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DRAM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下,DRAM颗粒的价格连续几周都在不断下调,供应端都在积极调整报价以求降低库存,但工厂端订单大多延迟且数量缩减,仅在急单部分做些许努力,针对低价刺激大多不愿进场承接,偶有零星急单成交于特定品牌低价部位,其余颗粒动能表现不佳,盘势持续下探。

内存颗粒降价就代表着内存的价格还会继续往下探,刚好显卡的价格回落也明显,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个618适合装机啊,相信有不少想装机但被显卡价格劝退的小伙伴吧,装机日程可以提上来了,目前是入手内存条的大好时机!

我预言选择Intel平台的小伙伴肯定会遇到烦恼,12代酷睿处理器既支持DDR4,又支持DDR5,我预判选D5还是D4会成为你的难题!

刚好我最近入手了掠夺者Vesta II DDR5内存,就有了写篇DDR5科普文章的想法。这篇文章针对大家最关心的四个问题来进行展开,即:

  • 内存是什么东西?

  • D5与D4有什么区别?

  • D5比D4快多少?

  • 有没有推荐的D5内存?

废话不多说了,开干!

一、科普:内存是什么?

1.1 内存跟闪存的区别

不管是内存文章的评论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人问你手机、电脑内存多大。你觉得她问的是内存,实际上她问的是闪存多大,内存、闪存傻傻分不清的大有人在!

之前也写过好多内存评测科普的文章了,总会遇到小伙伴问内存跟闪存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同样是300块钱,买内存只能买到16GB容量的,而硬盘能买到512GB以上的。

内存又被成为内部存储器,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为硬盘数据跟CPU数据交换的中转站。

我们在打开软件或文档时,你的文件会先从硬盘复制到内存,然后CPU再跟内存进行数据交换。这是因为内存的读写速度要比硬盘快得多。

你甚至可以把CPU看作是皇上,内存看作是太监,硬盘看作是你。你想向皇上提交一份奏章让皇上审批,首先你需要先将奏章提交给太监,太监再递给皇上。

我们电脑中常用的内存称为动态随机半导体存储器,也叫DRAM,属于临时存储器。拿出一条内存,我们可以看到在内存颗粒的旁边都有一颗颗小小的电容,电容会缓慢放电的,这也是关机后内存中数据会丢失的原因。

除了电脑中的内存之外呢,我们还常听说“CPU缓存”这个名词,“CPU缓存”其实也是一种内存,它叫静态随机半导体存储器,也叫SRAM,价格非常贵,这也是目前CPU缓存容量比较少的一个原因。市面上一块36MB容量的SRAM颗粒,就要300多块钱。而硬盘则是属于外部存储器,它可以长期的存储数据,不受断电影响,存储容量也比较大。

1.2 内存的命名方式

再说一下内存的命名方式,就以我手里的这条掠夺者Vesta II DDR5 16GB 5200MHz RGB为例。一般放在最前面的是内存品牌名称或内存品牌产品系列名称;“DDR5”的意思为第五代DDR内存,在选购内存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主板内存接口类型,DDR4跟DDR5是不兼容的,DDR5也不向下兼容;

要注意“5200MHz”并不是内存的频率,而是内存厂商在出厂时能够保证内存稳定运行的一个频率,后面会具体讲;“16GB”就是内存容量,除了16GB之外还有8GB或32GB甚至更高的单条内存。

1.3 内存条的组成

再来说一下内存条的组成,内存条中的颗粒是整个内存最重要的元件。内存不跟硬盘一样,没有主控芯片。至于什么是颗粒,就是下图内存上黑色的小方块。

目前全球能够生产内存颗粒的工厂有三星、海力士、镁光、南亚、长鑫等,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中高端内存搭载国产颗粒啦。学弟手里要测试的这款掠夺者内存使用的是来自美光的颗粒。

颗粒也分体质,不同的颗粒制造商会将不同体质的颗粒进行分类,体质好的颗粒做成高频内存,体质一般的颗粒做成普通内存。下图为发烧玩家对DDR4内存颗粒性能进行的总结,仅供选购DDR4内存使用,不能作为选购DDR5内存时使用。至于DDR5内存,刚上市嘛,现在

市场上还没有发烧玩家对DDR5内存颗粒的性能总结。

内存颗粒可以使用Thaiphoon这款软件去检测。在“DIE DENSITY/COUNT”一栏中,可以看到内存搭载的是什么类型的颗粒。下载最新的Thaiphoon,DDR4颗粒应该都能识别,DDR5内存在这款软件的数据库中还没有更新,可能检测不到。

除了颗粒之外,内存上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东西,就是SPD芯片。SPD芯片能够存储该内存的一些参数信息,通过AIDA64、CPU-Z等软件就能读取到SPD信息。

比如下面这张图,通过CPU-Z就可以读取到这款内存的SPD信息,也能看到这款内存的一些参数。包括频率、颗粒制造商、型号、生产日期、时序、频率等。

DDR5内存上还有个电源管理IC,这也是DDR5相比DDR4提升的一个地方。

内存还分普条跟马甲条,普条就是上面这种直接能看到PCB板和颗粒的内存条。而马甲条通常PCB版外面都有一层金属的散热马甲覆盖,部分马甲条还会加入灯光灯效。

就比如宏碁掠夺者的雷霆战甲系列、星际迷幻系列、炫光星舰系列,有了马甲和灯光的加入会让整个机器非常的炫酷,这是游戏玩家的梦想内存,预算充足直接可以冲。

1.4 影响内存速度的因素

再来说一下影响内存性能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影响内存性能的因素有容量、频率、内存通道、时序四点。

如果你的内存容量不够用,会特别影响你的使用体验。对于工作党来说,16GB容量起步。游戏玩家以及其他内容工作者,建议32GB以上。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影响计算机性能的因素——双通道!在你装机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推荐你去选择双8GB内存,而不是单16GB内存。到底是为什么呢?目的是为了触发双通道带宽翻倍的收益!

内存带宽的计算方式如下,内存带宽=内存核心频率x内存总线位宽x倍增系数。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把“货车”比做传输的数据,“车道”比做内存通道,“限速”比做内存核心频率。单位时间内从起点运输到目的地多少货物就可以理解为带宽。很明显,在理论情况下,双通道内存数据运送量是翻倍增长的。

双通道也很容易理解,如果你是双通道内存,就可以把QQ的数据拆散之后每一根内存各存放一半的数据,然后两根内存同时与CPU进行数据运算交换。

除了双通道之外,内存的频率也比较重要。频率频率,到底谁决定频率呢?

内存本身是没有频率的,我们常说的频率是CPU访问内存的频率。CPU每访问内存一次,都会向内存条带来或带走一些数据。CPU每秒访问内存的次数越多,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数据量也就越多,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内存条的读写速度快。但是,内存颗粒每秒承受的访问次数是有上限的,访问速度超过颗粒的承受上限,就会出现开不了机的情况。

所以说,一款颗粒的好坏,最大程度上影响了内存的超频潜力以及性能。搭载好体质颗粒的内存具有更大的访问速度承受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频率。宏碁掠夺者的DDR4内存均采用业内公认体质最棒的三星B-Die颗粒,DDR5内存也是使用目前公认稳定性最好的美光颗粒。

再来聊聊大多数玩家都不太懂的时序!内存的时序其实就是内存的反应时间,当内存收到CPU发来的指令后,多长时间做出反应,这就是内存的时序。要想反应得快,内存的时序肯定是越低越好。

我们以掠夺者这根内存条的时序为例,CL38-38-38-75,时序中的三个数字分别对应着CL-tRCD-tRP-tRAS。CL是指列地址访问的延迟时间,是时序中最重要的参数;tRCD为内存行地址传输到列地址的延迟时间;tRP为内存行地址选通脉冲预充电时间。内存延迟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公式为(CL*2000)/频率=延迟。

二、D5与D4有什么区别?

2.1 Module key位置有别

DDR5内存与DDR4内存在外观上是有区别的,DDR5内存的Module key要比DDR4内存稍偏右一些,也就是说DDR5内存并不能插在只支持DDR4的主板上使用。

大家在选购主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搭建DDR4平台就要买DDR4主板,如果搭建DDR5平台就要买DDR5主板,现在最新的Intel 12代处理器芯片组主板都会进行标注,下单的时候稍微注意下就ok。

2.2 频率大幅提升

DDR4内存条最低频率为2133MHz,而DDR5的最低频率为4800MHz,DDR5相较DDR4在最低频率方面提升225%!在生产力方面DDR5内存要远超DDR4内存,对于游戏玩家而言,内存速度的提高对核显用户的GPU性能提升明显,对独显用户而言,DDR5领先DDR4百分之三左右。

2.3 新增电源管理单元

在DDR5上增加了电源管理单元(PMIC),大大提升了兼容性、信号完整性,电压转换都由内存自行处理,这样的好处就是内存可以获得更大的电压调整空间,也就具备更强的超频潜力。在DDR5之前,电源管理单元都是集成在主板上的。

2.4 电压降低

DDR5内存运行电压从DDR4的1.2V降低到1.1V,实现了20%左右的降低,它的降低拥有两个重要意义。其一是功耗方面,尤其是对于笔记本产品,以及企业级服务器产品而言,20%的功耗降低,具有显著的节能意义;其二是超频潜力,起始电压的降低,使得后续进行超频调参有了更大的可操作空间,能进一步提升内存的超频潜力。

2.5 双32bit寻址通道

DDR5内存引入了双32bit寻址通道,基本原理是将DDR5内存模组内部64位数据带宽,分为两路带宽分别为32位的可寻址通道,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内存控制器,进行数据访问的效率,同时减少了延迟。

但这种"双通道"设计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双通道,其性能跟两条内存组成的双通道也有所区别,但相比单通道还是有提升效果的。

在CPU- Z中也能看到,插入两条DDR5内存后,通道数会识别为4x32bit,这就是DDR5内存模组将64bit单通道变成独立32bit双通道的技术创新。

2.6 容量提升

DRAM容量提升是DDR5内存技术提升的重点方向,在DDR4 JEDEC规范中,单颗Die颗粒最大容量只能到16Gb,而DDR5上,单颗Die颗粒容量可以达到64Gb。在DDR4内存中,单条32GB已经是内存容量上的天花板了,消费级DDR4主板最多也只能插4条DDR内存,也就是最高只能到128GB。

而DDR5内存,单条32GB会成为主流,后续还可能会有单条64GB、单条128GB的产品出现,按照消费级主板有4个DIMM插槽计算,最高能到512GB。到那时候,别人问你电脑内存多少,当你说出512GB内存时,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你是把内存和闪存搞错的小白了。

三、D5比D4快多少?

在D5内存和D4内存的对比过程中,D4内存开启XMP,D5内存未开启XMP。

3.1 测试平台

学弟为了测试D5比D4快多少,特地搭建了两套平台,两套平台除了主板与内存不同外,其他测试条件均相同。D5平台使用了微星迫击炮B660M主板,遇事不决迫击炮嘛。D4平台实用了铭瑄终结者B660M主板,目前很火的丐帮帮主板。

DDR5内存使用了掠夺者Vesta II系列32GB套条,开启XMP后的频率能达到5200MHz;DDR4内存使用了光威天策系列16GB套条,频率为3200MHz。

3.2 CPU-Z内存对比

在CPU- Z内存一栏里,可以看到DDR4平台为2x64bit双通道,而DDR5平台上是4x32bit四通道,这就遇到了学弟前面说过的“双32bit寻址技术”,明明只有两根DDR5内存,却能被一些专业软件识别为4通道。

3.3 SPD信息对比

在CPU-Z的SPD页面里,可以看到两款内存的最大带宽以及颗粒制造厂商,DDR4位3200MHz,DDR5则是5200MHz,两款内存的颗粒均为美光制造。除此之外,两款内存的SPD扩展也不一样,DDR4支持XMP2.0,而掠夺者Vesta II系列 DDR5支持XMP3.0。

再就是DDR5相较DDR4的工作电压有所下降,参与对比的这条DDR4内存默认频率为2400MHz,工作电压为1.2V,开启XMP后频率能提升到3200MHz,工作电压为1.35V。而掠夺者Vesta II DDR5内存默认频率就到了4800MHz,工作电压只有1.1V,开启XMP后频率能提升到5200MHz,工作电压仅为1.25V。

*XMP是英特尔的一个认证,主要目的是方便用户对内存超频,内存厂商也会预选出几套可以稳定超频运行的参数,直接选择就能使用。XMP3.0是英特尔专门为DDR5内存推出的,相比XMP2.0内置的配置文件更多,达到了5个,其中包含了 3 个不能更改的配置以及 2 个可以让玩家自定义的配置,进一步方便玩家超频内存。

3.4 Memory Benchmark对比

AIDA64上的内存测速跑分可以最直观的看到DDR5内存的速度,通过实测,掠夺者Vesta II DDR5内存测出了68351MB/s的读取速度,68352MB/s的写入速度,64770MB/s的拷贝速度。

同平台下DDR4内存的读取速度仅为47613MB/s,写入速度仅为44564MB/s,拷贝速度仅为43061MB/s。

掠夺者Vesta II这个成绩相比众多40000MB/s左右的D4内存要强出整整一个维度,在数据的读写速度上有着翻倍的提升,内存使用效率自然也就非常高。

3.5 CINEBENCH R15对比

和内存性能直接相关的还是核显的性能,所以我用CINEBENCH R15对两个测试平台进行跑分,搭载DDR4平台的OpenGL跑分为67.01fps,CPU得分1701cb。

搭载DDR5平台的OpenGL跑分为81.32fps,CPU得分1674cb。从两个平台OpenGL的测试上可以看出,高频内存对核芯显卡的性能提升还是非常大的。

3.6 PCMARK 10对比

DDR5内存频率的提升对核芯显卡的性能还是很有帮助的,但对电脑的整体性能是否有提升就需要进行PCMARK 10的测试了。

PCMARK 10比较偏向于家用和办公场景的性能测试,测试分为基本功能、生产力、数字内容创作三大类,主要包含了应用打开速度、视频会议、网页加载快慢、电子表格复制粘贴响应速度、文档复制粘贴速度、照片编辑、视频渲染剪辑等测试,测试面非常的全也很接近我们日常的使用场景,测试成绩十分具有参考意义。

从跑分上来看,使用光威天策系列的DDR4平台总得分4713,其中常用基本功能得分9239,生产力得分7031,数位内容创作得分4374。

而使用掠夺者Vesta II的DDR5平台总得分4970,其中常用基本功能得分9625,生产力得分7117,数位内容创作得分4865。从两个平台的跑分上能看出,DDR5的高频率对电脑的整体性能是有提升的。

四、产品推荐:掠夺者Vesta II DDR5内存

4.1 开箱

在某东工作的时候,我负责的是某东的装机大师业务,工作期间经常跟掠夺者打交道。不为别的,就为了它炫酷的外观和精挑三星B-Die颗粒。就这样,它成了我装机测试的必选内存,从那时起掠夺者这个品牌就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掠夺者Vesta II(DDR5)在包装上延续了掠夺者Vesta(DDR4)的设计风格,包装盒正面印有内存条发光效果图,右上角有联动标识,表示这个条子可以跟华硕、微星、机架、华擎四个品牌的主板实现灯光联动。

包装盒右下角则是防伪标识和内存规格,上面也有提到,学弟买的是32GB DDR5 5200MHz套条。

包装背面则是产品的一些特性,都是英文,还有一些认证标识。

包装背面右下角还有时序等信息。

取下最外层的包装,里面还有个纯黑色的天地盖包装盒,包装盒正面有掠夺者logo,整体设计上偏高端一些。

取下天地盖包装盒上盖,映入眼帘的透明塑料盖保护壳,两条内存静卧在减震棉上。

4.2 外观

由于Vesta系列主打电竞,所以内存外面使用了科技风十足的铝合金磨砂工艺,显得金属十足,规则的线图+平滑的黑色面+菱形logo+灯条组成了Vesta II的外观。

其实掠夺者Vesta系列的这个设计还是蛮有趣的,密集且规则的线条并不是单纯为了好看,更多的是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能力。标签上标注了内存的容量为16GB,单面8颗Die,频率为5200MHz,时序为CL38-38-38-76,超频(XMP)时电压为1.25V。

从侧面可以看到掠夺者Vesta系列的铝合金马甲还是比较厚的,马甲与颗粒之间填满了散热垫。

内存顶部为铝合金镂空+亚克力材质的RGB柔光罩设计,贯穿了内存顶部一直延伸到内存两侧,在机箱的多个角度都能看到内存灯光。镂空的铝合金也能透出光,实现RGB logo的效果。

磨砂雾面的导光条上还印有“DDR5”标识,多少有点信仰加持的感觉。

4.3 上机图

用空气机箱装个机,掠夺者Vesta II这种铝合金马甲条安装到迫击炮这种铝合金风格的主板上还是挺搭的。

用螺丝刀短接主板POWER SW针脚开个机,成功点亮!

灯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灯光亮度变化均匀,等条延伸到侧面不仅让发光面积增加了,还看不到灯珠了。

4.4 XMP3.0测试

关于掠夺者Vesta II的默认频率跑分测试在上文“D5与D4对比部分”已经给到了,这里给大家测试一下开启XMP3.0后的掠夺者Vesta II DDR5内存速度如何。

开启XMP3.0需要先重启电脑进入主板BIOS,以微星主板为例,在高级模式下的“OC”一栏中找到“扩展内存预设技术(XMP)”,默认是关闭的,选择“Enabled”开启,F10保存重启。

未开启XMP3.0时,内存默认工作在4800MHz,此时读取速度为68351MB/s,写入速度为68352MB/s,拷贝速度为64770MB/s。

开启XMP3.0后,内存默认工作在5200MHz,此时读取速度为73778MB/s,写入速度为73410MB/s,拷贝速度为70696MB/s。

开启XMP3.0前后,读取速度提升7%,写入速度提升7%,拷贝速度提升9%,开启XMP3.0后内存性能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4.5 超频实战

先说说超频成绩,超频过程中总共实验了5次,2次失败,3次成功,最好超频成绩为5600MHz CL40-42-42-82。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超频过程:

第一次超频

由于网上目前很少有DDR5内存超频案例,所以我只能一点点的去尝试。进入主板BIOS后,先尝试5600MHz,其他设置均设置为自动,由主板自动调节。

幸运的是成功了,从CPU的截图上可以看出此时时序为CL42-41-41-81。

顺便测了一下超频后的内存速度,读为77056MB/s,写为74833MB/s,拷贝为73908MB/s,延迟位82.1奈秒,相较5200MHz(XMP)频率下的性能是有提升的。

第二次超频

第一次超频设置一个目标频率后,其他参数完全让程序自动竟然都能超频成功,这让我觉得第一次超频成绩并不是这两根内存条的最终潜力。

尝到第一次成功的甜头后,稍微有点飘了,在频率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将时序压到了CL36。

不出所料,失败!

第三次超频

经过上次失败后,决定在CL36的基础上逐渐往上提,于是从第二次超频的CL36调高到CL38,电压为1.35V。

还是以失败告终......

第四次超频

扣下主板电池重置BIOS后,再次进入超频界面,既然CL38不行,就退而求其次选择CL40-42-42的时序。

幸运的是,成功了!从CPU-Z的截图里可以看出,此时频率为5600MHz,时序为CL40-42-42-82。

又用AIDA64测了一遍内存性能,读76777MB/s,写74977MB/s,拷贝73886MB/s,相较第一次超频的性能差别并不大。

第五次超频

经过上面4次超频后,我差不多已经摸到这跟内存的底了,性能就在5600MHz CL40左右。为了验证频率高重要还是时序低重要,我又进行了第五次超频。将频率由5600MHz调低到5400MHz,时序压到CL36试一试。

从CPU-Z的检测页面可以看出,此时频率为5400MHz,时序为CL36-40-40-80。

此时内存读速为75658MB/s,写速为73263MB/s,拷贝速度为72741MB/s,延迟为80.8奈秒。从测速上来看,即便是时序低了,却没有提高200MHz的频率有用。

结尾:附DDR5内存购买建议

又到了最后总结的时候了,整体体验下来,我觉得DDR5相比DDR4在速度上提升还是很明显的,如果你使用核芯显卡更多,高频内存对性能提升还是很明显的,毕竟核芯显卡是调用内存当缓存的。但对于使用独立显卡玩游戏的人来说,DDR5高频内存带来的性能提升也就3%左右,毕竟独立显卡是靠自己的本身的缓存去处理数据的。

针对打算攒12代Intel平台的用户,我的建议是预算高的游戏玩家直接选DDR5,毕竟DDR5速度更快,容量也更大,战未来;如果预算不高,DDR4仍然是不错的选择,掠夺者Vesta的DDR4系列也是游戏内存中拔尖的存在,也很推荐。

好了,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所有内容了,如果你觉得写的还不错的话,求点赞、求收藏,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举报/反馈

学弟评测

928获赞 2.9万粉丝
集艺术与才华于一身的技术男。
优质数码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