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一枚枚金灿灿的军功章,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几十年过去了,照片依旧在墙上,却少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军功章锁在柜中,一如被慢慢遗忘的他们的英雄事迹……
9年的时间里,李萍用笔墨再现了54名抗战老兵浴血沙场、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在李萍的笔下,那些被遗忘的名字渐渐清晰起来,在历史的长河中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的英雄。
03:09
“穿过历史的硝烟走近你”
“我叫李萍,我是一名记者,我还有个身份,是记录者。”5月6日,在李萍的工作单位兵团胡杨网,李萍翻开采访记录过的老兵,向我们讲述她和抗战老兵的故事。
2014年9月3日,我国第一个法定的抗战胜利纪念日当天,在新疆,“寻找你身边的抗战老兵”公益行动和全国同步启动。通过“关爱抗战老兵新疆志愿者团队”,李萍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身边的抗战老兵。
中国远征军任铮。
家住六师五家渠市的老兵任铮,是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罗卓英部电台台长,2015年李萍走访任老。“当时已经97岁的任老在回忆穿越野人山的时候,回忆起那位把活命的机会留给他的勤务兵时,他哭得浑身颤抖。”尘封的历史,在老兵的讲述中、在李萍的记录中缓缓打开。
任铮和李萍合影。
“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赴缅甸战场,后被日军切断归国通道,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杜聿明决定率部从野人山撤回云南。这片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毒虫遍地。为了回到祖国,4万多名远征军魂断野人山,成为世界军事史上最悲惨的战争之一,任铮是活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李萍记录下这段悲壮的故事。
通过南北疆各地的走访,李萍和志愿者团队找到了47位抗战老兵,经过反复的修改、打磨,李萍将走访过的抗战老兵集结成册,出版书籍《国家记忆之抗战老兵在新疆》。
“采访老兵就是在与时间赛跑”
2015年6月,当《国家记忆之抗战老兵在新疆》出版发行的时候,书中的老兵已有10位离世。
“采访老兵就是在与时间赛跑。”李萍说。
参加过鄂西会战的老兵江硕鹏。
在采访参加过鄂西会战的老兵江硕鹏时,因老人年岁太高,听力衰减严重。李萍凑到老人耳边大声地喊,老人却听不见。
再见已是在自治区中医医院急救科病房里了,2016年4月6日,江硕鹏因脑溢血陷入昏迷,昏迷前,他拜托女儿把李萍叫过去。
江硕鹏和李萍合影。
“当时,江老的女儿江蓉拉着他的右手,我拉着江老的左手。江蓉说,爸,李萍来了,你不是还有话想和她说吗?你要听到,就动动手指。江老想说的话最终还是来不及说,甚至没办法动动手指,我只看见眼泪从江老的眼角流出。8天后,江老离世,享年98岁。是我去晚了,太遗憾了。”李萍回忆道。
“2022年4月28日,彭焕扬老兵也走了,享年105岁,彭老是我接触的、生活在新疆的最后一位中国远征军抗日老兵……”李萍说。
“老兵不怕死,只怕被遗忘”
李萍和老兵卓华的故事,要从一把小提琴开始。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4年。当时,刚从朝鲜归来的卓华正在安徽蚌埠的兵站修整,他手中的小提琴来自军营的文工团。
卓华老人,今年95岁了。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卓华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那一年,24岁的卓华,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179师537团司令部的参谋,在朝鲜作战一年多,他遇到了来自祖国的文工团慰问演出,那悠扬的小提琴声,令他着迷。战争年代,小提琴曾给这位老兵带来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成为他一生的牵绊。”李萍开始讲述卓华老人和小提琴的故事。
卓华佩戴着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在得知卓华老兵对小提琴的特殊情缘之后,李萍和一家基金会联合策划:要做卓老的圆梦人!为老人举办一场小提琴演奏会!
2021年11月7日,在米东区一栋居民楼下,由木板和无纺布搭建的简易舞台上,小提琴手演奏起《友谊地久天长》,悠扬的琴声吸引居民和路人驻足,这是李萍和志愿者特意为卓华老人举行的个人演奏会。
当日的演奏会上,舞蹈演员为老兵献舞,卓华向演员竖起大拇指。
当朝鲜族民歌《桔梗谣》的琴声想起,卓华老兵眼睛湿润了,激动地用朝鲜语跟着旋律一起唱,时间仿佛回到了1951年3月。那一年,卓华和千千万万的志愿军一起,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
演奏会之后,卓华向大家鞠躬致谢,他握着李萍和志愿者的手说:“你们懂我,我谢谢你们了!我这个岁数,在这个美丽的国家还能待多久?我舍不得你们对我的好!”
“没有老兵们用生命的坚守,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美好。老兵不怕死,只怕被遗忘,记录老兵故事、帮老兵完成心愿,我会一直做下去。”李萍说。
“每一位老兵都是一座丰碑”
日常陪伴抗战老兵,为抗战老兵过生日、为抗战老兵送终……9年时间,李萍视老兵为亲人,经常抽空看望老兵,为老兵送去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与老兵们成了一家人。
“2020年6月,和志愿者去看望参战保卫黄河的抗战老兵王廷建时,他已无法开口说话,却用写字板为我们写下这句话:我还能见你们一面,内心说不出的喜悦,无法表达;2020年11月之前,每次去看望参战腾冲战役的老兵沈开科时,他总要亲自下厨给我们做贵州菜,辣椒炒肉;参加过松山战役的彭焕扬老兵自一百岁之后,记忆减退,许多事情都记不住了,但看到我,总能叫出我的名字......可是如今,他们都不在了。”李萍哽咽了。
从2014年到2022年5月18日,《国家记忆之抗战老兵在新疆》一书中,47位老兵仅有5位健在。
李萍说:“如今还能完整清晰表达的只剩卓华老兵一位了。
“每位抗战老兵都是一座丰碑,老兵精神值得永久传承。老兵在风中,我们在路上,我们深知,这个数字最终会变为零,但我会记录讲述老兵故事到最后一天。”李萍说。
2022年1月由李萍捐赠的《国家记忆之抗战老兵在新疆》在抗战文献数据平台上线。愿记录的力量为老兵和国家留住尽可能多的抗战记忆与岁月荣光。(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艺馨)
来源:兵团日报微信
编辑:张艺馨
责任编辑:楚甲周 刘芳
举报/反馈

兵团日报

6.4万获赞 2.7万粉丝
让世界了解兵团,让兵团走向世界。
兵团日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