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子,是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内蒙古各地以前家庭必备的铺垫(御寒)用品。因为家家户户都养羊,所以毡子的使用极为普遍。羊毛毡子隔热防潮,冬暖夏凉,御寒祛病,不论贫富,家家户户炕上都铺着毡子。
毡匠来到村子里时,总能吸引小孩子们的注意,因为毡匠背着一张差不多有两个人高的弓。用这张弓射出的箭,会有多么厉害啊!
请毡匠干活,一天三顿,要好吃好喝招待,不能怠慢。人们认为,“手艺人心短”,伺候不好就哄你,做出来的活质量不行。
毡匠有3件宝:弹弓、竹帘、沙柳条。擀毡时,先把羊毛堆在地上,拌上干净的细沙后,用沙柳条用力打一遍,目的是把羊毛上的油污尘垢弄净。
然后在主人家的凉房或空房里,毡匠把那张大弓挂在房梁上,用一根特制的硬木棒“咚--嗤”、“咚--嗤”有节奏地弹羊毛。
再一道工序是铺毡坯。毡匠把弹好的羊毛均匀地抖撒在竹帘或苇帘上,然后用嘴含着一大口水,憋足劲“噗……噗……”地把水喷在铺好的羊毛上,然后再铺一层,再喷水,最后把竹帘或苇帘上的羊毛整理平整,把喷淋了水的毡坯用一根木棒做轴卷起来。等待下一道工序、擀毡和洗毡。
毡匠会和主人家要两块门扇或大木板,再把大石头衬在门扇底下,把裹起来的毡坯用绳子捆起来,放在门扇或木板上,让主人家烧开水,然后就抓旁边看的小孩儿壮丁,给他们提开水,把开水浇在裹起来的毡坯上。接着,毡匠和徒弟两个人并排坐在一条凳子上,脱去鞋袜,一个人抓住绳子的一头,用脚使劲蹬踩,手也随着腿的伸屈,把绳子松开、拉紧。然后再浇开水,再擀再洗。这时候,污水就不断地从毡坯上顺着门扇流下来,毡子也越来越干净,越来越薄。
这个过程中,有时候女主人会过来看看,有的就和毡匠开个玩笑,说:“唉,人们说,木匠来了柴来了,毡匠来了贼来了,你们俩脱了裤子,我看装了我几斤羊毛”。毡匠说:“你看你这个女人说的,这时候偷也偷不上了,脱了裤子怕把你吓着了。”
“擀毡的手艺高不高,就看最后一道道”。这个“一道道”就是毡子的边,也是擀毡子的最后一道工序。洗好的毡子四个边是长短不齐的,毡边不能用刀裁、剪刀铰,全靠毡匠手工揉捏,成品毡子的四个边笔管条直,“齐棱展板”,看着顺眼,用着也舒心。
毡子分条毡和大毡,条毡一般为单人使用铺垫,大毡是按照家里炕的长宽尺寸定制。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后,村里人家时兴炕上铺画匠制作的“油布”,大毡因铺油布时下面没有缝隙,作为油布的最佳搭档,好人家都擀大毡。
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当年,经改革开放,逐渐开始富裕起来的村里人逐渐开始嫌弃毡子,好的人家炕上都铺上了买的地毯,哪怕是化纤的,也感觉比毡子花色艳丽,显得洋气多了,都把毡子撤下来扔到一边去了。
现在,当年的人们,都上了年纪,很多人去了城里,睡不惯床,在楼房里折腾着盘炕,又想起了当年毡子纯天然无污染的种种好处,尽管羊毛不值钱了,可是,毡匠再也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