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7日讯(记者 唐霞 通讯员 张雄文)50毫米、100毫米、200毫米……自6月1日开始,辰溪县雨量数据一次次被刷新。雨量大、时间长、来势猛,共导致49739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58468亩,倒塌房屋38间,严重损坏房屋173间,一般损坏房屋296间;全县公路中断49处,道路塌方449处、发生较大规模山体滑坡5处。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3.2亿元。
精准施策科学部署 最大限度确保群众生命财安全
6月1日晚上9点,辰溪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灯火通明,一项项紧急指令从这里发出。晚10点,根据雨情发展情况,辰溪果断在全市第一个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6月2日10点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Ⅲ级。6月3日12点,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Ⅱ级,又于10个小时后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Ⅰ级。
灾情发生后,辰溪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召开全县防汛救灾工作调度会议17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防汛工作要求,深入分析研判雨情水情形势,精准部署安排防汛救灾各项工作。自6月2日以来,辰溪县委书记谢建军一直坐镇一线,现场调度交警、消防、应急、人武等力量全力抢救受灾被困群众,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辰溪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筹调度,各级防汛部门联动会商,科学研判天气变化和雨情汛情发展态势,辰溪县防指提前通过防汛预警平台,向全体县级领导以及县防指成员单位、各乡镇、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和各类防汛责任人发布了本轮强降雨预警信息;县融媒体中心多渠道推送水位雨量预警信息,移动、联通、电信等三家运营商向全县群众发送预报预警信息共计150万余条次;全县各乡镇利用流动宣传车、村村响和派出工作人员开展“敲门行动”,及时向群众告知雨情水情。面对干支流洪峰多重叠加的严峻形势,对相关水库、水电站,采取预泄、拦蓄洪水等措施,减轻下游防洪压力。一批水利专家和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险情隐患。
在肆虐的洪水面前,辰溪县干群奋起抗击,辰溪县人武部出动民兵应急队伍120人,辰溪县消防救援大队全员出动,市消防救援支队增援25人,共救援被困群众42人。
各乡镇各部门联动 众志成城奋战救灾一线
6月3日,辰溪县水利局召开防汛工作紧急调度会,全局干部职工坚持24小时值班,按片区分6个组对各片区水库、山塘、山洪灾害危险区进行巡查、指导,截至6月3日17时,共处置度汛隐患32处,对一时难以修复的重点险工险段,制定可行的度汛措施,加强监测,确保安全度汛。
受暴雨影响,辰溪县多个乡镇山洪暴发,影响电力供应。6月2日清晨,国网辰溪县供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后塘瑶族乡村民报修电话,紧急安排人员进行抢修。由于山体滑坡堵塞道路,抢修车辆难以前进,抢修人员只好下车拿上工具步行,在徒步5公里后终于到达故障点,通过几个小时的奋战,在当天13时23分,顺利完成抢修任务。灾情就是命令,国网辰溪县供电公司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线路和设备特巡,对汛期易塌方、易内涝的区域重点排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面对灾情,辰溪各乡镇积极应对、迅速行动,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扎实做好防汛抗灾工作。6月2日,潭湾镇召开紧急会议,所有联村领导深入各自联系村配合各村防汛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对各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隐患点进行再一次全面摸排,对需要转移的群众做到应转尽转。6月3日,锦滨镇迅速出动人员双向劝导人员车辆绕行,积极对接气象部门,及时掌握雨情,第一时间加强应急值守,并出动三支“防汛先锋队”,在积水路段放置路障、警示牌,积极疏通污水,全力保障人员车辆正常通行。
党员干部变身“冲锋队” 志愿服务暖心助力抗洪救灾
强降雨天气过后,为尽快恢复村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辰溪县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各县直单位党员干部、县爱心志愿者协会及社会各界人士,深入孝坪镇受灾一线帮扶受灾群众,助力灾后重建。
6月4日下午,辰溪县各相关部门迅速将救援物资收集到位,集结志愿者队伍从县城马不停蹄地前往孝坪镇支援当地灾后重建任务,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们迅速有序认领装备,兵分五路,前往幸福村、中心村、爱国村、大草坪、乡镇主干道及双桥区域开展清淤行动,帮助群众主动对区域内的路面、沟渠以及房前屋后淤泥、垃圾进行清理,对过水地域进行消杀等工作。
“我们这一次过来是响应县委号召,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辰溪县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田蕾告诉记者,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在志愿者群看到消息后自发过来的,他们有的负责清理路段,有的负责装沙袋,有的负责疏导,干得热火朝天。
6月3日,辰溪县柿溪乡向家湾村汪公洞桥被淹,村里的老人无法外出,村书记张圣礼得知情况后,带领志愿者和驻村工作队为老人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物资,并叮嘱老人打雷别接触电器,注意安全。
在这次救灾过程中,驻村工作队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队员们各司其职,及时联系村组干部,协助乡镇统计各个受灾点情况,逐户走访,分段对辖区内道路交通、低洼地及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的重点区域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组织、帮助村民撤离重要生活物资、抢收作物,全力确保群众损失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