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位于羊毛工镇协标工村的对虾养殖基地,养殖户宋建军(左)与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村工作队队员查看虾苗繁育情况。(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宋建华摄)

新疆网讯(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宋建华 )这两天,有首府“鱼米之乡”之称的米东区,3.5万亩水稻正在插秧,稻田旁的鱼塘虾塘内,各色水产种苗正在投放,为秋天的虾肥鱼美稻花香做准备。

近年来,处于乌鲁木齐市下水源的米东区利用河湖水库多的优势,利用好8000余亩养殖水面,引进培育新品种,发展种养结合新模式,打造“生态牌”,做好促农增收的“水文章”。

育好种苗促增收

5月23日一大早,位于羊毛工镇协标工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养殖户王敬辉正在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对新引进的南美白对虾苗的淡化池进行水质监测。

抄网下去,捞出来的是一只只如大号缝衣针的虾苗。“这是一周前刚从厦门空运过来的优质虾苗,一共400多万尾,现在正进行最关键的淡化过程。”王敬辉仔细查看虾苗的活跃程度。

王敬辉从事水产养殖30余年了,之前一直以养鱼为主。10年前,他在水产部门帮助下,在乌鲁木齐第一个尝试养殖南美白对虾,如今养殖面积170亩,是首府最大的虾养殖基地。

“虾苗要在调制好的淡化池待二十天左右,这里面的盐度、PH值、氨氮等每天要检测两遍,各项指标必须及时调整到正常数值,虾苗才能适应本地水质。”王敬辉说。

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王敬辉不仅摸索出养虾技术,还与厦门等地的科研部门联合,每年都会引进优质虾种苗。

“我这170亩虾,每年能产出40吨左右,净收入100多万元。”王敬辉说。

目前,米东区水产养殖合作社(场)有21个,其中自治区级水产原良种场1个,主要养殖鲤鱼、草鱼、罗非鱼、梭边鱼、黄辣丁、南美白对虾、小龙虾、稻田蟹等,年产2000吨左右,全部供应首府市场,产值近4000万元。

生态加持效益高

这两天,位于三道坝镇杜家庄村的米东区蟹稻示范基地,负责人王则花正忙着培育稻田蟹蟹苗。

螃蟹池内,成人指甲盖大小的螃蟹正探头探脑地爬来爬去。“这是从辽宁盘锦稻田蟹育苗中心购进的蟹苗,一共八万余只,已经繁育二十多天,目前情况不错。”王则花说。

螃蟹池旁边就是王则花的家庭农场,里面大宣传牌上打着稻田蟹、蟹稻米的生态品牌广告,王则花也会给前来旅游的客人介绍自家的螃蟹和大米:稻田养蟹,不能用化肥和农药,田里使用的都是有机肥,对螃蟹没有污染,用螃蟹的粪便肥田,促进水稻生长。

2011年开始,在米东区科技局的支持下,王则花成了最早实行蟹稻共作模式的农民。如今,她已成为米东区稻田蟹养殖规模最大的农户,今年基地共有稻蟹共作水稻田650余亩。

“再过两天等气温高一点,螃蟹就能进田,这是早熟品种,能赶在中秋节与稻米一起上市。”王则花说。

农旅融合促发展

在米东区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羊毛工镇卧龙岗村,养鱼大户骆福海正忙着为十里八乡的养殖户送鱼苗,并张罗发展垂钓基地事宜。

由于临近卧龙岗水库及八一水库,卧龙岗村水产养殖户78户,鱼塘面积3000多亩,是米东区最大的水产养殖村。

养鱼20多年,骆福海家目前鱼塘面积600亩,以养殖鲤鱼、草鱼、花白鲢、罗非鱼为主。骆福海不仅自己养鱼,还建成育苗基地,为其他养殖户提供鱼苗。

育苗池内,随着骆福海撒下一把把饲料,一条条十余厘米长的鱼苗争相跃出水面。“这是三月份购入的小鱼花,现在已经长成鱼苗,大概有150吨鱼苗,自己留一部分,大部分卖给大家。”骆福海说,这些鱼苗到八月底就能上市。

今年,卧龙岗村将以农村人居环境为契机,依托水库和水产养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景点,并通过打造农家乐、露台垂钓等,发展垂钓、稻海观光等项目。

【来源:新疆网原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

湘湘带你看社会

1.5亿获赞 137.6万粉丝
潇湘晨报带你看社会资讯
潇湘晨报旗下社会新闻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