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王景:800年黄河安澜之“功臣”
05:41来自中国水事


王景:800年黄河安澜

“功臣”



汉光武帝建武十年,黄河以南淹没的范围达数十县之多。汉明帝即位时,黄河向东摆动。此时,黄河有个支流叫汴渠,一发大水,汴渠就被冲得一塌糊涂。汴渠是沟通黄河、淮河的重要水上航道。东汉明帝刘庄决心修整汴渠,有官员向朝廷举荐了一个善于治水的专家,他就是王景。此前在修复汴渠的浚仪渠(在今河南开封)时王景提出了“堰流法”,颇有效果,治水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


王景画像


汉明帝召见王景,就水患问计于他。他说,黄河为害是根源,汴渠为害是表象。黄河和汴渠分流而治能保证航运畅通,黄河和汴渠同时治理才能长治久安。听完王景的一番分析,汉明帝大为欣赏,赏赐他《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有助于治水的书籍,派他治水。


治理河段简图


王景奉命征发夫役数十万人,开始治河、治汴工程。王景认真勘察黄河两岸地形,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改变黄河原来的河道,修筑千里长堤,使黄河水顺着地势低洼的地方,自然流入大海。然后着手整修汴渠。汴渠引黄河水通航,沟通黄河、淮河两大流域。黄河汛期时,引水口控制不好,进入汴渠内的水过多,汴渠堤岸就会有溃决危险。对于汴渠引黄河的取水口,王景采取了“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的方式,即在汴渠引黄的百里范围内,约隔10里开凿一个引水口,实行多水口引水,并在每个引水口修筑水门(水闸)。通过启闭水门的数量,来控制引入汴渠的水量。


当时在取水口荥阳以下,还有濮水、济水等支流汇入黄河。王景将这些支流相互沟通,在汴渠与各支流相通处也设立水门。这样洪水来了,各支流的水门既削减了洪水流量,又分走了大量泥沙,减少了黄河河床的淤积量,减缓了淤积速度。所以,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分流、分沙的举措是促使黄河长期安流的重要保障。



永平十四年四月,治河、治汴工程宣告结束。近六十年的黄河水患随之得以平息,兖、豫两州大量土地涸出地面,百姓的生产生活秩序也逐步得到恢复。放水以后,滚滚黄河顺利流入汴渠,灌溉两岸田地,老百姓纷纷赞扬。黄河下游两岸被淹过的几十个县的土地都变成了良田,使汉政府增加了许多收入,国库也得以充实。


至此,王景治河的佳话告一段落。王景开辟新河,实施宽河行洪,形成了一条入海最近、水流最畅、输沙能力最强的行洪路线,使黄河出现了约800年相对安澜。


主播丨张玉峰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统筹丨罗景月 李莉

文案丨李莉

责编丨周念晨

美术设计丨杨桦 赵墨

音频丨张玉峰

校对丨孟京

参考资料丨《后汉书卷·循吏列传》

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影视制播中心 )出品


(收听更多《大河脉搏》文章,请关注“中国水事”微信公众号,从菜单栏—主题栏目—大河脉搏获取更多内容。)


往期精选

贾让治河有“三策”



举报/反馈

中国水事

9.1万获赞 3.3万粉丝
中国水利报官方百家号
中国水利报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