品。
当然,梅鲚也可用来清炖,放上几滴酱油,再放上一些葱姜,即可品尝其鲜味。而油炸也是一种食用方式,其骨刺煎炸后就会入口即化,且色泽鲜亮十分诱人。
其实,毛叶鱼和长江刀鱼非常神似,不是专业渔民很难认清,它们均呈现流线型,且体长也十分类似,只是生活习性、经济价值上差别颇大。
据悉,长江刀鱼有洄游特性,清明节过后从海上进入长江,骨软如绵味道鲜嫩。而梅鲚常年生活在太湖,经济价值偏低,且多被河蟹、肉食性鱼捕捉。
毛叶鱼高产为何有隐患?
其实,早在1993年时,太湖梅鲚占比并不高,当时鳙鱼、鲤鱼等渔获量占比达50%,而中小鱼类占比不高。不过这以后,中小鱼居高不下,大鱼愈发稀少,而梅鲚反而成为“单产之冠”。
06年时,太湖鱼产量为3.5万吨,梅鲚占比达6成以上,为2.1万吨。自08年开始,太湖加大鲢鳙投放量,其占比增加,而15年鱼总产量为5.6万吨,梅鲚占比为45%,但产量仍为2.5万吨之多。
梅鲚产量偏多,其实反映了太湖过度捕捞,导致鱼类总体呈现出小型化趋势。毕竟越是个头大的鱼类,其生长周期越长,而梅鲚1龄即可成熟,在繁殖上有巨大优势,适应性更强一些。
在过去多年里,太湖渔民一直滥捕,且主要使用高踏网这种捕鱼工具,两张网合围起来,长达两千米,可将鱼一网打尽。尽管后来高踏网捕捞时间缩短,每年9月6日至30日才可使用,可这一期间捕鱼量占全湖数量的60%。
除了高踏网外,人们也会使用鱼簖这种渔具,这种渔具网眼非常细密,鱼进去后无法逃脱。
正是渔民滥捕,使得渔业资源加速衰减,捕捞的鱼多是2龄以下的小鱼,大鱼已少之又少,而梅鲚作为一种小鱼鱼种,其优势反而尽显。
此外,梅鲚以水草、藻类、浮游物为食,而氮磷成分高,那浮游物密度就会偏大,从而有利于梅鲚繁殖。
如此来看,梅鲚高产的背后,也是太湖水质的“富营养化”以及渔民滥捕。实际上,早在80年代开始,太湖水质就已明显下滑,蓝藻“水华”现象频发。
而因梅鲚以鱼卵为食,其产量太高,对太湖其他鱼种而言并非好事,不利于鲫鱼、鲤鱼繁殖,也会使得水产物结构畸形化。
不过,随着太湖全面退捕,以及人为放流,相信会改变太湖鱼种类单一局面,也可减少梅鲚产量,从而为修复太湖生态带来新的机遇,大家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